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虎山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请帖者,任何人都不准入山。

    他在附近活动了一个多月,除有关武当新掌门人登极的消息外,至于凌望之后被俘,及九门派以后的动向情形,一点也不知道。

    他暗自计算:今天是四月十五日,再过三天,就是武当新掌门人登极之期,如今入山路隘全已封闭,如何能潜将进去?

    此刻,他正在武当山以东之壳城县北郊,为一户穷苦人家的孩子免费治疗跌伤,回城之际,忽见一位中等身材,红面黑髯,身穿白绸长衫,脚着黑缎软底鞋,威武中隐含斯文的中年人,若非其衣衫下隐约可见一截剑鞘,很难判断他是何行业之人。

    林元生蓦地脑筋一转,灵念心来,忙随后跟踪。

    经大街,过小巷,轻车路熟地进入一家此城最大的歇店,这歇店名为“游仙老栈”

    林元生见他入歇店后,忙返回自己住的“嘉禾客栈”这嘉禾客栈,附设有馆子,林元生进店后,即搜视店中的客人,只见一位公人打扮的大汉,左袖口中扣着一个别针,正在独酌。

    林元生走将过去,在那公人对面坐下,向酒保要了酒菜,斟了一杯酒喝下,自言自语地道:

    “这壶酒不错,只是还不够陈,若再多屯三年五载,便是人间佳酿了。”

    那公人瞄了林元生一眼,挟了一块鸡肉放在嘴里,一面嚼一面道:“这盘辣子鸡不错,只是还不够辣,若多放三五个辣椒,味道就更好了。”

    林元生闻言,点了点头,低声道:“传令五人,今晚二更,在北门外十丈之处等我。”

    那公人应了一声,依然悠闲地喝酒吃鸡。

    林元生草草吃毕,返回房中,重新考虑今后行动。

    二更,他由窗户悄悄地溜了出来,纵上屋脊,在朦胧的月色中,展开轻功,一榴轻烟似的,只刹那工夫,已到达北门外。

    他运目环扫,见前面一人,慢步而来,上前一瞧,正是那公人,当下道:“他们呢?”

    公人一摆手,道:“跟我来。”

    说着,往左侧疾步而去。

    走了约二十余丈,到达一遍墓地之间,那公人轻拍了三下掌,墓地中立即现身五人,同时疾步前来。

    林元生道:“有否搜索过附近?”

    五人同声道:“详细搜索过了。”

    林元生点了点头,令众人就地坐下,他自己也就地坐下,道:“你们可知武林中有个红脸黑髯之中年人?”

    六人闻言,立即细细寻思起来。

    公人先道:“这人可是中等身材,相貌端正,身穿白衣?”

    林元生道:“正是。”

    公人笑道:“原来是他,他已非中年人了,他的实在年龄,已然在七旬以上了。”

    林元生道:“我所见的是四旬左右的中年人。”

    公人道:“不错,他是开封白家庄的庄主,因其武功了得,又喜穿白衣,江湖中人都称白家庄为白虎庄。”

    林元生道:“听你说来,似乎很了解这个白衣人了?你将他的来历为人,详细说给我听。”

    公人道:“凡在江湖走动之人,或多或少,对他都知道一些。”

    “他叫白弓修,听说他年轻时,也像你公子一样,是个美男子,后来在大雪山吃了一只怪果,脸就变红了,但这只怪果,有一种特殊好处,竟能使人青春长驻,所以,他年登七旬,仍像四十许人。”

    “这只怪果,至今仍无人知道是何名称。”

    “白弓修交游其广,武林中老一辈之人,几乎都与他有来往,本帮帮主及各长老,九门派各掌门人和长老,都与他有相当交情。”

    “为人豪爽,急公好义,有白虎大侠之号,不过,我们堂主尚游,对他却没有好感,尚堂主说:‘这白弓修,满口仁义道德,一派豪迈风度,实则是一个大奸大恶,阴险狡滑之人。’但尚堂主据何而言,我却不得而知。”

    林元生非常用心聆听,静静地想了一会,道:“白家庄大不大?”

    公人道:“足有十二家户人家,却没有听到有什么出名的高手!”

    林元生道:“白弓修有没有后人?”

    公人道:“这个我就不大清楚了。”

    林元生又沉吟了一会,道:“好,他住在游仙老栈,你们尽全力监视他,他的任何举动,都不要放过,即使万一被他发觉,只要不暴露你们身分,也不要紧,我住在嘉禾客栈,把他的行动随时禀告我。”

    六人齐应了一声,公人道:“公子尚有何吩咐?”

    林元生道:“没有了,你们去吧,小心点。”

    六人又齐应了一声,便一人一路,各走各的,消失在苍茫月夜之中。

    林元生返回客栈时,脑际间不时出现白弓修的影子,心忖:如能此借此人的相貌,身份参与登极大典,定为十分方便唔,我不能让他跑了,应趁早下手方成。

    心念间,忽闻门外一人道:“此门不错,只是太小了,若加宽三五寸,便可与新门媲比了。”

    又听一人道:“哎呀,我的爹,如再加宽三五寸,岂不变成衙门了么?”

    林元生闻言,开门一瞧,见店伙计领着刚才那公人正向他走来,遂忙笑道:“大人有何指示?”

    店伙计道:“这位大人有些不适,要请大夫瞧瞧。”

    林元生道:“好的,请大人里面坐。”让那公人进入房中,随手把门关上,道:“有什么事?”

    公人道:“那姓白的老小子,精灵透顶,已然发觉我们监视他了。”

    林元生道:“好的,想办法把他引到北门外那墓地中去。”

    公人道:“要收拾他么?”

    林元生道:“不,我要借用他。”

    公人虽未听懂林元生之意,却不再问,随即退身出去。

    林元生配上宝剑,又由窗口溜出,但这次却未隐身,由大街慢步北行,出北门后,才施展轻功,一溜烟似的工夫,躲入墓坟之中。

    等待约一柱香的工夫,忽闻一人喝道:“我倒要瞧瞧你们这些后辈能把我怎么样!”

    林元生抬头一瞧,只见四人如飞而来,在月色之下,清楚地看见,前面三人是他的手下,后面那人就是白弓修,只一刹那,即已到达墓地。

    前面三人陡地刹步回身,右边一人递:“姓白的,你胆子真不小,居然敢跟到这里来。”

    白弓修也停下步来,哈哈笑道:“白某人行走江湖数年,多少龙潭虎穴,白某人都视为康庄大道,来去自如。”

    顿了顿,陡然沉声喝道:“你们把我引来这里,是为何因,快明白地说来,否则,可别怪我手辣了。”

    林元生徐徐站将起来,双手一揖,笑道:“白兄别生气,是区区令他们将白兄请来的。”

    白弓修一楞,朝林元生反覆打量,半响才冷笑道:“阁下高姓大名,请恕白某眼拙,不识阁下。”

    林元生一面慢步上前,一面笑道:“相逢何必曾相识,区区令人请白兄来此,别无他意,只请教一件事,和借一件信物,用毕之后,一定原璧归赵。”

    白弓修不自觉地又打量了林元生一番,冷笑道:“有事快快说,老夫无暇听你罗嗦。”

    林元生抱拳道:“请问白兄,有几位令郎,几位令孙?”

    白弓修双目一瞪,怒道:“你问这些干吧。”

    林元生道:“自有用意,不过,白兄爱答就答,不答也罢。”

    白弓修冷笑道:“老夫一生光明正大,没有不能出口之事,告诉你也无妨,老夫二子一孙,长子白龙,次子白蛟,小孙白幼龙。”

    林元生道:“多大年纪了?”

    白弓修越听越怒,也越迷茫,连声冷笑了好半晌,才阴恻恻地道:“请阁下先把用意明示,否则,请恕老夫无此耐性听你胡说。”

    林元生淡淡一笑,道:“不说算了,区区再请教一事,白兄此来,是否应武当之请?”

    白弓修道:“是又怎么样?”

    林元生轻蔑一笑,道:“我不大相信?”

    白弓修道:“不相信什么?”

    林元生道:“武当派会请你这号人物,听人说,武当此次所请之人,通是三山五岳的名宿,白兄区区一位庄主,那有资格被武当邀请?”

    白弓修闻言,气得双目喷火,须发皆张,怒喝道:“不知死活的狂徒,竟敢轻视老夫,敢情不想活了。”

    要知,这白老大侠白弓修,无论武功,名望,均不在当今各派掌门之下,数十年来,几曾有人轻视过他,想不到一个无名郎中,竟敢言出不逊,当面侮辱,饶他心机再深,也难按奈心中怒火。

    他一撩长衫,前进一步,又道:“你凭什么侮辱老夫?快说,若说不出所以然来,这墓地便是你葬身之所。”

    林元生悠然一笑,道:“区区并没有侮辱白兄之意,你若能取出证据,区区当面道歉!”

    白弓修道:“什么证据?”

    林元生道:“如何才能证明武当邀请你?”

    白弓修想了一想,自怀中掏出一红一白二份请帖,道:“这东西可以证明么?”

    林元生道:“什么东西,让我瞧瞧。”

    白弓修沉吟了一下,陡然哈哈笑道:“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徒,我明白了,原来你要借之物,就是这两份帖子,欲冒我身份混入山去,是也不是?”

    林元生道:“你只猜对一半,你先把帖子我瞧瞧是真是假,若是假的,送给我我也不要。”

    白弓修又哈哈笑道:“你可是想把我这帖子骗走,真是狂人作狂梦,老夫就给你瞧瞧,你若能把这两份帖子带走,老夫发誓,立即返回开封,并永不出江湖。”

    林元生道:“谁能相信你?”

    白弓修不怒反笑道:“我不要你相信,拿去瞧吧,老夫敢教你乖乖地双手奉还老夫。”说着,将红白两份请帖,递给林元生。

    林元生接近请帖,展开运目一瞧,红帖是为办掌门人登极的请帖,白帖是为茫茫真人打醮的请帖,两件大事,都是四月十八日,登极大典在午时,打醮大典在酉时。

    林元生阅毕后,笑道:“不像假的,想不到武当倒把你看得相当重。”

    白弓修冷笑道:“你不想自动还我么?”

    林元生笑道:“借给我用,不行么?”

    说着,老实不客气地把帖子纳入怀中。

    白弓修见状,不禁又好气又好笑,道:“瞧不出你倒真是个爽快人,说借就借,嘿嘿”冷笑中,身子一矮,欺身而进,同时,左手一探,疾扣林元生右手脉门,紧接着,右手运指如枪,点林元生气海穴,动作有如电火石火,不啻是武林中一流高手。

    林元生忙甩臂倒身,倒窜四尺,道:“且慢!”

    白弓修喝道:“有什么遗言,快说!”

    林元生仍是那么的不慌不忙,悠闲自得,毫无火气地道:“区区虽是个无名小卒,但作事却也光明磊落,而更不愿欺善怕恶,豪抢硬夺,我们定个道儿赌一场如何?”

    白弓修气忿填膺地道:“你明明是豪抢硬夺,尚说得天花乱坠,也罢,赌什么?就是赌人头,老夫也和你赌!”

    林元生道:“不必赌人头,你就以这两份帖儿为赌注,以十招为限,换句话说,白兄你若能接上我十招,就算赢,我立即原璧归赵,并奉宝刀一把,若接不上十招,两份帖子便是我的了,你说这样公平否?”

    白弓修不气反笑地道:“狂徒,真可谓坐井观天,不知宇宙之大,老夫之意不如把道儿反过来,你若能接下老夫十招,算是你赢,若接不下老夫十招,老夫也不要你宝刀,把帖儿双手奉送也就是了。”

    林元生道:“不愧是一派宗师,胸襟气魄,究与众不同,小可恭敬不如从命,否则,白兄又要骂我狂徒了。”

    白弓修冷哼一声,道:“进招吧!”

    林元生道:“让你三招!”

    白弓修不愿再与林元生噜嗦,猛地一式“白虎擒羊”掌指如钩,抓林元生双肩。

    林元生双脚一错,侧闪三步,白弓修双目如火,须发皆张,大喝一声!如影随形,同时,左掌横扫,右掌直出,发出三道狂涛般的掌飙!

    林元生喝道:“两招了!”

    一式“白鹤冲天”避开凶猛无涛的来势。

    白弓修见势,紧紧把握机会,使出一招“天王托塔”欲把身县空中的林元生,送上天去。

    他满以为这一招,十九得手,因为林元生身县空中,无物着力,绝难躲避得过。

    那知,竟出他所料之外,心念刚落,即见林元生身子一拧,殒星似的,斜飘一丈之外,落地无声,面不改色,依然是那么的悠闲自得。

    此刻,白弓修始知林元生不是普通人物,所说之言,并非卖狂,确实是身怀绝技,古今罕有的高手。

    他怔了一怔,冷冷地道:“阁下高姓?”

    林元生慢步前来,道:“武当大典过后,你自会知道我是谁,小心,我要出手了!”说着,双掌一圈一摆,使出一招人人皆知的“拨云见月”取对方中盘。

    白弓修沉哼一声,正欲运掌封架——

    陡觉一股足可移山倒海的无形柔劲,逼压而来。

    心头大骇,欲移步闪避!

    岂料,这股柔劲,似乎有粘性,使得他心不由主,紧接着,小腹一麻,登时,气血翻腾,踉跄后退,脚下一滑,坐倒在地。他做梦未想到堂堂一庄之主,武功,名望都不低武林一流高手,竟接不起这个名不经传的郎中一招。

    他面如死灰,怔怔的瞧着林元生。

    林元生淡然一笑道:“你母须惊慌,我不会为难你的,更不必难过,接不起我一招的武林高手,可说是车载斗量,你气海穴被点,如不运气,短期间对你并无妨碍。”回身对一旁观战的穷家帮干探,道:“找个隐密之处,好好招待白庄主。”

    白弓修急道:“老夫认输就是,何以还要把老夫带走?”

    林元生歉然道:“对不起,小可有非去武当不可的要事,可是,上山路隘已封死,定要武当所发请帖准通行,不得已,只好出此下策,又因小可此番武当之行,必须万分秘密,若不委曲你几天,将我的秘密泄露出去,岂不全盘尽废?”

    白弓修道:“老夫闯荡江湖数十年,武林中人十有八九都认识老夫,你岂能混得过去?”

    林元生道:“小可会易容之术,瞧,你的身材,貌相,不是与我差不多么,我只要涂上红脸,再粘上五柳黑髯,相信一定可以混得过去。”

    白弓修冷笑道:“你可是要假我身份,往武当为非作歹,嫁祸于我?”

    林元生道:“非也,你尽管放心,大丈夫敢作敢当,事毕之后,我一定恢复本来身份,决不加害于你。”

    白弓修道:“但愿阁下言而有信。”

    林元生道:“以后你自会知道小可为人。”

    顿了顿,又道:“我点穴手法,与众不同,希望你别妄运功自解,自找苦吃,对不起,事毕之后,一定立即回来替你解穴道歉,我先走了。”

    说着,抽身而去。

    那引白弓修出来之三人,低声商议了一阵,其一人走上前来,加点了白弓修双臂曲池穴,同时将他挟起,一齐飞驰而去。

    林元生返回客栈时,已四更过后,第二天,他便仿照白弓修的肤色,轮廓化装起来。

    之后,传令手下干探,替他买了一袭白色绸衫和一双软底鞋,在药箱中只取了一粒梁芳娥替他准备好的解毒药,便把药箱交给他手下,留下一锭银子作房钱,即取道上山。

    出壳城,朝西行,约三十里,便是武当山区。

    武当纵横百里,说不尽的危岩峻石,观不完的苍松古柏,尚幸,三清观香火鼎盛,随时经常有香客来往,故有一条直通三清观的康庄大道。

    武当为方便香客进香,并在岔路间,立有指示石碑。

    林元生就由这条进香大道,一面前行,一观观赏四周景致,很是悠闲自得。

    入山路口,立了一块高可及人的木牌,上书:“山中有事,香客止步”八个大字。

    林元生微微一笑,直行直过。

    行约五里处,一个交叉路上,又立了一块同样的木牌,也同样地书着“山中有事,香客止步”八字。

    林元生行至一处两边峭壁,路径陡峻的峡道,估计路程,已走了四十多里了。

    陡然,一人喝道:“来人报名?”

    林元生四下观看,却不见人,当下,道:“开封白弓修。”

    那人又道:“请示敝派请贴。”

    这次,林元生已听出发音之处,注目瞧去,只见峭壁中有个石洞,洞前有株冬青树,若不留心细看,不易发觉。

    同时,自洞中出来一位四旬道士,站在冬青树下,向林元生打量。

    林元生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取出两份请帖,递将过去,道:“请道长查验。”

    那道士接过请帖,异常仔细地反覆审视。

    林元生趁此机会,朝洞口望去,阴暗中,隐约可见五六人持剑而立,但洞中有何设置,却瞧不出来。

    那道士把两份请帖验讫后,双手奉还林元生,稽首歉然道:“因情况有异,请白施主多多包涵。”

    林元生弯腰还礼道:“应该,应该,道长别客气。”

    那道士右手一摊,道:“白施主请进。”

    林元生微微一笑,将请帖纳回怀中,道:“打扰。”

    继续前行。

    经过陡峻峡道,是一片郁林,此林甚怪,终年烟雾蒙蒙,视线难达十丈。

    路旁站着一老一少二道士,老者年过花甲,少者年只弱冠,异常客气地朝林元生行礼,老道士道:“白施主可是收到了本派请帖。”

    显然,这老道士早已认识白弓修。

    林元生心头微震,却装得落落大方,双手抱拳,哈哈大笑道:“几年不见,越发仙风道骨了。”

    说着,将两份请帖递与老道士。

    道士只在林元生手中瞟了一眼,忙陪笑道:“不必,不必,白施主请。”

    林元生将请帖纳回怀中,道:“两椿大事一起办,倒叫老朽不知说些什么话。”

    老道士神情一震,忽然向林元生反复打量起来。

    林元生见此情景,大为紧张,却又不敢露于形色,忙装成尴尬神态,道:“怎么?几十年的老朋友都不认识了?”

    老道士似乎未瞧出毛病,恢复谦虚态度,道:“白施主宝相依然如故,而声音反年轻了。”

    林元生知道这老道士听出他的声音有异,干脆不加掩饰,略略笑道:“人人都说老朽声音变了,果然不错,只不过几句话,竟被你听了出来,真可谓心细如发,有你在此,再刁诈的奸细也别想混得过去。”

    老道士笑道:“好说,好说,施主请。”

    林元生别过老道士,续向前行,这一关,使他出了一身冷汗,心忖,以后得多加留意才成。

    拐了一个弯,但见前面山上,殿宇参差,重重叠叠,足有二三十栋之多。

    殿宅虽在眼前,但走将起来,仍走了将近半个时辰,这段距离,林元生好不容易地又过了两道关卡。

    远远就有执事道人前来迎接,只见三清观前,有一占地八亩的广场,场中,搭起一座足有三丈高的坛台,但坛台上,却是张灯结采,不像是为打醮之用,而像是做喜庆用的戏台。

    广场中有许多人,有的扎灯,有的挂彩,有的锄草,有的洒扫,都忙得不亦乐乎。

    三清观大门上的“三清观”大扁,挂着一条二丈长的大红布,门庭中,吊着一十二只灯笼,虽在白天,仍点得光亮辉煌,洋溢着浓郁的喜气。

    执事道人把林元生领入三清观大门,迳向右侧,又向后走,进入一座不大不小的纯阳殿。

    这纯阳殿,只供奉吕纯阳大仙,大殿两侧,都是丹房,这些丹房,平时多为进香客人留宿之用,窗明几净,十分幽静。

    此殿位于三清观之右后方,前面是映登殿,映登殿前面是果老殿,果老殿前面是钟离殿,钟离殿前面是国舅殿,国舅殿前面是大广场。

    这五座殿宇,并不相连,每殿相距约一丈五六,款式相同,大小一样,很是整齐美观。

    纯阳殿后面,是山坡,坡中满是苍松古柏,右面也是山坡,却是修竹花草,环境之美,可谓仙境。

    执事把林元生安置在纯阳殿右面的最后一间丹房,此丹房右,后邻田野,较之其他丹房,更加幽静。

    丹房中,只有一床,一桌,一几,布置简单,却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

    林元生对此宿处,十分称心满意,执事道人献上香茗,道:“敝派各长老,正为大典忙得不可开交,无暇奉陪施主,请施主见谅。”

    林元生道:“老朽向不拘俗礼,道长不必客气。”

    顿了顿,又道:“不知到了多少客人?”

    执事道:“敝派因局势影响,除少林、华山、括苍、峨嵋、泰山、终南,伍家庄,及罗浮等派的掌门人、长老和各派的弟子外,所谓的客人本不多,现在来者,只有七八人。”

    林元生道:“这七八人是谁?老朽也许认识,让老朽顺便拜候,也好聊天。”

    执事道人道:“五台隐叟钱开眼,洞庭渔翁常一放,湘西松柏庄老庄主郝古功,这三人都住在这纯阳殿中。”

    林元生道:“松柏庄庄主郝刚,半年前死于龙头峰上,这郝古功是郝刚的什么人?”

    执事道人道:“是郝刚的叔父。”

    林元生点了点头,道:“听说浮尘大师在贵九派与穷家帮长草坪一役中,中了太上真人的埋伏,已登仙界,该派之新掌门为谁?”

    执事道人道:“是浮尘大师之首徒无我大师。”

    林元生微喟道:“世事如云,老朽数年未出江湖,许多事都不知道了。”

    执事道人道:“施主就请在此休息,贫道叫来服侍。”

    林元生道:“道长请便,也不必客气,老朽自理好了。”

    执事道人行了一礼,告罪出来,林元生略收拾了一下,便走出丹房,藉观赏景包为由,留意周遭地形。

    当他由后门出来,一面观看落日斜余,一面欲兜绕三清观后面,到三清观左侧观察时,忽闻身后一声轻咳,林元生忙回过身来,见是一个极端高瘦之老人,又见他,面无表情,公羊白髯,若非双目神光暗隐,十足一具僵尸。

    林元生乍见此人之后,觉得此老人身材十分眼熟,但瞧其面貌,却又陌生的很。无从寻思其身份和姓名。

    不过,见他由纯阳殿后门出来,不外系五台隐叟钱开眼,洞庭鱼翁常一放,湘西松柏庄老庄主郝古功三人中之一人。

    高瘦老人双手一拱,咧嘴一笑,道:“老朽郝古功请教大侠高姓大名?”语声温和,语意犹为客气,然而,依旧是毫无表情。

    林元生闻言暗忖:这僵尸般的老人,原来是松柏庄老庄主,瞧他年龄,及其有资格作武当上宾,应是武林名宿,然而,怎会不认识白弓修呢?

    他一面心忖,一面拱手还礼,道:“原来松柏庄老庄主也已应请,老朽开封白弓修,幸会,幸会。”

    郝古功双目一睁,暴射二道寒光,但只一闪即敛,道:“哈哈,瞧大侠不过四旬多点,居然也称老朽,郝某该自称腐朽了,哈哈。”

    林元生道:“老朽面虽若四旬许人,然实际年龄,已七十有三了,郝兄乃武林名宿,竟不知老朽来历,可见老朽江湖数十年,是白走了。”

    郝古功“嘿嘿”一笑,如以常理而言,应该显得很是窘迫尴尬,然其依然是毫无表情.

    他转首观赏余晖中的山色,将话题岔开,道:“这里的风景倒还不错。”

    林元生觉得这郝古功很为奇怪,但一时却又不知奇在那里,怪在何处?

    林元生也放目远眺,道:“当真是人间天堂。”

    二人话间,忽然一个道童出来请吃饭。

    林元生道:“在何处用膳?”

    道童道:“敝派长老均无闲暇奉陪,请老施主单独自用。”

    说着,领先回来。

    林元生返回丹房时,房中已摆了三菜一汤,一壶酒,均是素菜,不过,蒸调讲究,色香味俱全。

    他身怀能解百毒之灵丹,不虞主人发觉他的伪装,暗中施毒害他,这一顿素吃,倒也吃得很舒服。

    饭后,道童入房收拾员碗筷,梳洗毕,已然夜幕低垂了。

    他来此目的,与别人不同,不能老躲在房中,于是,又信步由后门出来。

    陡见一只鸽子般大,红嘴绿羽,不知名的鸟儿,自云空俯冲而下,落在殿脊之上,翘首四望。

    林元生见此鸟儿十分可爱,一时童心大发,拾起一块小石,量好功力,弹指击出。

    不偏不斜,也不重不轻,正中那鸟儿翅膀“吱喳”一声,由殿脊滚了下来。

    林元生忙赶上前去,将它捉住,正欲检视它的伤势时,随即发现其腿上绑着一张折了数折的纸条。

    他心头一震,暗忖:“想不到此是佳禽非野生之鸟,而通人性,会传信息,其主人为谁?”

    他忙解下纸条,开展一瞧,只见上面写道:

    “十年前之乾坤三侠之首凌望之,闻已被九门派俘上武当,若此息非虚,林元生很可趁武当大典之际,混上武当营救其伯父凌望之。

    注意事项如下:

    一、切不可将消息泄露,恐因此把你的身份泄露。

    二、若九门派有所发觉,因此而相搏,你不妨助九门派一臂之力,将林元生除掉。

    三、如有特殊消息,希随时飞报。”

    纸条中,即无收信人姓名,也无发信人姓名,使林元生无从判断此纸条出自何门何派,不过,他既已知道有人混了上来,慢慢地自会查出。

    他一时童心大发,想不到竟有此收获。

    他把那只青鸟瞧了一番,受伤极轻,无须疗治,也可自愈,因此鸟是负命而来,虽十分爱惜,却也不敢留下豢养,又不忍将它弄死,只好放它回去。

    他返回房中,将纸条焚毁,静静地忖度:据纸条意思推测,发信者,不外是太上真人,或龙女花倩如,若是前者,派人来此目的,定系刺探九门派动向,若是后者,却很难料想她的用意了。

    第二天,藉游览胜山为名,在附近走了一遭,见三清观左侧,也是殿宇重叠,前殿是湘子殿,二殿是采和殿,三殿是仙姑殿,四殿是拐李殿,建筑大小款式,与三清观右测的纯阳,钟离,国舅,果老等殿一般无二。

    三清观的后山,也有几重殿宇,却护守得十分严密,不许客人前往游览。

    林元生猜想,他伯父凌望之可能是被囚于后山殿宇中,他到此已一天一夜了,一个九门派重要人物都未见到,料来,也在后山殿宇之中。

    他游览了整整一天,一无所获。

    因明天就是大典吉日,武当弟子更忙得团团乱转,对他的行动,根本不加理会。

    将入夜时,他正准备漱洗就寝,忽闻殿脊“吱喳”几声鸣鸣,猛然忆起昨晚之事,即悄悄地出来,欲再施故技,将青鸟击下来,劫去青鸟所带的信件。

    他刚踏出后门,却见一只如昨晚那青鸟一类的鸟儿,振翅飞下一株矮松之下。

    他正要拔步赶去之时,陡然人影一晃,一人出现在那矮树之前。

    林元生脑筋一转,知道此人就是收信人,急忙闪入暗处隐藏起来。

    不一会,那人拿了一张纸条,匆匆而返。

    林元生细自一瞧,正是瘦如僵尸之松柏庄老庄主郝古功。

    林元生脑筋又是一转,已然猜着这郝古功,并非松柏庄庄主,而是冒郝古功容貌和名号之天山人员,他暗道:我说此人身材十分眼熟,原来是天山玄清院副院主残霞真人,眼下,九门派与天山,可说毫无关系,他冒名来此何干?

    他付度了一番,正欲返房之际,忽闻脚步声传来,紧接着,冒郝古功之名的残霞真人,又匆匆出来,径往那株矮树,可能是有消息托青鸟带呈花倩如。

    林元生直等残霞真人送走青鸟,返回纯阳殿后,才返回房中。

    正要就寝之际,忽地一位执事道人,敲门进来,稽首道:“打扰老施主安眠。”

    林元生道:“什么事?”

    执事道人道:“敝派老长请老施主议事,或许有事求教老施主。”

    林元生想了一想,道:“好的,请道长带路。”由执事道人带领,来到雄伟壮观,金碧辉煌三清观之老君之殿,殿中,已坐着二十余人,这二十余人,除九门派的掌门人及各派长老外,尚有林元生新从旁认识的五台隐叟钱开眼,洞庭鱼翁常一放,黄山居士朱景伟,梨山神尼,及随林元生之后而来的假郝古功残霞真人。

    众人坐成一个大三角形,每座社前面有一乌木茶几,几上置着香茗鲜果。

    众人见林元生前来,都纷纷起座相迎。

    林元生在左边的一个空位坐下,接着,残霞真人也在林元生旁坐下。

    这次集会,是由武当长老茫杳道人主持,他站起来,道:“承各位不弃,千里而来参与敝派盛典,贫道先向各位致谢。”

    “因贫道事务繁忙,数天来,都抽不出空来招待各位,还望各位海函,所幸均是敝派知友,想必不致怪罪。”

    “此刻,请各位到此,有几件事报告各位,也请教各位,希望各位多多指教。”

    “顷闻林元生已到了壳城,欲趁敝派大典之际,混上山来,大肆扰乱,破坏敝派尊严,使敝派无颜立足武林。”

    梨山神尼闻言,将头乱摇,道:

    “此消息从何而来,贫尼绝不相信。”此人年近八旬,双眉雪白,然肤色红润,头项挂念珠,看来,颇有些道行。

    茫杳道人道:“此消息是敝弟子在蔼兰山庄探得,林元生自恃武功过人,此消息想必非虚。”

    梨山神尼道:“饶他林元生有三头六臂,此地何地,在此之人何人,量他也不敢冒此大险。”

    洞庭渔翁常一放点头道:“老朽倒希望他林元生有胆量前来,好让老朽瞧瞧他究有多大能耐。”

    伍伯铭道:

    “常老尽管放心,我敢打赌,林元生今晚不来,明晨即到。”

    黄山居士朱景伟道:“伍庄主凭何下此断言?”

    此人五柳长髯,一派儒风。

    伍伯铭道:“因为我们把凌望之擒囚在此,他若不趁此机会前来营救,尚待何时。”

    洞庭鱼翁常一放道:“好极!好极!老朽可有机会领教他的高明了。”

    伍伯铭警告道:

    “常老武功,诚然罕见,但请恕在下直言,仍难在他手下走上五招,常老千万不可轻敌大意。”

    洞庭渔翁常一放双目一瞪,勃然怒道:

    “常某今年八十有五,闯南荡北数十年,什么高人也会见过,想他林元生只不过二十许人,饶他一出生就浸在灵药缸中,有武林贤儒之能,老朽也不信走不了五招,嘿嘿嘿!”

    这也难怪他生气,因为他的武功,并不下于空空禅师、茫茫真人、吴为非等武林中一流好手,未亲眼目睹林元生的历害,哪会相信伍伯铭之言。

    伍伯铭见他不听警告,多说无益,只好苦笑置之。

    黄山居士朱景伟道:

    “你们既怕他林元生前来捣乱,何以又把凌望之掳来此地?”

    伍伯铭道:

    “很简单,说句丧气的话,我们若不以凌望之为饵,诱林元生中计,才能除他之外,已无法除他了。”

    黄山居士朱景伟道:

    “他若不中计呢?”

    伍伯铭道:“我相信他必然中计,若不中计,便以‘罗汉阵’,或‘五行阵’对付之。”

    黄山居士朱景伟想了一想,才道:

    “很好。”

    转对茫杳道人道:“道长尚有何吩咐?”

    茫杳道人道:“除有关林元生之事外,贫道惟恐大典受扰,特别将大典时辰提前,并以最简单仪式,完此大事。”

    众人齐声道:“极是。”

    茫杳道人道:“贫道拟于明天子时行礼。”

    黄山居士朱景伟道:“子时,午时都是一样。”

    茫杳道人道:“尚有一事,欲趁此空暇之际,与各位商议,并请各位鼎力相助。”

    五台隐叟钱开眼道:“什么事?”此人身材矮小,白髯及腹,已年登稀,但精神却十分饱满。

    茫杳道人道:“此事乃敝等九派之事,敝九派拟于敝派事毕之后,好集中全力,开往茅山,与太上真人决一死战,了却彼此的旧恨新仇。”

    梨山神尼道:“茅山教兵虚将寡,贵九派人多势大,而高手如云,何须我等之助?”

    她也患了九门派先时的毛病,自命不凡,轻视茅山,更以庸俗之见,以人数,武功论胜败,不知一场大战中,除人数,武功外,尚有计谋,而计谋才是获胜的重大关系。黄山居士朱景伟道:“神尼把茅山估计错了,如论武功,天地老君足可以一当百,而最难难应付的,是太上真人的诡计,贵九派此往茅山,若无缜密的计划,实难获胜,老朽不才,愿献绵薄,只要有用老朽之处,决不推辞。”

    茫杳道人道:“贫道此刻请各位来,就是听听各位之高见。”

    黄山居士朱景伟想了一想,又扫了一眼空空禅师,广缘大师,六爻真人,古苍松,朱世杰,铁拐道人,道:“八位宗师臂伤痊愈否?”

    空空禅师道:“谢谢关切,贫道等断臂之伤,虽未痊愈,却已不碍事了。”

    黄山居士朱景伟又想了一想,才道:

    “以贵九派与穷家帮二战的经验,旧式的打法,已用不上了,若想获胜,须在战略,战术方面下苦功。”

    伍伯铭点头道:“朱兄所言极是,不愧是饱读经书之人,见解与常人回异,但不知朱兄有何高见,请不吝赐教。”

    黄山居士朱景伟道:“伍庄主好说,以老朽愚见,首先谈战略,眼下之局,这方面你们已经大错特错了。”

    众人乍闻此言,都不禁一楞,梨山神尼道:“你未看过人家计划,怎么就知人家战略错了?”

    黄山居士道:“很显然的,眼下局势,即使不与穷家帮订立不侵犯之约,也不得招惹穷家帮。”

    “要知,穷家帮的重要人物,不外是梁芳娥和林元生,凌望之乃林元生之伯父,据伍庄主说,林元生今晚不来,明天即到,他此来,不论能否将之除法,对茅山之战,均有极大之一害。”

    “若林元生被害,梁芳娥怎肯干休,必定率众拉你们后腿。”

    “若林元生此来不死,而又能救凌望之回去,倒不要紧,如救不出凌望之,你们能放心攻打茅山?”

    林元生闻此言后,觉得朱景伟这番见解对他大有益处,忍不住帮腔道:“朱兄之言极有见地,老朽说句良心话,贵九派是我老朽好友,穷家帮也是老朽莫逆,实不愿瞧你们再动干戈,若对付茅山教,任何人邀我,均义不容辞,若牵运扯穷家帮,老朽可就为难了。”

    “依老朽愚见,将凌望之释放未免有伤颜面,不如就撤除囚牢布置,睁一眼闭一眼,让林元生把凌望之救走,然后,集思广益,共谋消灭茅山大计。”他说话间,尽量把嗓子压低,使人听不出他的声音。

    伍伯铭道:“朱、白二兄之言,固然有理,敝九派与穷家帮之仇恨,并不亚于茅山教,若能置林元生死地,我们宁可暂时搁置茅山教之血仇,再与穷家帮决一死战。”他此话甫落,大殿后面,突然出来一人,只见他年约五旬,额门宽广,鼻直口方,卧蚕眉,丹凤眼,五绺墨髯,一付不怒而威之相。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