对男人来说,兼顾到事业和家庭,哪边都做的尽如人意,基本上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有句老话说的在理: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场面上的应酬永远层出不穷。虽说客大欺店,店大欺客,生意做大了,手里就握有更多的主动权,但忙碌无论如何都没办法避免。
大山在大学的专业就是企管类,本身有过数次出国经历,比较早的接受了国外职业经理人的相关概念。
时至今日,他一直认为公司之所以保持快速而稳定的发展,同引进人才分不开,他自己所做的,也只是一个决策引导作用。
许多人曾在报纸及部分公共场合发表过声明:李悠然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纵观东方元素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和唯一性
这份所谓“不可复制”的评价,主要指的是大山的年龄。
弱冠之年,商场折挂,做为改革开放最早一批抓住时代机遇的人,他也是迄今为止,年龄最小的企业掌舵人。
大山对人才的重视,与他独特的经历分不开。
当一家公司在他手下逐渐发展壮大的同时,他也是一个学生,凭着个人的能力和实力考进中国最好的大学,这份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势必会分散他对企业发展的关注和精力。
所以,大山对管理人才的重视,甚至可以说,从公司正式诞生之日、还不知道所谓职业经理人的概念时,就已经不自觉的在引进和支持这种管理模式了。
至于后来眼界的开阔和见识阅历的增长,也不过是给了他更多系统的理论体系地指导和应用。
从开始到现在,东方元素集团公司信守诚信、唯才适用,这一点最高决策人以身作则。并在企业内部发扬光大,对吸纳和留住人才,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然而工作内容和压力可以分担,交际应酬方面再怎么缩减,身不由已的时候还是家常便饭。
住在四合院的时候,前院的客厅,常是客来客往。
那时候以女眷为多,除了来往较密切的私人朋友。大山基本上从为不在家里接待场面上的人情往来。
搬到农场就不一样了。
首先这里地方大,有山有树有水,有马廊可以供男人享受一把骑乘之乐。
兼之他毕竟年轻,同学旧友多,农场既然招待了他们,事情传开来,总会另有别人包括官场商场上的人提出类似要求。
也就是说,今日之状况,大山事前多少有些心理准备。
但值此青光明媚时节,农场受欢迎地程度。却是比他预想中的更多一些。
与其无序且被动的接人待客,不如主动制订出相关章程---既然事情无法避免。
好在有罗家农场做参考,当时修建伊始,便防了此等事体,远离主屋的马廊那边修了小型的饭庄和酒吧,还配置了建身房和桥牌室等附属设施。
隔着果林的是人工林,然后才是池塘,岸边是临水而建的水榭。
当初本没有多明确的商用目的。不过是想临水建个清幽的去处。尤其是夏日炎炎,或者天气晴好地晚上,用以自己人品茗、赏月、闲谈等。
现在看来,倒可以转做交际应酬之用。一些喜欢幽静、休闲、谈一些事情的朋友,可以过来坐坐,正事完结后在附近做些消遗,怎么想都是件利人利已的好事。
大山拿定主意,便把这番盘算说给董洁听。
末了有些歉疚道:“我们最开始有办农场的想法,当时就说好了是私人家用,不做营利用。一来给你一个更开阔的活动空间。再者。也能趁机会把陈爷爷和丁爷爷他们接来住”
这两位老人家,给了兄妹俩人生之初最大的扶持和温暖。不止是董洁,大山也非常怀念在沈阳生活时,大家亲如一家人常来常往的日子。
人上了年纪,年轻时一些经历常常泛上心头。建国后外婆随外公定居北京,她对儿时生活的城市上海,有着一种剪不断地牵念。兄妹俩在上海购置了花园洋房。尽可能方便这对老夫妻每年抽出一些时间回去住些日子。
唐老爷子岁数最年长。除了和老朋友走动一下,在楼下大院里散散步。他对坐车出远门不感兴趣。唐奶奶为了照顾他,也没什么机会出门,所以养成摆弄花草的习惯,把自家一个阳台,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