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五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雪如看看怀表,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两人草草地睡下,不一会儿,雪如就听见那边床上的樊大哥鼾声如雷起来。

    未几,就听卫兵来叫了。雪如睁眼一看,窗子外面的天空已经发蓝,伸手摸出怀表看看,已经快六点了。这时,就见那边的樊大哥一个鲤鱼打挺跳起来,三下两下便穿好了军装、蹬上了马靴。

    雪如一边穿着衣裳,一边暗叹:樊哥果真是军人做派啊!

    二人匆匆用了些早饭,便带着几位属下和六七个卫兵,一路打马正西,朝少林寺赶去。

    山野静得如梦一般,路上没有一个行人。直到快赶到少林寺时,才遇着一个推着独轮车的乡下人。大老远地,当那乡下人一看清迎面过来的竟是一群当兵的,吓得一把撂下独轮车,叽哩咕噜地就往路旁沟里的灌木丛中拱。众人看他看见当兵竟吓成那样,心内觉得好笑。也难怪,这些年老百姓也真是被当兵的吓怕胆了。

    众人小心地让马也不理会他,各自绕过那翻倒的独轮车和撒了一地的红薯,只管催马扬鞭赶路。在寂静的山路上约跑了一个时辰,方才赶到了少林寺山门前。这时,太阳还未露出东山呢!

    众人下了马,站在寺院外,但见寺院四周古木参天,群山宁谧。群鸟在树丛间叫得甚是好听,晨霭在四处的山岙和峰峦间袅袅依依地缭绕着。透过寺墙,可以看到寺内殿堂那些雕梁画栋和挑檐翘甍。院里隐隐约约地传来了晨钟梵铃和众僧们的阵阵诵经之声,并有香柱焚燃的异香不时飘来,直浸人心。

    樊将军深深地呼了一口气:“这些出家人,占着这样一方好山好水,世外仙境,无忧无虑地过着神仙似的日子,真是羡煞人啊!若不是为了这班子弟兄,连我也要生出几分禅心,重新回来,再次剃度为僧了。”

    “大哥不过说说笑话罢了!殊不知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朝。你乃是一介真英雄,怀着一腔荡尽天下不平事的雄心壮志,面对纷纭世界,浴血奋战,扬马疆场,以图开创一片朗朗乾坤。你能甘心以五尺英雄之躯,藏匿于这荒山野岭之中?”

    樊钟秀哈哈仰面大笑一串,眼中立时就有泪光闪动:“兄弟,得千军易,得一知已难啊!”叩响山门时,正好寺僧们做完了早殿功课。这时,有两个眉目清秀、一身僧衣的小沙弥从门缝里探出头来,见是一群当兵的,脸色一下子就变色了,结结巴巴地问:“请、请问施主,这、这么一大早来到寺里,是、是、是上香的还、还是寻人的?”

    樊大哥将手一挥道:“快去——!向你们当家的妙兴和尚通报一声:就说他二十年前的师弟樊老二樊钟秀回老家进香来啦!”

    雪如认得这个小沙弥,他叫释常明,是妙兴徒孙,人很机灵,很得妙兴的宠爱。雪如便道:“常明,快去通知你师爷知道!”

    那小沙弥这才认出了穿着军服的雪如——这位师太,常来寺里走走。剿匪、演武、给学生讲课、带人来寺里游观,每次都是妙兴师爷亲自陪同,寺里的僧人大多都认得他。

    见原来是他领的客人,小沙弥释常明立马露出笑脸来:“啊,原来是师太和师爷来啦?哦哦,请进,我这就去禀报。”

    说完,常明交待另一个小沙弥领众人进了山门,他自己却乐颠颠地蹭、蹭、蹭一路疾跑着去禀报了。

    樊大哥转脸对雪如道:“嘿!我都忘了你在这里比我高着一辈儿的事儿了!刚才那小和尚叫你师太,却叫我师爷!待会儿,那妙兴叫你师叔,我也不过只是个师兄而已!真叫我这心里酸溜溜地哩!”

    众人听了都笑了起来。

    大清早,一群背枪挎刀当兵的,说说笑笑,高首阔步地走在宽宽的甬道上,那些做完早课打此路过的沙弥们见了,一个个探头探脑地,不知这么一大早,来了这么一大群背盒子炮的官长,是怎么回事儿?

    当妙兴听到常明通报十几年不见的师弟樊钟秀突然到来时,实在是惊喜异常!扯急慌忙地带着一群僧人赶到前面来迎接。阔别多年,师兄师弟一见面,实在是激动!彼此拉着问了几句,妙兴就把众人往寺院后面的方丈室让。

    “嗬!不瓤啊!混上当家的啦?”樊将军打量着方丈室的布置笑道。

    妙兴一笑:“阿弥陀佛!贫僧一介,不过借着雪如师叔的关照,混口清淡斋饭吃吃罢!”

    老樊道:“哦?听师兄这话里的意思,十几年不见,如今一见,还没等我的屁股把椅子捂热呢,你就拐弯抹角地向我讨布施了么?”

    众人“哄”地大笑了起来。

    两人叙了一番别后各自的情况和几位师兄弟的下落,妙兴就吩咐人到素斋馆去安排中午的斋饭——交待说:今儿晌午来了几位贵客,准备两桌丰盛的素斋。

    在妙兴等几个当家僧人的带领下,樊将军、雪如和几位军官在寺院前前后后游了一遍。转眼便是十几年了,故地重游,每一步似乎都能引起樊将军的一番感慨来。他一路走一路说,就连殿前堂后的一枝一叶、一圃一园,也让人倍感亲切。

    未几便日上正午了。

    众人一起来到后面的斋房,干干净净的斋堂里,早摆好了两张八仙桌,桌上摆着寺里只在接待贵客时才肯拿出来的精细餐具。几个利利索索的小沙弥们见众位客人落了座,便接踵而至地将那一盘子、一碟子的菜肴相继端了上来。

    出家人的素斋虽说没有荤腥辛辣之类,但因烹调手艺格外上心,又是些珍藏的山珍之类,倒教好几个没有吃过素斋的军官夸赞不已,竟把有些个素菜当成是荤腥了。

    几个军官争得脸红脖子粗地,说这个一定是爆炒腰花,那个绝对是红烧酥肉,而且振振有词地说:“当年,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为建大唐皇朝立了大功。故而,唐太宗李世民特许,全国只有嵩山少林寺一家寺院的和尚可以用荤。因为少林寺不比其它寺院,这里的和尚要天天演练武艺、保家卫国的。所以,少林寺的和尚从那个时候起,便开始动用荤腥了。这就叫做‘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雪如和樊大哥、妙兴在一旁听他们这般争论,俱都哈哈大笑起来。妙兴转脸对他们说:“哪里是什么肉呀肝的,这些统不过是用面筋、木耳、豆腐、香菇和笋干等素菜为原料,加上刀工和烹调仿制所作罢了!少林寺同样也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岂能是俗家皇上下诏就可改变其戒律的?师祖们尚且没有破戒,咱这些做弟子的又岂敢啖腥哙膻?”

    听他们如此一说,几个人起初还不服,待又细细地品尝一番,这才发觉,所有菜蔬果然全是纯素!

    妙兴对众人言道:“出家人所说的戒荤腥,其实不仅只是指有生命的肉类,肉类只属于腥类;另外,还有大小五荤,如葱、韭、芥、蒜,甚至芜荽、辣椒等厚味的东西,都属于荤味,也是不得食用的。还有牛奶、鸡蛋之类,严格地说,都是不得食用的。”

    一个副官惊叹地说:“其实,虽说这些菜没有咱俗家的腥膻荤厚,可这些素食斋饭的,倒一点儿也不亚于咱们俗家饭菜的滋味!早知道当和尚吃这等神仙饭菜,我们都不想跟樊哥南征北战了,干脆,妙兴师父,你把我剃度了,在这里当和尚罢!”

    妙兴笑道:“你们要真是当了和尚,可是决计不会有这样口福的!平时也不过是些缺盐少油的粗茶淡饭罢了!今儿这一桌子素席,可是俺寺里按招待皇家王公的等级特做的客饭啊!”几个人都笑道:“啊?不是顿顿都吃这个啊?那当和尚还有什么乐子?俺不当了!不当了!”

    斋后,樊大哥也不绕弯,干麻利脆地就把自己求师兄出兵帮忙的话给倒出来了。

    妙兴毕竟出家已经这么多年了,长期受佛教文化的潜移默化,把那份世俗功利和纷杀争斗之心早已渐渐淡化,一口回绝说,自己是一介出家人,岂能参与凡尘乱世的是是非非、杀伐争斗呢?

    樊大哥反复说,这次自己如果得不到师弟帮助,就会在军事上处于极端失利的状态,说不定会退兵远撤,从此一蹶不振起来。

    妙兴起初一直强调自己是出家人,不想因此而贻害了寺院和众僧。但是,当他听说师弟百十号受伤的弟兄被俘后,竟被一个个活生生砍去头颅,心中陡生一种悲悯愤慨之气。

    这时,他兀自思虑着:过去常听师父、师爷们说,原来寺院僧众少时,不管是山匪还是刁民,甚至敢明目张胆地闯进寺来,抢夺僧人的衣物被褥。就是捉拿住了也无可奈何,仍旧得放人出去。否则,你在明处,人家在暗处,寺院甭想有一天的清静日子啦!如今外面这形势,漫说是弘扬佛法、坐禅练功了,光应付山里山外各路大小土匪倒还可以,若是遇上那些持着炮枪的军队硬要驻防在寺院里,尽管这会儿他手下也拥有好几千的弟子,可是凭些肉身凡胎,即使能飞檐走壁,又能挡得住枪炮子弹么?这样的乱世,末了恐怕连寺院也难以保全的。

    他想:樊师弟的队伍眼下已被北洋政府收编,自然也算是国家的军队了。自己帮他攻城,也就等于帮助国家打乱兵了。而且,历史上少林寺的每一次中兴,都离不开红尘俗世中政治力量的支持呵!今后,自己若能背靠师弟这棵大树,对寺院的安宁和兴旺,兴许还能多一份保证呢。

    这妙兴原本就是英雄本色、侠肝义胆,更兼私下也抱有一番渴望建功立业、光大寺院的雄心,加上雪如考虑着城里百姓的安宁和诸多事业的倡兴,也帮助樊大哥做了一番动员,架不住最终答应了派兵援助。

    大丈夫一言既出地动山摇。

    樊大哥说:“既然如此,寺里今后恐怕想脱也脱不清干系了。莫如把原来的僧兵保卫团扩成僧兵旅,妙兴就担任旅长。今后,寺里僧兵不仅要练武,更要学会使用洋枪洋炮。这会儿,就连人家山上的土匪都会使枪弄炮了,你们这么大一座寺院,光是凭着肉身凡胎,再好的功夫,也抵不住人家的洋枪炮子儿!武器弹药由我负责配备,再定期补助你们一些军饷。除了紧急情况之外,平时寺僧也不参与外面的什么战事。只做为一支守卫山城的后备军。这样,夺下山城后,前有重兵把守,后有少林寺的这座后盾,就算有什么情况发生,主力部队一时援救不来的话,也能里应外合,救一时之所急了。”

    一时,也不容雪如分说,樊将军便给他任了个少林寺僧兵旅参谋长的衔在头上,交待:隔三差五过来走走,和妙兴研习一下新式兵法,帮助操练操练僧兵。

    雪如本已兼着樊大哥的高级军事参议了,这会儿看人家妙兴为了兄弟大义,把一切都豁出去了,自己也没有推辞的理由,便也只得点头应下了。

    妙兴和众位当家和尚商定后,樊将军来到了大雄宝殿参拜了佛祖,在佛祖面前立下宏愿:“少林俗家弟子樊钟秀,有朝一日做成大事,一定为佛祖重塑金身、大兴寺院。”

    天遂人愿!第二天晚上,恰好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而且夜幕刚刚降临就刮起了大风。一时间飞沙走石,山吼林号。樊大哥集中了所有的兵力和火力,用自制的几门土炮,朝着西北城墙离城门不远的一个地方,猛烈地一阵炮击,轰开一个豁口,接着机枪掩护,众人迅速架上七八架云梯,一伙子武功好、又有轻功的僧兵和士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登上了云梯,占据了一方城垛。短兵相接,更发挥了他们武功的优势,一下子便扯开了一个口子。接着,有人立即打开了城门,众兵一涌而入。

    果然是兵败如山倒,还想顽抗的士兵见此时城门洞开,纷纷投降缴械。

    樊军大获全胜。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