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马伯通巧审二犯范文程举荐二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从皇太极的书房里出来。马伯通和魏宝山直奔大牢。

    魏宝山一边走就一边问马伯通:“师叔,你是不是有主意了?”

    马伯通笑道:“这玩意儿还用什么办法,问个犯人,除了打就是吓唬,就看你会不会吓唬了!”一边走着,一边在路上拾了些石子和一根树棍,魏宝山有些不解,也没有多问。

    到了大牢,马伯通让牢头先把其中一个犯人押了出来。

    等到把人押到时,魏宝山往下看了看,不由得咧了咧嘴。眼下这人显然没少挨打,身上几乎没好地方了,满身血污,衣服都成片儿了,耷拉着脑袋,趴在地上,一声不吭。

    马伯通一瞪眼睛:“我说朋友,何必呢?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现在既然你犯了事了,也就别再遮着掩着的了,有什么就说什么,也免得自己受罪。你叫什么名字?你们都在这城里干什么了?”

    底下这家伙抬头瞥了一眼,脑袋一扑棱:“不说!不说就是不说!老杂毛,有法儿你想去!爷要怕就不来了,来了就不怕。死算个什么呢?再过三十年,爷还这么大个儿。”

    马伯通笑了笑:“好,有道是,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啊!三十年后,你是不是好汉咱先不说,我先给你数数皮子!”本来马伯通不主张用刑,但是这人张口就骂人,马伯通也有些火了,命人把他按到地上。这顿揍,你说这些人下手轻得了吗?胳膊粗的棍子都打折了,鞭子也抽断了,把这人打得血肉横飞。

    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有骨头,把牙咬得“嘎嘎”响,就是不招,再打眼看就得打死了。

    马伯通摆了摆手,让下边人先停手别打了,伸手从怀里掏出一根大拇指粗细的树棍,看了看,点了点头,又掏出一把石子,冲下面人喊道:“来人,把他裤子给我扒了!”

    大伙一看,扒裤子干什么?

    马伯通往下一甩,把树棍和石子扔在了地上:“把这石子先塞到他的粪门里,然后用楔子再给钉上!”

    这刑法可特殊,两旁那些人都听傻了,上了半辈子的刑,也没见过有这样的,赶紧往上一冲,就要动手。

    底下趴着那位一瞅,把嘴一咧:“别别我招!”说着话的工夫,汗珠子都滚下来了。

    你说这是何苦呢,早要招就就完了吗?至于挨这顿打吗?这就是,恶人自有恶人降。

    马伯通听说他要招了,便吩咐两旁人把他从地上拉起来,让人先取来刀伤药,给他敷上,另外取来一碗水让他喝了,这才说道:“你别着急,只要你说实话,绝对不打你,也不钉你,好不好?你就细说详情吧!”

    这家伙皱皱眉,咧咧嘴:“好吧!我说。我先说我是谁,我姓张叫张开肆,是大明朝钦天监的人,奉监副阴阳手徐天锦之命,一直潜伏在辽东,刺探情况,收听情报。这间铁匠铺是我们的落脚点,也是往来之人联络休息的地方。”

    “那逃走的那些人都是什么人?”

    “这个,说话的那个老头姓于,叫于渡海,好像是个老道,有什么本事,咱就不知道了。伸手的那个是个大和尚,法号法能,是前两天刚来的。其他人都在这儿住住走走几个月了,听说好像是为了什么龙脉的事情,这种事,我也不便多问。”

    “你说的都是实话?”

    “如有半句虚假,你咋说咋办!”

    “好!来人啊,把他给我押下去,把另外那个人带上来!”

    第二个人带上来后,马伯通往下看了看,突然就愣住了,仔细打量了一阵,悄悄地侧头对魏宝山说:“宝山,你看看,底下那人好像有点儿眼熟呢!”

    “哦?是吗?”魏宝山也瞪着眼睛看了看,半晌,突然倒吸了一口冷气,悄声道:“师叔,好像是那晚上看到的夜行人!”

    马伯通点了点头,冲下面的人喝道:“唉,这位朋友!刚才你那朋友已经全招了,签供画押俱都在此。你也没必要死扛着了,你说或是不说对于我们来说没啥意义了,但是对你来说可不然,说了,或许能少受些罪,戴罪立功;不说,一刀咔嚓了是你的福气,真要是给找个地方,吃不饱,穿不好,天天干累活,别看你这身子骨硬实,不出一个礼拜就得累躺下,你自己好好合计合计!”

    底下那人往上看了看,嘴一撇,眼一闭,一声不吭。

    马伯通也不着急,不紧不慢地说道:“唉,你们的头儿叫什么来着?哦,对,叫徐天锦,要是知道有你们这样的手下,应该很满意了。朋友,识时务者为俊杰,别以为你不知道,我就不知道你是谁。半个月前,在袁督师府外的北山上,你不会忘了发生什么事了吧?”

    说完这句话,马伯通一直盯着这人的表情,就见这人身子一怔,赶紧睁开了双眼,盯着马伯通看了半天:“你到底是谁?”

    马伯通一看,就知道自己猜得不错,看来,那晚上碰到的夜行人就是这家伙。不过这事也奇了怪了。这小子本就是大明廷的人,怎么会夜闯督师府呢?难不成这里面还有什么别的事儿?马伯通心里想着,脸上可没表现出来,淡淡一笑:“我说了,你说或不说都一样,该知道的我们都知道了。所以,你也自己争取个好态度,也为自己考虑考虑,没准汗王一高兴,就把你放了呢!”

    “哼!小爷我怕死就不干了!既然干了,我就不怕死!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姓黄,叫黄天彪,江湖上有个小小的绰号‘鬼影子’。我来这儿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杀皇太极来的,有种的,你就一刀挑了我,小爷我皱皱眉头都不算是好汉!““好!好!是个爷们!”马伯通挑了挑大拇指,盯着黄天彪道“那你为什么夜闯督师府呢?”

    “这这个你就管不着了吧?”

    “呵,你不说我也知道,是秘密行动吧?”

    “废话少说,要杀要剐请便!”黄天彪脖子一梗梗,眼眉一立,拔起横来。

    马伯通嘿嘿一笑,道:“好!看看是你的嘴硬,还是我的刑法硬!”说完,向下看了看,指着地上的树棍和石子问他“你知道这个怎么用吗?”

    “怎么用?什么意思?”

    “咳,意思就是,把这石子先塞你粪门里,然后再用那木棍当楔子给钉上。然后好吃好喝地供着你,你懂吗?”

    黄天彪一听,气得暴跳如雷,扯开嗓门大骂了起来。

    马伯通摆了摆手:“别叫唤了,来人啊,给我把住,裤子扒下来,先塞俩石子,让他尝尝鲜!”

    鬼影子黄天彪在江湖上也有一号人物,大小也算是个侠客,家在山西麒麟山三岔岛,那也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让马伯通这么一说,还真就害怕了。你看这人啊,你要是一刀把他砍了,他不真就豁出去了,但是你们这么折磨他,那他可受不了。这要是传出去,受辱是小,名节是大,再也没脸在江湖上混了。让马伯通这一吓唬,黄天彪汗珠子也下来了,想了想,沉声道:“好!你问吧,知道的,我全说。咱们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您可说了,只要我说出实情来,你就不给灌泔水,不给我钉橛子,我保证所言全部属实,要有半字虚假,天诛地灭!”

    马伯通一乐:“你看,和和气气的这有多好,早这么痛快不就完了吗?你这人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现在你就给我说。我听听是真是假,如果你说了瞎话,我还得给你灌!”

    黄天彪还真行,说话算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把自己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

    原来,国师府招兵买马,广聚英才,想要对付大金。阴阳手徐天锦本来是出家人,江湖上的朋友众多,有他的面子在,江湖绿林来了不少朋友帮忙。会风水异术的就有十几位,会掐诀念咒、开坛做法的也有那么几号人。而绿林人,则多达三十八位,加起来一共差不多有六十多人。这些**部分都潜进了辽东各地,每十人为一组,专门破坏大金风水,伺机刺杀大金重臣,甚至包括皇太极。

    他所在的这队,带队的就是灯下无影于渡海,那个老道可不简单,武艺虽说不是很高,但是精通茅山道术,是茅山教青城真人马青阳的大弟子,掐诀念咒,开坛作法,样样在行,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们老早便来到了这里,在于渡海的指挥下,一方面准备掐断沈阳城的龙脉地气,另一方面也是打探情报,伺机暗杀皇太极。眼看着距离成功之日不多了,没成想半夜失了火,这才露了馅。

    马伯通点了点头,感觉黄天彪说得不像是假话,就问他去宁远城督师府去干什么了。

    黄天彪胸脯一拔:“偷信去了!““偷信?什么信?““袁督师驻守宁远,一直不见有所行动,又与皇太极书信往来频繁,所以我去偷信去了!““哦?谁让你偷的?”

    “徐天锦啊!我就听他的命令,别人我管不着,我也不认识!”

    马伯通点了点头,让他也签供画押后,差人把他带下去,关回牢房,好吃好喝招待着,别为难他。把供词整理好后,赶紧和魏宝山回去交差去了。

    魏宝山在旁边一直看着,心说:我这师叔还真有办法,这招损是损点儿,可还真有效果。也别怪师叔说大话,这些江湖里的门道,自己远远不如师叔有经验,看来,没事还得好好学学。

    供词呈给皇太极后,皇太极寝食不安,琢磨了一小天,掌灯时分,急召范文程入宫,商讨应对之策。

    范文程把两份供词从头到尾阅罢,略一思忖,反而笑了。

    皇太极有些纳闷,就问范文程:“文程先生,何故发笑?“范文程赶紧答道:“汗王,好消息啊!““哦?什么好消息?““汗王,您看黄天彪的供词,说是受徐天锦的委派,夜探督师府,去盗书信。徐天锦一个六品官员有什么胆子可以派人去一品大员府里盗信呢?”

    “哦?对啊!照先生这么说,难道是”

    范文程点了点头:“没有崇祯的旨意,给他徐天锦八个胆子,他也不敢去捅这个马蜂窝!”

    “也对,那这样看,咱们的反间计似乎有效了!”

    “嗯,应该说成功了一半!臣也有一事要回禀,据夜叉传回的消息,前不久,袁崇焕亲自宴请毛文龙到宁远做客,并且热情招待了他,双方把酒言欢,最后袁崇焕亲自把毛文龙又送了回去。”

    “哦,有意思了!”皇太极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看来袁崇焕果然有些按捺不住了,已经投石问路了。

    哪位说,既然要杀,干吗还还吃好喝好招待,放他回去呢?

    书中代言,这事说起来,那得说袁崇焕心思够鬼,城府够深。如果在宁远城就把他干掉了,毛文龙手下的那几万人要么树倒猢狲散,要么索性反了去当土匪,当然,也可能反过来投降大金,到时候烂摊子更不好收拾。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毛文龙自己的地盘干掉他!在干掉他之前,必须要消除他的戒备,这才是高明之处。

    皇太极看了看范文程,问道:“文程先生,看来我们得做些什么了。”

    “汗王圣明,臣记得有一人,名叫刘弘遇,天命七年时,先汗率大军攻打广宁,在三岔河遇到此人投诚,当夜排宴庆祝。后来,把他送到了辽阳,赐宅赐地安顿了下来。此人如果出马,毛文龙的死期就不远了。”

    “哦,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当年父汗允诺攻克广宁后,授之以官,后来大概是忘了。不知此人现在何处?有何作用吗?”

    “此人现仍居辽阳,现在正蓝旗衙门中当职。说起此人,汗王或许不知,他和毛文龙颇有交情,当年毛文龙初到广宁时,没少得到此人周济。”

    “先生之意,是要刘弘遇劝降毛文龙?”

    “非也,毛文龙不可能会投降。我们可以火上浇把油,逼袁崇焕迅速出手,先结果了后方之大患,一旦毛文龙死了,大金再无后顾之忧。我们便可以专心伐明,不用有所顾忌了。”

    “听文程先生所言,似乎已有妙计了?”

    范文程点了点头:“此事需要两人即可马到功成!”

    皇太极闻听,好奇地问道:“谁?”

    “刘弘遇和马伯通!”

    第三十一章刘弘遇皮岛访故友毛文龙暗里卖战刀上回书说到,范文程在皇太极面前大力举荐刘弘遇和马伯通,皇太极有些怀疑,皱着眉头问范文程:“你说的马伯通可是魏宝山的那个师叔?”

    范文程点了点头:“正是此人!别看此人说话大大咧咧,嬉笑人间,但是此人实际上心思缜密,头脑灵活,这种事非他不可!审讯二犯,别人费了多大周折,动用大刑无数,仍然套不出半点儿口供,而此人却只用一炷香的时间,就让二犯主动供认不讳,的确有些歪才!”

    皇太极点了点头:“既然文程先生举荐,本王相信得过,一切就按文程先生的安排去办吧!”

    刘弘遇这个人说起来,的确有些故事。此人原籍辽东,最初为明军大将祖大寿部下的幕僚,后归附努尔哈赤,一直以来默默无闻。在天命七年时,努尔哈赤率大军攻打广宁时,刘弘遇在三岔河投诚。努尔哈赤自然十分高兴,答应他,克广宁后授之以官。后来,投诚的汉人越来越多,也就把他忘了。

    前不久,范文程一次偶然的机会,外出时碰到一群难民,其中替难民请命的便是刘弘遇。

    范文程从刘弘遇口中得知,去年收成不好,家家的粮食不够吃,一开春粮食便都吃光了。村民们先是挖野菜,然后扒树皮,直到树皮都吃光了,官家却一点也不肯救济。被逼无奈,这才由他为代表,到官府去申请开仓赈济,结果反遭了一顿鞭打,最后村民造反,哄抢了粮仓。

    范文程跟随刘弘遇到了村口,眼前的情景更令他触目惊心。这是个汉人村落,分东西两个堡,共二十六户人家。村子中破烂不堪,既无狗叫,也无鸡鸣。都到了中午了,却没有一家烟筒冒烟。随便走进一家院套,里面也没人,再走一家仍是没人,一连进了**家,家家空空如也。直到走到第十家时,这才发现在墙根下蹲着个老头,提高嗓门叫了几声,这才发现老人已经饿死了。这件事对范文程触动极大,后来奏请皇太极,打开军仓赈济灾民,这才平了这波骚乱。而刘弘遇为民请愿,让范文程钦佩不已,深谈了一阵后,这才知道此人的来龙去脉。

    从皇太极那里回到家,范文程回直接找来了马伯通和魏宝山,把自己的计划详细地说了一遍。

    马伯通听后咋咋舌:“范先生,这事儿既然是您安排的,老头子我二话不说,肯定尽全力而为。不过,此事的确有些难度,老头子也不敢把话说圆了,万一要是有个闪失,还请先生替我在汗王面前讲讲情,别治我办事无力之罪!”

    范文程一听,赶紧摆了摆手:“老先生客气了!这件事我和汗王已经讲明了,事情能办到什么程度就办到什么程度,万一不行,我们再想别的办法。皮岛离这里好几天的路程,山高路远,凶险莫测,怕是要辛苦老人家了,若不是大金眼下无才可用,实在也不好意思让老先生去冒险!”

    “咳!范先生,这些话您就不用说了!说这个就没意思了!老头子我这人一辈子没亏欠过谁,先生对我和宝山的照顾,老头子心里有数,莫说跑趟腿,就算是要我脑袋,我二话没有,亲自双手奉上!”

    三个人在厅堂里说说笑笑,话里话外都围绕着此行之事。魏宝山不放心马伯通一个人去,便主动请缨,要随师叔一同前去。

    马伯通笑了笑:“这又不是什么别的事,就是去唠唠家常,也没什么危险。买卖不成仁义在,大不了,我们白跑一趟。你就在家好好陪爹妈,我去去就回,你就在家等信儿吧!再说,人去多了反而有些不便!”

    范文程也说,有刘弘遇在,应该不会有危险。刘弘遇与毛文龙是故交,毛文龙不会为难他们的。两个人去,不多不少,去得人多,对方必定生疑。魏宝山这才决定不去了。

    半个月后,马伯通和刘弘遇坐着一艘小船,走水路,直奔皮岛。

    皮岛位置在鸭绿江口,与朝鲜一水之隔,水面距离只不过相当于过一条长江而已,北岸便是朝鲜。因为邻近中国,所以从辽东逃出来的汉人难民和败兵纷纷涌入了皮岛,所聚之人越来越多,最后,岛上居民,汉人占了十之七八。后来毛文龙战败,退守皮岛,继续招纳汉人,声势渐盛。明朝特别为他设立一个军区,叫作东江镇,升任毛文龙为总兵。毛文龙被金兵赶到皮岛后,不久后就死灰复燃,集结残部,在这里苦心经营了多年,队伍越拉越大,如今岛上四万多人,衣食无忧,俨然成了海外天子,逍遥快活。

    按下马伯通几人海上如何行船暂且不提,单说这一日,毛文龙宽衣解带,正要休息,突然有侍卫来报:“将军,外面来了两个人,说是您的故人,放不放进来?”

    毛文龙有些不耐烦:“深更半夜的,什么故人,有什么事明天再说,不见!”

    “嗯,他们说是从对岸过来的。”

    “对岸?哪个对岸?”

    “鞑子那边。”

    “哦,来人叫什么名字?”

    “回大帅,有一个人说他叫刘弘遇!”

    毛文龙一听,赶紧翻身坐了起来,瞪着眼睛问道:“谁?你再说一遍!刘弘遇?真是他吗?““没错,大人,他说他叫刘弘遇!”

    “啊!还真是故人,赶快请进来!”

    刘弘遇和马伯通在侍卫的引领下进入了室内,刘弘遇一见毛文龙,赶紧率先行礼道:“将军,深夜来访,多多打扰,还望原谅。”

    毛文龙一见真是刘弘遇,惊喜异常,道:“叫什么将军,叫我文龙就行,在弘遇兄面前,文龙永远是兄弟。弘遇兄,这些年,你都跑哪儿去了?想得我好苦!”

    说起来,当年毛文龙初到广宁时,官职卑微,手头也不宽绰,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常常得到刘弘遇的周济。刘弘遇当时颇有家资,银子多的是,见毛文龙相貌堂堂,胸有大志,于是就花银子为其铺路,毛文龙后来这才混上了个游击。当年,毛文龙带着二百来人去海上开辟新战场,送行的人中就有刘弘遇。没有刘弘遇,也没有毛文龙的今天,所以毛文龙一直对刘弘遇感恩不忘。

    刘弘遇叹了口气,道:“广宁失陷后,我便四处流lang,后来到了沈阳,做些小买卖。”说罢,用手指了指马伯通介绍道“将军,这就是我们大掌柜,姓马,我现在是二掌柜。”

    毛文龙赶紧冲着马伯通抱了抱拳:“马掌柜的,幸会,幸会!”

    马伯通学着江湖人的样子回了个礼:“毛将军,久仰,久仰!”

    毛文龙摆了摆手:“各位,还没吃饭吧?来人哪,摆酒!故人相见,一定要好好喝上几杯,边吃边聊!”

    酒菜上来后,大家相互敬酒,谈笑风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弘遇举杯道:“广宁一别,**年了。当年将军率二百人赴万里波涛,一战而下镇江,京城献俘,天下人莫不仰望之。在下早有断言,将军非寻常人,前途无量,今日果然应验,在下先敬将军一杯!”

    毛文龙道:“弘遇兄千万别这么说,您是我的恩人,没有先生您就没有文龙今日,该我敬先生才是。”

    “将军此言差矣,珍珠迟早要现其光辉,就算没遇上弘遇,将军也不会埋没良才。只不过天赐良机,令在下结识将军,在下岂能吝啬些许家资?”

    “不管怎么说,文龙都不会忘记弘遇兄的大恩大德。来,咱们先干了这杯!”

    三杯过后,刘弘遇对毛文龙道:“当年广宁沦陷,我四处漂迫,要不是遇上马掌柜的,估计就会饿死街头了。马掌柜是我的救命恩人,不是外人,今日贸然上岛,还望将军莫要怪罪!”

    毛文龙闻听,起身施礼:“马掌柜是我弘遇兄的救命恩人,就是我毛文龙的恩人,今后有我毛文龙的一口饭吃,就不会让马掌柜的饿着。要我看,你们都别走了,岛上钱资有的是,就在这里享清福得了!”

    马伯通笑着摆了摆手:“将军的好意,马某人心领了。不过,还有些买卖营生在,拖家带口的,实在有些不便。”

    毛文龙也没再勉强,问道:“你们从沈阳来,那边的情况如何?”

    马伯通笑道:“大帅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当然是想听真话!”

    “那在下就实话实说了。皇太极即位后,推行仁政,善待汉官汉民,荒年开仓赈济。最近听说又要效仿明朝开科取士,种种举措深得民心,加之蒙古各部来归,国势日渐强盛,不容小觑。”

    毛文龙放下筷子,皱了皱眉,看了一眼刘弘遇:“这么说,鞑子将来还能坐天下?”

    刘弘遇看了一眼马伯通,应声道:“在下以为,十有**。就算是不能坐拥天下,也能发坐辽东!”

    毛文龙点了点头:“不瞒二位,前些日子,皇太极捎来书信,欲与我讲和,我也拿不定主意,人多正好商量商量,也都不是外人,这事还真让人头疼。”

    马伯通呷了一口酒:“将军,有句老话叫‘狡兔三窟’,凡事也得为自己多留条后路。虽说将军现在能从朝廷得到粮饷,衣食无忧,不过那也是因为有大金国在中间的原因。大金存在一日,朝廷自然会仰仗将军一日。所以,对待大金,将军不可不袭,一方面也得给朝廷做做样子。另一方面,也不能真袭,真要是惹恼了皇太极,率大军攻打皮岛,将军何以安身?”

    刘弘遇也点了点头:“是啊,马掌柜所言极是。莫不如,顺水推舟,暗中与大金示好,万一将来,大金得了天下,也算是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毛文龙仰脖干了杯中的酒,点了点头:“我也正有此意,只是一直迟迟没有下决心。听二位这么一说,吾意决矣!不知马掌柜和弘遇兄在沈阳城能不能为我通款,此事事关重大,万万信不得旁人,倘若走漏风声,我这皮岛恐怕危在旦夕了!”

    马伯通笑了笑:“将军,不瞒您说,我和弘遇做的就是铁器买卖。如果将军愿与大金修好,现在就有一宗现在的买卖,不知道愿不愿意做?”

    “哦,什么买卖?”

    “前些时日,听说大金国急需一批战刀,所有的铁器店都在加班加点的忙活,只要将军肯卖,既能赚一大笔银子,又能表示出将军之意,此不两全其美,一举双得?”

    “真的?需要多少把战刀?多少钱一把?”毛文龙对别的不感兴趣,听说有钱赚,当时就上来精神头了。

    “普通战刀也就三两一把,如今货卖稀缺,可以卖到五两一把,不知将军觉得如何?”

    “好!我这儿别的没有,战刀多的是,就卖他一万把!”

    说起来,这么多年了,毛文龙从大明朝得到的兵器补给都堆满了仓库要上锈了,别说一万把,就连十万把也拿得出。这些东西不当钱花,不当饭吃,如今有机会能换成白花花的银子,何乐而不为呢。

    马伯通赶紧起身:“将军如此大的手笔,我们回去一定给将军传意。这样吧,毕竟这回来也没带多少银子,五万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也得回去筹措一番。”

    “咳,老哥哥,瞧你话说的,有弘遇兄在,我还信不着你吗?有钱就给,没钱,你们拿走,我毛文龙眉头都不皱一下!”

    “别!将军之意,我们感激不尽。但是在商言商,没有这么干的。这样吧,我们回去后打点疏通关系,万事俱备后,我们再来皮岛,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将军意下如何?”

    “既然这样,一切就依马掌柜所言!”

    马伯通和刘弘遇和毛文龙达成共识后,便乘船顺利回到了沈阳,禀明情况后,皇太极十分高兴,重重封赏了二人,并且立即下令,要调拨银两。

    马伯通笑道:“汗王,此事不可操之过急,缓缓再说。”

    “哦?”皇太极一愣,转瞬就明白了马伯通的意思,哈哈大笑“老人家说得极是,是本王有些着急了,一切就按老人家的意思去办,银两我命人准备妥当,随时可以提取。”

    要说这事,上赶子不是买卖,真要是太过于着急,反而会让毛文龙产生怀疑。马伯通算了算时间,眼看也要入冬过年了,干脆以入冬天气不好为由先拖上一拖,等到来年开春以后再说。于是暗中派人捎书给毛文龙,让其不用着急,自己在这边慢慢周旋,一旦事情有了眉目,肯定第一时间通知他,到时候再行交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