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掖劫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繁哭道:“陛下,臣妾已有夫君,臣妾不愿在宫中!”

    宣帝沉下脸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就是朕的。你若不听,朕不仅会杀掉你夫家的满门,还要杀掉你的娘家九族!”

    炽繁不敢再言,却只是流泪不已。

    宣帝拥紧她,一面用宽大的龙袍锦袖为她拭泪,一面哄劝道:“美人儿,不要哭了,你把朕的心都要哭碎了朕长这么大,喜欢过很多东西,但还从来没有真正想要得到过什么东西。皇位,帝宫,都不是朕真正想要的。朕今天却只要你。只要你肯依了朕,从今往后,你就是要天上的星星月亮,朕也会想法给你摘。你摸摸这里,朕,朕这会儿又想要你了朕,朕真的是片刻也离不开你了”

    大周皇帝宇文赟借皇太后阿史那想留尉迟炽繁陪伴左右的名义,诏敕西阳公的夫人尉迟炽繁入宫。

    朝廷百官自然清知,宇文赟这招儿,统不过是掩耳盗铃之技罢了!

    果然,事情未过几日,宇文赟便迫不及待地诏册尉迟炽繁为长贵妃了。

    丑事公开之后,一时之间,上自皇室诸王诸公,下至满朝文武百官俱都惊骇了!

    伽罗闻听此事顿时全身哆嗦,怒火中烧:“他,他,他,这不是在作死吗?天下怎么会有这样的昏君?”

    杨坚急忙阻止道:“伽罗缄口”

    伽罗开始有些后悔了:看来自己看错人了!悔不该将女儿将给他,嫁到帝王之家了。

    这才几天时间?就在两个月前,这个宣帝才刚刚结束了普选天下美女入宫之事。最后,在上千官民之女中,一次便选定近百人入宫侍驾。其中陈山提之女和元晟之女最为受宠,入宫即便被封为贵妃。又特别颁诏:今后,凡仪同之职和二品以上之女,未经朝廷允许,俱不得擅嫁。这意思就是,今后朝中所有二品官员之家的女儿,都要先被这个昏君挑拣之后,才能再行聘嫁!

    眼下,竟然连有夫之妇的自家侄媳妇儿、外甥女都公然逼淫并强夺入宫,占为己有!

    君不君,则臣不臣。君对臣无礼,臣又何以忠君?

    就在宣帝公然霸占西阳公宇文温的夫人尉迟炽繁的同时,西阳公的父亲,杞国公宇文亮正兼任着南讨陈国的行军总管。此时,他正与行军元帅韦孝宽诸多将帅士兵一起,攻敌城,破敌阵,克敌船,浴血拚杀。短短数月,江北一带便尽归大周版土。

    在外拚杀击敌的杞国公宇文亮,直到接到京城的加急家书,方才得知家中竟出了这等大变故!

    杞国公又羞又怒又绝望!

    他清知,此事不会到此为止的。这个昏君生性多疑,如今,既已霸占了自家儿媳,迟早还会找个什么借口对自家满门诛杀,以除后患嫌忌的!

    杞国公望天长叹道:太祖!先帝!家门不幸,出此昏君,恕孙儿不忠不孝了啊!这可是君逼臣反,臣不得反啊!

    待南讨大军还至豫州之时,杞国公召左右心腹秘议:“诸位,如此淫纵无道之昏君,是我皇族之不幸,更是天下之不幸!我大周社稷危在旦夕矣!我既为宗室子孙,岂忍坐观社稷倾覆?我为太祖后人,宁可负陛下,不能负社稷!我今欲攻袭郧国公韦孝宽,夺其兵马,率举义军,罢废无道昏君,再推举诸王中贤德俱备之人为大周国主,那时,大军拥戴,鼓行而前,谁敢不从?”

    并秘密调度兵马,计定当晚凌晨偷袭帅营,杀死韦孝宽后,举兵反叛。

    杞国公没料到,他的一位属僚探得杞国公的图谋之后,当即奔往行军元帅韦孝宽帅帐,密告杞国公将要兵变之事。

    韦孝宽急忙预先布下陷阵,潜伏暗夜,待杞国公的大军一到,一声呼哨,欲乘虚而入的杞国公,反被困入陷阵。

    原本同是南讨平敌的大周同袍将士,竟然刚刚占领的边土上自相残杀起来!杞国公所率部下奋力拚杀,终因寡不敌众而致全军覆没、横尸江畔。

    杞国公宇文亮为自家社稷半生拚杀,屡建功勋,没有死在敌军之手,竟是身死自家兵马乱阵之中。

    宇文亮既死,杞国府的诸子诸孙满门共计三四十人,还有炽繁的前夫西阳公宇文温,皆因杞国公谋反之罪,俱遭连坐,满门抄斩

    兵变平息之后,宣帝愈发行踪怪癖暴戾了——

    他开始对日复一日的早朝感到厌倦了。

    每天,宴游半宿的他,不得在凌晨最香甜的睡梦中,骤然被宫人唤起,离开如锦的美人臂弯,神思昏昏的一面打着呵欠更衣、梳洗,一面就着昏黄的宫灯乘辇上朝,去听满朝文武枯燥而单调的奏报,边乱、反民、水旱、抚恤、赈灾、瘟疫

    望着诸臣死气沉沉的脸,听着他们没完没了的奏报,说的全是些让人烦恼扫兴的消息,他坐在那里,见他们彼此絮絮烦烦说个不休的,不由得就满腹躁怒起来,不觉挥挥手,一下子打断了诸多的奏报,一面传诏下朝,一面早已忽地起身兀自去了。

    只有离开奏禀诸多国事的朝臣,来到后宫美人当中,才能令他郁怒烦燥的情绪稍稍和缓一些。

    为使美人开心,他别出心裁地下诏:同时册立后宫杨丽华、朱满月、元乐尚、陈月仪和尉迟炽繁五人并为大周皇后。为了尽情娱游,便以各种理由连连放朝数日,离宫出京,或是临幸天兴宫,或是游乐道会苑,或是命歌舞杂戏昼夜不停。一时心血来潮,令京城少年穿上女人的服饰入殿歌舞,与后妃们相携同观。

    隆冬腊月,召集百官和内外命妇来到宫中,捉拿一些住在长安京城的南朝人或是突厥胡人,命他们相互以冷水浇泼为戏,见他们满身冰凌,哭寒叫冷,感到乐不可支。

    如此通宵达旦、夜以继日的嬉戏胡闹,陪侍左右的文武要臣和内史宫监们俱都疲惫不堪,暗暗叫苦。

    此时,平时伴驾左右的文武百官和后妃竟也难免祸及。

    一天,郑译奉诏弹奏琵琶,一曲十面埋伏正弹到激越高亢之处,忽听“格崩”一声,主弦砉然而断!宣帝此时饮酒正畅,也听得痴醉,见郑译突然琴弦崩断,以为有意,一时怒起,抓起一只酒樽劈头朝郑译砸来!宣帝见郑译不仅没有请罪,反倒面无表情时,越发认为郑译是有意,当即命人将郑译拉下去杖责一通,并免去身上所有官职!

    好在,宫监执刑者与郑译交好,手下留情,伤皮不伤肉。养了几天,宣帝不知何事突然想起郑译来,命诏复原职,宣郑译即刻伴驾,见郑译一瘸一拐的上殿,宣帝竟哈哈大笑起来。

    郑译为保全身家,一面呵呵一笑,一面叩谢陛下复用的隆恩。

    除了郑译,嗣后,刘昉等亲腹近臣,并朝中文武百官,被鞭挞杖责算是好运了,其中在宣帝一怒之下被诏诛杀和罢免者,竟有数十人之众。

    一时间,帝宫京畿乌烟瘴气,朝廷百官各怀恐惧,小心翼翼,度日如年

    洛阳宫初成,宣帝命百官伴驾,从西京长安出发,既为探望出俗少林寺为尼的母亲、太帝太后李娥姿,又兼行幸亲新宫。

    文武百官,侍卫后妃,浩浩荡荡,一路直奔行幸东都洛阳。宣帝一身胡服,亲御驿马,马镫上悬着鸡鸭,一面听鸡鸭嘎嘎挣扎乱叫,一面乐不可支。催马扬鞭日驰三百里直奔洛阳宫,五位皇后及文武百官侍卫数百人,各自紧紧相随其后。

    临近洛阳东都时,见官道宽敞,宣帝欲使东都百姓一览皇家浩威的国仪,便令五位皇后的车马并驾齐驱。不想,遇路面有车辙颠簸之处,五位皇后的金辂无法并驾,或有错前或有落后的,宣帝见状大怒,竟亲自挥鞭责打车夫,一时间,御马惊闪,御夫惨号,闹得马车挤作一团,扑倒在地

    宣帝正怒发冲冠之际,见此情形,竟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诸位王公大臣见状,也俱都禁不住捧腹大笑。

    宣帝和诸位王公一起大笑之际,无意瞥见,唯有岳父、随国公杨坚一人肃穆不笑

    时日不久,宣帝做出了一样更令人不解和怪戾的决定:突然命内史下诏,要即刻禅帝位于七岁的太子宇文阐!

    满朝文武顿然大愕!

    他们实在猜不出,这位变幻莫测、喜怒无常的陛下,登基才一年多,又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怎么突然就要把江山社稷,朝国万机,交与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孩子去掌理呢?

    然而,宣帝执政一年余,众臣百官心惊肉跳,苦不堪言,平时上朝伴驾捱过一天是一天的。如今,满朝文武中已没有一个直谏不讳的朝士了。众人清知,劝谏不仅无用,反会招来杀身之祸。所以,众人干脆乐得装聋做傻。

    因见宣帝突然决定禅位于太子,许多文武朝臣惊愕之余反倒暗暗松了一口气。对这位陛下,反正他们已不抱什么希望了。如此一来,今后不用再天天面对这个暴君,倒落得轻松解脱了!

    于是,众人遵旨依例,请出七八岁的小太子,奏乐鼓吹,三呼万岁扶上帝位,依旨,尊宣帝为天元太上皇,杨丽华为天元皇太后。其它四位皇后分别为天大皇太后,天左皇太后,天中皇太后,天右皇在后。

    众臣开始每天准时五更上朝,辅佐幼主,按班朝列并禀奏朝政诸事,然后再由文武朝臣组成的八大辅臣商议定夺。末了,再令宫监内官们向天元太上皇传述禀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