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催眠”到底是个啥呢?(5K,还是好难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抱歉,今天还是很难受......最近太难了......)

    今天我弟问我催眠能不能控制别人啊?然后被我一巴掌扇在了头上...

    今天听到我弟问我这个问题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你说NM呢,在这个反应之后我突然意识到在现今的国内环境(世界范围内也差不多)下貌似绝大多数人都对“催眠”存在着巨大的误解。

    我觉得这种误解的很大来源就是词意,Hypnosis,由希腊语“hupnos”(sleep,或理解为睡眠之神的名字)加英语名词词尾“-osis”组成,中文翻译催眠。其实催眠和睡觉真的没有多大的关系,很多情况下只是看起来像睡觉罢了。

    接下来我将以Q&A的形式介绍催眠、解答一些关于催眠的常见问题以及破解部分关于催眠的误解。大家可以直接找到感兴趣的部分。

    Q1:什么是催眠?

    A1:根据《心理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催眠是一种治疗中使用的技术。健康专业人员或者研究人员在治疗某人时,会通过暗示等方式让他或她体验到感觉、认知、思想或行为上的变化,这整个过程被称为催眠。

    催眠会最大程度地减少分心并提高对建议的响应能力。虽然有一些催眠是让人变得更加警觉,但是大多数的催眠方法都包括了放松和平静方面的建议。

    在催眠过程中,关于想象或回忆愉快经历的指导也通常包括在内。不同的人对催眠有不同的反应。有些人把催眠描述为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们感到心理上的极度平静和放松。大多数人将催眠过程描述为愉快的经历。

    Q2:催眠是真的存在的么?

    A2:是!催眠过程可以改变人的感觉和感知,如产生栩栩如生的幻觉或者改变对于痛觉的感知。某些研究显示通过测量大脑活动发现催眠改变了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

    人们之所以对催眠报以怀疑的态度,是因为假装被催眠是很容易的,但是现代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辨别出当前的催眠体验是假装还是真实的。

    Q3:催眠科学么?

    A3:科学是对一个想法进行实验验证的过程,通过实验验证想法是否能够得到证据的支持。有许多学科的研究人员在对催眠逾百年的研究中提出假设并系统检验。

    心理学的研人员对催眠的本质感兴趣,临床医生对催眠在医学的使用效果感兴趣,他们的专业研究报告被发表在各类期刊上。

    美国心理学会(The Ameri Psychological Asso)是美国最权威的心理学学术组织,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的主要成员,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心理学组织。学会下属的54个分会的第30个分会就是心理催眠学会(Society of Psychologiosis)。

    Q4:催眠是一种心理疗法么?

    A4:催眠不是一种心理疗法,也不是一种治疗手段;而是一种可以用来促进其他类型心理疗法和治疗手段的操作过程。它是一种治疗工具,而不是独立的治疗方法,需要与其他专业相关技能一起使用。正规的临床催眠会告诉你:“我是一名会使用催眠的心理学家/医生”,而不是“我是一名催眠治疗师”。

    Q5:有哪些人可以进行临床催眠呢?

    A5:临床催眠只能由经过适当培训且具有证书的理疗保健专业人员进行。不同的国家对于催眠和心理治疗有不同的规范,具体的证书依据请参考所在国家相关法律。国际催眠协会(The Iioy of Hypnosis)认为,使用催眠的治疗师应该首先取得某个专业领域(如医学、牙科、心理学或心理治疗)资格。

    (所以说如果在中国要接受催眠,首先应该要看这个人有没有医学或者心理学资格证书,再看有没有合法催眠协会的培训证书,国内的牙医和国外还是有区别的...)

    Q6:催眠是睡眠么?

    A6:并不是!虽然催眠的词意来源于希腊语中的睡眠,但是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催眠和睡眠的不同。大脑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催眠和睡眠在大脑活动模式方面并不相同。

    在观察者看来,催眠可能看起来像睡眠,那是因为放松和平静是大部分催眠过程的一部分。被催眠的人处于一种更类似清醒的状态中(亲身体验类似于早上起床时大脑完全清醒并感知灵敏但是就是不愿意动任何一下的状态。另外一个证据是可以引导正在进行骑动感单车的人进入催眠状态,被称为“主动警觉催眠”)

    Q7:催眠的实际用途

    A7:目前催眠已被用于治疗疼痛;抑郁症;焦虑和恐惧;压力;习惯障碍;睡眠障碍(失眠、夜惊或梦游);肠道疾病;皮肤状况,如牛皮癣;牙科疼痛控制;术后恢复;减轻恶心和呕吐;减轻分娩疼痛和帮助分娩;治疗血友病(这个我也第一次知道)和许多其他疾病。有研究显示可以减轻痴呆症状,但没有被公认。

    但是,催眠不是对所有的心理问题/医疗问题/所有的病人或客户都产生作用。使用催眠作为辅助医疗手段的前提是已经咨询过受过临床催眠使用和限制训练的合格医疗服务提供者。

    除了在临床使用,催眠也被使用在研究中。(这是主流心理学界和医学界对于催眠使用方向的主流意见,超过此范围的使用方向应该引起警惕。如果有人告诉你催眠能帮助提升潜力什么的,你可以打他了。)

    Q8:任何人都能够被催眠么?

    A8: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催眠,但是人们对催眠的反应程度各不相同。一个人能够进入催眠状态的能力可以被他/她所相信的对催眠的误解引起的恐惧和担忧所抑制。以积极开放心态来体验催眠的人往往效果和反应更好。

    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被催眠,这可以通过催眠敏感性量表来测试。大致分类的话在量表中,约75%的人处于中等水平,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体验到大部分催眠建议的效果,并且可以从催眠效果中收益;大约15%的人被视为高水平,他们很容易在催眠状态下感受到感觉和认知的巨大变化;另外有10%的成年人被归类为低水平,他们对催眠没有强烈的响应很难被催眠。儿童更容易受到催眠作用。

    容易陷入幻想的人对催眠的反应大得多。当然,催眠效果很大程度上同样取决使用者的水平,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被催眠,而一个善于根据个体状况改变催眠形式和内容的催眠使用者自然成功率更高。

    Q9:催眠能让我做我不愿意做的事么?(有多少人想知道这个?)

    A9:不能!不能!不能!不能!不能!不能!在催眠状态下,你不会做出任何你不想做的事。在催眠状态下,你并不是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权,(就像前面那个比喻我是睡醒了不愿意动而不是被鬼压床),你仍能控制和判断是否响应催眠建议。催眠者无法使病人或客户做出违背个人意愿的行为。后面有催眠理论做出详细解释。

    Q10:催眠状态下,人们会如实回答出任何催眠者提出的问题么?

    A10:正如上一个回答,催眠不能强迫人们做出任何他们不想做的事情,更不能强迫人们变得在回答问题时毫无顾忌。和在清醒状态下差不多,被催眠者可以选择性回答问题。

    Q11:催眠会影响记忆是真的么?

    A11:研究发现,催眠不会导致明显的记忆增强或记忆完善,但是催眠过程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影响记忆,导致虚假或扭曲记忆。现有知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