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于自己了么?也许,这种企盼是遥不可及的、梦一般凌乱无序的。

    在而且这个喧嚣的俗世上,在滚滚红尘中,他找寻不到一个可以诉说自己心灵和梦想的人,也找不到一种能激活他生活热情和生命欲望的支撑。

    他因而常常感到某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困惑和疲惫。一种暗暗的焦灼和忧虑,一种无可奈何、流水落花的情绪。他因而常常感觉到一种孤独!那是一种深深的、简直是是从生命本能到心灵极处的孤独,是一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旷古惆怅,是“飞红万点愁如海”的、令人断魂的孤冷和孤绝。

    于是,每日的烟瘾也渐渐地更重了些,开始生出一种不求有未来,——唯求获得片时梦幻的安欢慰愉——其实,少年时代在京城读书时,他就清楚此习的必然恶果,并曾在政府的禁烟运动中慷慨激昂,亲手点燃过洋毛子的鸦片箱。

    想不到,十几年后的自己竟也抽上了!可是,人生失意,心志落拓,内心郁结着这一层又一层的烦闷无了却之处、也无倾吐之人,不过拿来图一时之慰籍,也顾不得许多的后果了。

    这是暮春一个没有阳光的阴郁天气。

    他走到天井一角的碧桃树下,手抚着一枝桃花,望着郁郁沉沉的天空和飘零如雪的花瓣,觉得人生荣华衰枯,恰如面前这满树春花,一时赫赫扬扬,风流占尽;一时又纷飞零落,无可寻觅。

    他叹了口气,叫小童来,把家传的龙泉宝剑取来——自他从辞官归隐乡里之后,他便开始演练起了上乘的太极拳法和太极剑法来,并跟着中岳庙的畅元道长修练学习各种道家功课,时常和他谈谈禅、悟悟道。在他的人生观中,不能说不是受了道教“清静无为”的影响。他极力想让自己进入道家那种心静、神虚的境界,以求达到一种“淡乎若不系之舟,泛乎若深渊之静”的境界。

    风挟着梅雨季节到来前的一种潮湿和阴霉,徐徐地吹到这座古老庭院里来,催促了身边的花瓣的凋零飘飞。残花于是似雪一般,簌簌不停地坠落着。庭中的青砖坪上,总有一层又一层清扫不尽的的苔藓和零丁成泥的残花。

    他接过宝剑,拔剑出鞘那时,只见一道寒光刹然四射,剑气迸溅洒落在庭院四角。这把宝剑流传已也有近百年了,因为保存完好,剑光锋芒依旧灼灼逼人!

    他心下清楚:自己如果不是每天坚持演练太极拳和太极剑,或多或少驱了些残积于体内的毒素,恐怕他的身子骨早已不是目前这个状态了。

    他入定入静,屏息发功,在那一树繁花之下,外柔内刚、飘飘逸逸地挥洒起来。

    几套剑术下来,他便觉得有些虚汗在背上了,不禁又多了一层的忧患。虽说他也常想着要咬牙断了这毒瘾的,可是几次小试后,觉得实在难以支撑,末了也只得作罢。

    他插剑入鞘,踱进自己的书房,将剑挂在柜上,背手伫立在窗前,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发起呆来。这两年,他总是这样,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就陷入了一种无法排遣的伤感和沉思之中。

    透过窗纱,他看见时,他看见五弟宗峦挟着一摞账本顺游廊朝后庭走去。

    日月飘忽,转眼小弟也这么大了。遥想当年,娶了京城一位红顶要臣的外侄女的二叔,刚刚被放个了七品州同的缺,自己也在京城被选为大清朝最后一轮的留京待任的拔贡!喜报到家时,宗峦正好衔草落地。

    一时间,阖家上下,亲戚友人,乃至整个山城上自知县士绅,下至黎民百姓,哪个不是竟向趋往道贺?谁人不羡吴家的吉星高照?

    然而,二十多年来,辉煌荣耀有几时?一切皆成过眼烟云。自己的一腔抱负、功名努力,只剩下这书香世家的重重深院、百年老宅了。

    小童过来送茶时,拔贡接过茶盏啜了两口,沉吟了一会儿,吩咐小童去唤五爷过来见他。

    宗峦这段日子明显感觉到大哥情绪的低沉,问过大嫂两次,大嫂吞吞吐吐也没有说出什么所以然来。宗峦在家的时日不常,却已经感觉到这个家,还有大哥身上某种沉靡萎顿、令人担忧的情绪了。

    他跟着小童来到大哥的书房,一面观察着大哥的脸色,一面问:“大哥,有事教导小弟么?”

    “五弟,你先请坐。铁锁儿,给你五爷上茶。”

    宗峦坐下后,大哥深幽如潭的目光望着他好一会儿,宗峦一时有些不自在起来,心内反省着,是不是自己的言行有了什么不到之处?

    茶上来之后,拔贡捧起茶盅啜了一口道:“五弟,这茶你觉着如何?”

    宗峦微微品了两口,放下茶盅道:“我虽不大懂得茶,可也觉出了一种沁香爽口。这是什么茶?”

    拔贡点点头:“这是中岳庙太清师父赠我的,是开春在太室山山岩上亲自采的野山茶芽。”

    宗峦又品了一番,笑道:“果然比通常的新茶更清远了一些。这些修行人,倒有这些闲情野趣儿。”

    兄弟二人略说了会儿闲话,拔贡便道:“五弟,今儿叫你过来,主要是想和你谈谈你的终身大事。”

    宗峦道:“大哥,我还小呢,这事儿不急。眼下,还是先想法子,把大嫂的病治好才是要紧。”

    拔贡摆摆手:“你大嫂那病也就那样了。中医、西医都求过了,都没什么更有效的药。再说,为她的病把你的婚事耽搁了,也是没有道理的。你这会儿比我成亲那时已经大了两岁了,也该定下了。你能不能和我说说,你心里想要个什么样儿的?我也好照你的意思去物色。”

    宗峦红了脸,低头支唔着:“这个怎么说呢?!”

    拔贡一笑:“这又有什么不好说的?喜欢什么类型的就是了!”

    宗峦低着头,沉吟片刻说:“若论说么,自然是要知书达礼的为好。最好是读过新学的女子!还有,得要有一双天足。当然,温柔贤慧温柔、能理家处事也很重要,还要能理家。我想,嗯能像我大嫂和四嫂那样的人品,当然是最好不过了是。若是像三嫂那样的,人长得再好,家势再厚,我也决不敢苟同!”

    拔贡点头一笑:“这样,我心里就有数了。”

    他端起茶盅啜了一口茶,沉吟了一下说:“我说出一个人,不知合不合你的意?”

    宗峦说:“说说看。”

    拔贡望着宗峦微微一笑道:“你看,你四嫂的人品如何?”

    宗峦吃了一惊!,心想,定又是三嫂在背后瞎嚼舌头,被大哥知晓了。了脸儿一时竟通红起来:“大哥何出此言?”

    拔贡摆摆手:“你别急,我是认真的。再说,咱们这里不是也有兄弟易娶的风俗么嫁?我是看,你和你四嫂也算谈得来,才有了这种想法的。我的意思,如果我做主把她易嫁给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宗峦一下子涨红着红了脸,忙说:“大哥,这如何使得?咱家又不是乡下那些小门小户的人家,传开了,岂不让人笑话?。再说,这事就算我同意,四嫂她也不会同意的。把事情说白了,大家以后还怎么再见面?我们叔嫂还怎么相处?”

    拔贡道:“我只来问你:若是她那里没问题的话,你的意思怎么样?”

    宗峦沉吟了好一会儿:“大哥,说心里话,我自然也不想瞒你:四嫂那样的女子,在人群里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了,我这里倒真是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可是,她如何会瞧得上我这个大俗人?凭她对我说话的口气、神色,我就是长多大,在她眼里也终不过还是个小孩子。而且,我如何比得当年四哥——四哥读书比我多,琴棋书画样样都拿得起、放得下的。这事儿,我看别提,提了也不会成的,反弄得大家都别别扭扭的多难看。”

    拔贡说:“你说的虽也有些道理,不过,只不知你想过没有:你四嫂在咱们家也守了这么好几年了,也没有留下自己亲生的一男半女。她又是个念过省城洋学堂的女子,若替她想想,能够做到如今也真算难为她了。真算难为她了。我今儿对你说这事儿,意思有两个:一是不忍心她如此冷清一生;二也不想随便什么人辱没了她。虽说她的才貌人品是一等一的,可凭咱们吴家的家势和五弟你的人品,加上吴、崔两家的几代交情,我觉得,,你也是足以般配得上她的。”

    他叹了口气又道:“当然了,想促成这事,我这个当大哥的原也有点私心在内。我是个喜欢清静的人,过去,从未想过寒窗十年,最后会落到在家中当家理事的地步。你大嫂的身子骨弱,又不能多少帮我料理着些儿;若是能得着你们两个人,里里外外地帮助操持操持这个家,关照一下你们的几个侄子,我也能清闲清闲,也可以多陪陪你大嫂,出去到外面看看病,也兴许你大嫂的病就能好利索了。还有,你这个四嫂,你的几个侄儿侄女全都喜欢挨靠她,下人也都拥戴。若能促成此事,无论对咱们吴家,对你,对她,都算是一桩福事。最主要的是,你们叔嫂之间无论是说话还是脾性儿上,还算得上是颇投机的,不比那从未见过面的,成了亲,好长一段日子还像陌生人。再加上若是脾气、心思、模样不投心,一生就更难和睦相处了。所以,才有了这个想法。只不知你能不能理解当哥的这份心?”

    宗峦听了大哥的这番话,一时沉默下来。虽觉得事情来得突兀,可毕竟也被大哥的真情话所感动。真没有想到,平素那般温雅威重的大哥,竟也会有这么多的愁苦和忧虑!而且,为人处事,把亲情看得比什么都重。像吴家这会儿这么大的一份家业,他自己不想把揽,倒想放手让自己这个异母兄弟去管理!搁别人,争还只怕争不到手呢!

    而自己这个做弟弟的,竟然从来也不曾感觉到大哥有过什么烦心之事,更不曾对大哥有过任何一点的安慰和关怀,反而至今还怨恨着大哥断了自己求学的路子!

    如今想来,二哥三哥都出去了,四三哥下世了,四五几个侄子侄女还那么小,大嫂又是一身的病。别的人,像大哥这样,早就三房六妾的了。大嫂病了这么几年,他却一直独善其身,若是大嫂一日撒手西去,几个孩子该如何是好?全家上下,谁又为这个家操心费神一点了?谁又曾安慰过他呢?想他一个当年曾轰动山城上下、才华横溢的留京贡生,六品官员级,如今竟落到整日为些家务琐事操劳烦心、事必亲躬的地步,真不知怎样难为他呢!

    这样想着,鼻子就酸酸地起来,眼睛也湿了。沉默了一会儿,他深情地望着大哥那张显得憔悴的面孔道:“如果大哥是这样打算的,我就想想吧!”

    拔贡面露微笑,点点头说:“嗳!你能这样,也算懂得体贴大哥的心了。”

    离开大哥的书房后,宗峦的心绪一时有些茫然无从的感觉。他在游廊上信步走着,经过西跨院时,略犹豫了一会儿,脚不由人地就踅了过来。

    吴家祖上有个习惯,宅中,无论前庭还是后园,多植各种树木,如合欢、槐树、枣、杏、梨、核桃和倒垂柳等。四嫂住的这处院落中,有两棵高大的核桃树,一走进院来,立时就给人一种绿荫森森,清风吟吟的感觉。树丛中,一只黄鹂鸟嘀嘀哩哩地溜得正欢实。院中,两厢门前的长方形小花圃子里,几株玫瑰开得也正艳香扑鼻。

    他站在那里正犹豫着,坐在花圃边正跟六婶儿说着闲话的紫瑾,一眼看见五爷过这院来,慌得什么似地一溜小跑过来:“五爷!有什么事吩咐么?”

    宗峦忙摆摆手:“你忙你的,我闲着没事儿,随便走走看看。”

    虽说宗峦这么说了,紫瑾依旧悄没声息地跟在后面伺候着。

    宗峦见堂屋门开着,便信步跨过门槛来到屋内。四下瞅了一番,见屋内仍旧收拾得淡雅清净,香炉里正笼着熏香。虽说女主人难得回来住几天,这院中平时也只有两个侄女菊影、梅影和丫头紫瑾、绛荷住着,可屋里竟没有一点儿的霉湿气味儿,反觉着淡淡的有一股幽香沁人心脾。

    宗峦顺口夸了紫瑾两句。紫瑾笑道:“小的哪会想得这般周全?这都是大爷、大奶奶交待小的话。有时大爷大奶奶还过来看看桌上落灰了没有?四奶奶喜欢花,问新开的鲜花插了没有?就是二爷、三爷他们那边,成年累月地不回来一趟,大爷、大奶奶嘱咐小的天天过去开开门窗通风,晒晒铺盖、扫扫灰呢。”

    宗峦听了,心下不禁更是感动起来:难得大哥大嫂!连这般细碎的琐事竟也替人想得如此周全!

    屋内靠窗的红木琴几上,一条松绿撒花的缎袱搭着一张七弦琴。宗峦掀开缎袱,顺手拨了两下琴弦,弦音令人动心地颤了两声。宗峦抚着琴弦沉思了稍顷,一面小心翼翼地仍旧把那缎袱盖好了。抬头望望墙上,几幅装裱过的诗词画屏皆是四嫂文菲自己的手迹,风格清丽幽婉一如主人的品貌气韵。

    靠琴几的红木雕花长椅上,有一块儿水红绢子盖着的、绣了一多半的花绷子。宗峦拿起来,见绷子上绣着胭脂红的芍药花,配着几片莹莹鲜嫩的葱绿叶子,傍边栖着一只栩栩如生的彩蝶儿,蝶儿绣了一半,蝶翅儿上还插着一枚连着一根丝线的、仅有半寸长短的小银针。

    宗峦一笑,这般纤细的一根小银针,真不知怎么捏得住?

    书桌上,一只美女耸肩形的钧瓷花瓶里,插着三四支半吐半露的鹅黄色月季花,花儿不时飘出一阵阵令人心醉的芳香。宗峦坐在桌前,见桌上摆着一些书籍和旧文稿,他信手翻了翻,见有一幅勾描了山月和亭台楼榭的信笺,上面是四嫂那一笔娟秀的蝇头小楷填了半阕蝶恋花:

    英落纷纷云蔚蔚。清芷蘅芜,暗暗侵罗袂。檐下霖霖千点泪,泠泠且为花魂酹。

    宗峦看了,不觉有些酸楚起来:母亲去后,这位寡居的四嫂无论是在衣食起居还是心灵安慰上,像亲姐姐一样处处关照和呵护着自己。可自己怎么从未想到过她寒风冷月的独守日子,又有什么凄清寂落、忧郁痛苦之处呢?

    宗峦对四嫂蓦然生出一种过去从不曾有过的怜惜之情来,他眼中闪着泪,顺手。遂研了点儿墨,提起笔,略润了润,意欲在四嫂的这篇残稿上上面也和出下半阕来。谁知,这蝶恋花是仄韵,四嫂偏偏用的又是个险韵。宗峦在纸上斟酌涂抹了半日,凑字尚且凑不来,更别说拿出什么意境、情境的了。

    最后,叹了叹气掷笔作罢,自愧才学不抵一个女子。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