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拔贡自然不想得罪这些人。而且,他也清楚,自己今晚必须得借给他们这笔钱!

    其实,说句心里话,此时的拔贡倒也乐意借给他们这笔钱!因为,一是他也想乘机拉一拉这帮子势力!二来,因眼下那帮子盘踞在城里当兵的、当官的人,大多都和杜老二打得火热,他也觉得有些窝心!

    拔贡做事一向痛快麻利,他当即就叫人过来,吩咐立马从后庭抬一千块大洋过来交与二位朋友。

    待两下把银钱交付清楚之后,拔贡沉吟了一下,转身从傍边的桌上,把他们来时放在上面的那张借据拿起来,用指头弹了两下,尔后折了一折,当着他们的面,就着桌上的烛火点着了、晃了两晃,直待那借据全部化成纸灰,才丢在了地上。

    烧完借据,拔贡才转过脸来,对白凤才和王老虎说:“两位如此信得过我,再提什么借字,就太气了。”

    白凤才和王老虎忙不迭地连声说:“多谢拔贡爷!”

    拔贡摆摆手:“两位先别谢我呢——你们不知,吴某这里也有一事须要烦劳两位帮个忙。”

    二人忙道:“拔贡爷有什么话尽管吩咐!”

    拔贡点点头:“城南街,我有一家亲戚。诸位若是有机会进城,还请派人格外关照一下。她们是吴家的世交、已故崔老爷子遗下的孤儿寡母一家三口。娘们儿家,胆子小,千万别让人惊吓了她们。若是城里情形太闹时,还烦请两位老弟派手下人把她们一家护送到吴家坪来,吴某那时再重谢各位!”

    两人拍着胸脯说:“拔贡爷的亲戚,自然也是我们的亲戚!理当关照。”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的。

    谁知,那两个红枪会的头目见吴拔贡如此豪爽仗义、为人大气,竟是十分的感动。回去后,将此事给夸大了一番,言说山城开明士绅拔贡爷慷慨赠送他们一千大洋,专门支助他们替天行道的。他们料想,这次义旗一举,有八方众人响应,准能成就大事的。原也不过是想借此来鼓舞一番军心士气的,却不想兵败事露,竟从此害苦了拔贡一家人!

    城外红枪会的几个头目,听说吴拔贡家出了那等的惨事,这才跌脚嗳叹连累了恩人。一面就号召了越来越多的兵力,一面竟公然打出要为拔贡爷报仇的口号,扬言一定要攻下山城、杀尽官府狗官,千刀万剐拔贡爷的杀弟仇人!

    吴家出事的第二天,山城大街小巷便传开了吴家五爷吴宗峦被人枪杀的消息。雪如追问老薛实情,老薛不敢隐瞒,便以实相告。雪如对他大发雷霆,说就算那吴拔贡与红枪会有染,你也不可如此草率从事啊!

    薛团长虽知此事做得贸然了,也知那吴拔贡决不会善罢甘休的。然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了。雪如叹了叹气,只得交待薛团长从此更要多加小心。出门要多带卫兵。并且,目下只有死保住山城不被攻陷,才是最关键的大事。否则,天大的祸事就要降到全城百姓头上了!

    眼见,城外聚集的人众已经达到了四五千之多,城里形势越发更显危急了!

    这时,雪如和谢县长、薛团长等日夜商定保城计策。县署和驻军已经命令城里所有的青壮人丁全部编队,轮流守护,日夜不离城墙。就连早已不再参与是非的杜老大,也被县长三顾家门请了出来,亲自披挂上阵,专门负责守护城西这一方。

    武器不够用,大大小小的石头也被运上了城墙垛子。危急时分,城内四处都支起火堆,甚至连滚油滚汤、火油火把都派上用场抵挡了一阵子!

    末了,连城里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做起了后援。

    因城里百姓也参了战,不难想象——那红枪会会众一旦攻进城来,城里将会面对怎样的报复!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匪众攻破城来。

    雪如心内十分清楚,如此一来,整个战事不仅全线拉开,城里和城外百姓之间的矛盾也随之激化了。故而,此一战是只能胜、绝不能输了!

    他手里攥着一把汗,心里却生出一种莫名的虚弱感来:城外的那些人众,无非也是些普通百姓罢了。如今,他们被一种力量和情绪控制着,被仇恨左右着,显然已经聚集成了一种能量很强的破坏力。也因此,城里的百姓无论如何也得顶住了!

    大的流血已是无法避免的了!后果也是令人不敢设想的了。

    城外,一次又一次地攻城;城墙上,一次又一次地反击。

    一次又一次的攻城,护城河里、城墙根儿下,横七竖八地到处躺着死人

    一个大风呼啸的夜晚,红枪会不知在哪里搞到了一门土炮,又悄悄地把其它地方的兵力调到西城门外。在后半夜的时候,他们突然用土炮轰开了一个缺口,城下众人乘虚而入。杜老大一面命人火速到东关寻求援兵,一面和手下人顽勇抗敌。

    只见他站立在城墙垛子上,一把抖开蛇形钢鞭,炸炸抡响。夜色中,但见火花四下迸溅,杜老大和他的手下一齐顽勇抗敌。但凡有冲上缺口者,无一能在鞭下闯过。城下众人不敢近前,一时僵那里。后来,一个红枪会的头目带着几名持土枪的匪众,朝杜老大站立的地方连连开了一阵排子枪,但却不见那杜老大倒地。众匪迟迟疑疑地观望着不敢走近,双方又僵持了许久。正在这时,东关的援兵突然赶到,几十杆土枪一齐瞄准,一下子便打退了匪众。

    这时,人们方记起杜老大来。叫了几声没有动静,扶了扶也不见理会。火把举过来一照,只见他身上密密麻麻地有十几个枪眼,靠墙站立,怒目圆睁,一双脚浸在他自己的血水里

    因城里民团、驻军的顽强抗敌,加之防守严密,城外的红枪会虽屡攻却是屡败!损兵折将比城里更为严重。这其间,因官府又通过各种方式,暗中拉拢、分化、封官、许愿,加之梅锦献和白凤才、王老虎等几个主要头目之间,又因争权夺利和指挥失误,相互指责,发生了很大的内讧。再加上薛团长城外的上司听说山城告急后,火速派出了一支援兵,日夜兼程向山城逼近,大军虽未赶到,城下红枪会众便人心惶惶了。

    此时,大势已去,又兼人心涣散,眼见攻城无望,红枪会最害怕的是下一步再腹背受敌、遭致全军覆没的下场,几个人一商议,终于自己草草退了兵,各自隐遁的隐遁、回家的回家了。

    红枪会一直攻城一个多月,丢下了城墙下成片成片横躺竖卧的死人。加上天气火热,几个大日头天的暴晒,堆在那里的尸体开始一下子发出冲天的恶臭味儿来。

    城里的百姓总算免了一次血腥的洗劫!

    红枪会退兵之后,几丈宽的护城河和西关城墙一带,连着几个月里都是臭气熏天。县署雇了百十个民工,一直埋了三四天,才算把那已经腐烂的尸体收拾干净。除了远乡不知底细的人,好长时间里,住在城里的人大白天都不敢从那一带路过。

    匪乱平息后,县署为杜老大举办了隆重的葬礼。下葬那天,谁也不想,杜老大的徒子徒孙加上西关和城内的百姓,雪如的至交及守城的士兵,几百号人都来自动执挽送丧。只见一条嵩阳大道上,乌压压的是脑袋,白恍恍的是孝衣。纸车纸马的队伍拉了半条街,压地银山一般滚过,士兵们不时朝天鸣枪致哀。

    路旁观看的人,只见送葬的人中好些都执着白纸糊着的幡挽和哀杖。谁道,仔细看时,见那些纸幡挽杖里尽是些刀枪棍戟之类的兵器。

    这杜老大武德高尚、人品极好、为人又厚诚,这次又是为了保护山城和众百姓壮烈身亡,因此他的葬礼才会这般隆重。最后,杜老大被埋在万羊岗的杜家大坟。县署和山城百姓为他立下了一块青石大碑,上书“武风义烈”四个大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