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灵魂出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如果说,穿着粉红色洋装的马蒂像一朵风吹来的粉红色小花,那么一定是一阵长风,才能送着她飘过这么遥远的路程。

    在倒下去之前,马蒂徒步走过了大半个台北市。

    有很长一阵子,她多么希望就这样一直走下去。遇见绿灯就前行,遇见红灯就转弯,只是绝对不要停下脚步。因为一旦伫立,她就不免要思考,不免要面对何去何从。

    这台风后盛夏的傍晚,空气的燥热并不稍减于中午,马蒂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了一个下午。若非脚下的高跟鞋,她很愿意永远走下去。穿上这双高跟鞋是个可怕的错误。它们是她的鞋子中惟一正式的一双。虽然已略显老旧,鞋底隐秘的地方也有了小小的绽缝,但擦亮了之后,与她这身浅粉红色洋装是个出色搭配。它们是双美丽的鞋,天生不适合长途跋涉,而是用来出入高贵又华丽的场合。它们是一双宴会用的纤弱的高跟鞋。

    马蒂走到了台北的最南界,碰到景美溪之后就向右转,迎着夕阳继续前行,一边回想着琳达的婚宴。此刻婚宴上的欢言俏语都该沉寂了吧?但是马蒂留下的话题,恐怕是足够宾客们谈论很多年的。她后悔出席了这场婚礼。从接到琳达的镶金边红色喜帖开始,她曾经多次陷入长久的思索,怎么委婉地托故不赴宴,怎么提前捎去礼金,再怎么补救性地以书信向她致意。婚礼中有太多人,包括琳达,都是她不想再碰面的。终究这一天她还是整装以赴,穿上了最体面的一套洋装,最好的一双鞋,并且还提早出了门,成为这午餐婚宴上第一个就座的客人。

    到得委实太早了,这国际饭店豪华的宴客厅中,连礼金台都尚未布置妥当。系着蕾丝边围裙的女侍正在摆设花篮,两个着燕尾服的英俊服务生忙着安放婚照。

    没有任何接待,马蒂直接走进空荡的筵席中。一个年轻男子匆匆向她走来,走到一半又恍然止步,从口袋里摸出“总招待”红卡别在衣襟上。他很活泼地与马蒂握手,同时不失忧虑地瞄了一眼礼金台。这男人马蒂认识,是她大学同届的国术社社长。他并不记得她,完全依传统方式与她交换了名片。

    总招待以职业的热情细读马蒂的名片,盛赞她的名字令人印象深刻。显然她这名字的特色尚不足以唤起他的回忆,而马蒂对他的记忆却在这寒暄中复苏了。他叫陈瞿生,香港侨生,大一热烈追求琳达之际,讲得一口令人闻之失措的广东国语,如今这口音已完全地归化了台北。当年同班的琳达是马蒂的室友,一个礼拜中总有四五次夜不归营,全靠她在舍监面前打点。偶尔匆匆回宿舍换洗衣服,陈瞿生总是局坐在联谊厅中等待着,琳达有时候仿佛不想再出门了,就央马蒂下楼打发他回去。她很不乐意这差事,只好走到联谊厅门口与他距离数公尺之遥,挥挥手说:“琳达说她不下来了。”

    他则受惊一样迅速地起身,频频弯腰向她说:“多姐!”

    那是广东发音的多谢之意。

    现在回想起来,陈瞿生对她不具印象是很有理由的。为什么要记得她?他们之间几乎没有过友善的接触。这中间的疏离连她也无法明白。从离家搬进大学宿舍时开始,马蒂曾经对即将展开的独立生活充满了期待。她期待拥挤的宿舍能给她家的感觉——虽然她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家作为比对,但想像力可以弥补感觉上的空缺。她很快发觉琳达像一个迟来很多年的姐妹,只是这个姐妹又太早坠入了情网。

    支走陈瞿生之后,她多半会倚在舍监室的玻璃幕后,看他骑着摩托车的身影远去。他的摩托车侧边有一个特殊的铁架,安放他练国术用的双刀。摩托车走得很远很远了,双刀还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那光芒刺着她的眼睛,有时候,会疼得像是要落下眼泪。

    此时陈瞿生正准备引马蒂入座,他问她是男方或女方的来宾。女方。她说。

    琳达的大学同学。她补充说。

    噢!那我们可能见过了,我也是琳达的大学同学。

    于是她独自一人坐进了礼堂前端的“新娘同学保留桌”她游目四顾,厅内一片荒凉,女侍们逐桌摆设糖果,两个像是那卡西的艺人正在调弄电子琴,似乎连新人都尚未到场。这样孤独地坐着很容易显得手足无措,所以她剥了几粒瓜子,将瓜子仁在白瓷盘中排列成一个心的形状。艺人开始唱起一首时兴的台语悲歌。

    一丛尖锐的红色光芒从背后刺来,喜幛上的霓虹龙凤灯饰点亮了。这让马蒂意识到当众人的眼光集中在礼台时,背着礼台而坐的她将迎向所有的目光。她换了坐位,面向那扎眼的蟠龙舞凤,浸浴在猩红色的海洋中。

    她周围的气氛是萧条的,但是她知道不久之后,这新娘同学保留桌,以及其他桌次都将坐满宾客。他们将叙旧,吃喝,言不及义,总之要社交。闭着眼睛也可以想象得到,她的身边充满了同学,她七年来避不相见的英文系同班同学。

    贺客渐渐地落座在马蒂的附近。往日的同学身畔都多了伴侣,有些更添了小小的孩子。同学们一圈圈地聚集欢叙着,马蒂发现自己又落单了。多么熟悉的感觉。

    大学的四年,马蒂几乎是全面性地落单。上课时虽然采自由落座,但是同学们有自己的小圈子,一簇簇的同学分布出隐然成序的生态,而马蒂不属于任何圈子,所以她坐在教室的最外缘。这种孤单在教室中听课时无妨,甚至在分配小组作业时也并不构成威胁,小组总是不嫌多一个人分摊作业;而体育课时马蒂就显得无依无靠了,尤其是当老师要同学们拿着球具自由练习时,那解散队伍的哨音一吹,马蒂的掩护也就当场消失。针对这种尴尬的局面,她想出一个对策,就是让自己看起来非常非常投入她的单人练习,好像那运动完全地吸引了她,专心得连额上的汗水也来不及擦。于是,体育教师借口回办公室以躲避太阳,女同学们三三两两择阴影休息谈笑,一边对着阳光下挥汗练排球的马蒂喊:“萨宾——娜,休息了啦。想当国手啊?”因为忙得歇不下手,马蒂只有露齿羞赧地一笑。

    英文系的学生习惯以英文名字彼此称呼,这几乎是一项传统,久而久之,互相遗忘了别人的中文姓名。所以在同学的印象中,马蒂不叫马蒂,而是萨宾娜,孤独的萨宾娜,独来独往的萨宾娜,或者说,自寻苦果的萨宾娜。

    对于这种处境,马蒂并非没有自觉。她深深明白,萨宾娜之所以被孤立,完全是因为萨宾娜太急于找到一个超过同窗之谊的亲密伴侣,而她的伴侣——杰生——恰恰好是班上的助教,恰恰好是一个不在乎所谓社会关系的潇洒助教。这种前卫又自我的作风,触犯了同学们心情上若有似无的规范。同学们用默契构成他们的判决:萨宾娜要搞两人世界,那就给他们一个纯属两人的世界。

    为了一种心灵上的归属感,马蒂从大一就开始从同学的阵线单飞,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种不成比例的牺牲,他们无法明白马蒂的沉溺,马蒂也不能了解,何以这么私人的情事必须迎合众人的心情?杰生告诉她:“萨宾娜,重要的是你自己的看法,不要为别人的价值观而活。”说得不是很清楚吗?她要的不过是这么简单,一个家,一个回家的感觉。杰生的地方有温暖饱满的灯光,有满室的原版英文书,有上百张经典爵士唱片,有一台电动咖啡机,这让马蒂感觉回到了家,虽然与她生长的景况相差那么遥远,但是马蒂的想像力可以自动延伸出神秘的连结。她在大一下学期就迁出宿舍,搬去与杰生同住,并且觉得永远也离不开这个家了。

    杰生认为一个人要忠实地为自己的感觉而活,在某种层面上,杰生的确贯彻了他的人生观。马蒂大三那年,杰生在自助餐厅认识了一个应用数学系的女孩,他很快地感觉到对这个女孩的爱慕,而他是为感觉而活的。马蒂终于离开了她与杰生的家,只带走一只皮箱和手腕上四道深色的疤。马蒂回到了家里,像往常一样,这个地方并不欢迎她,马蒂领悟到只有回去把大学读完,才能真正永远地逃脱这个家,所以她又带着一只皮箱和手腕上四道深色的疤,回到英文系。这一次,她是完全地孤立了。

    往事像是一场黯淡的梦,这场梦模模糊糊地侵蚀了真实生活的界限,将黯淡的灯雾过渡到马蒂后来的人生。

    昔日的同学不断地涌现,当年的系花法蕾瑞坐在马蒂的左手边。令人意外的是,法蕾瑞单独一人赴宴。法蕾瑞很寂寥地静静抽了一根烟,捺熄烟后,出奇地活泼了起来。她用全副精神研读着马蒂的名片,马蒂则乘机端详着她。法蕾瑞的双眼很美丽,还有海军蓝色的眼线涂晕出逼人的艳光,但是艳光下有脂粉掩不住的淡淡眼袋,秘密地记录她这七年来走过的路程。这曾经是一双令马蒂羡慕的美丽眼睛。

    “唉,很不错嘛你,萨宾娜。”她把名片放进手袋,顺手又掏出一根香烟“这家公司很难考的耶。做多久了?”

    “不久,才四个多月。”

    马蒂不想骗人,她的确在这家公司待了四个月,只是已经辞职了半年多。

    “真好。听说你结婚了是吗?怎么不见你老公?”

    “他在国外。”

    这也不算说谎。马蒂的丈夫随公司在南美洲进行一桩建筑工程,这两年总是在国外的时候多。马蒂略而不提的是,即使她的丈夫回国,也不会与她同住。他们很早就分居了。

    谈话至此,法蕾瑞大致觉得已善尽了礼节。她眨了眨涂着海军蓝光泽的美丽双眼,正打算点上手中的香烟,一瞥见礼金台前新签到的来宾,又将香烟捺入烟灰缸,这支未燃过的细长香烟委顿成了一圈问号。春风吻上法蕾瑞的脸。马蒂也看着来人,这人比记忆中壮大了许多,是他们班上连任三学期的班代表,英文名字叫戴洛。

    戴洛用麦克笔在红幛上画了很大一个daryl字样,最后一撇袅袅不绝蜷曲成一束羽毛状的图案,签完名字,他站直了环顾整个大厅,巡视的目光所及,从筵席的各个角落都反射回了灿烂笑靥。

    “戴洛!”

    一个瘦小、挺直,穿着吊带裤的男人抛下了正在欢叙的同伴,起身用力挥着手,戴洛含笑向他走去。一路上,有的人亲昵地拍了拍他的臂膀,几个人隔着坐位抓他的手摇了摇,有个人则颇有力道地拍了一下他的头,戴洛回首在这人耳边低语了几句,这人嘹亮地笑了。戴洛来到吊带裤男人身边,那男人捧起戴洛的手猛撼着,戴洛眯起眼睛相当柔和地看着他。

    “啊,我们的皮鞋大王,全英文系就属你最有成就了。”

    这个被戴洛称为皮鞋大王的男人,马蒂现在记起来了,是大二时插班进来的专科毕业生,人虽瘦小,却有一个很具分量的英文名字,叫克里斯多佛,记忆中是个特别羞怯内向的男孩。戴洛在大三班代兼任系学会长的任期中,力排众议让克里斯多佛担任系干事,掌管所有系际活动事宜。克里斯多佛个子小,声音也出奇的细小,很容易脸红。系干事的工作迫使他常上台主持会议,戴洛鼓噪同学叫他克老大,克里斯多佛站在台上声若细蚊地答应着,脸更加地红了。

    如今的克里斯多佛瘦小依旧,不知何时成了戴洛口中的皮鞋大王。戴洛与他交头接耳谈了一会儿,又起身向筵席前方走来。一旁坐着的一个小女孩引起了戴洛的注意。戴洛蹲下来用指尖牵起小女孩的手,并与女孩的父母对视而笑,双方的笑容都是无语而温柔的。

    “怎么样,没事了吧?”戴洛问小女孩的父母。年轻的父亲伸手搂着那母亲,正好让马蒂见到了他的侧面,是皮埃洛,班上的辩论社健将。

    “有人介绍我们一个医生,在日本很有名的。我们下个月带kiki过去。”

    皮埃洛抱起了那叫kiki的小女孩,马蒂才发现小女孩的脖子不寻常的颓软,很漂亮的小脸蛋垂在襟前,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病症。戴洛摸摸小女孩的头发,很轻缓,很疼惜。

    看及这情景,马蒂心中闪过一瞬自怜又嫉妒的情绪,以前在班上独坐着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感觉。戴洛与这些老同学的寒暄透露着他们毕业后仍然延续的友谊。先前的,马蒂来不及参与,毕业后和同学之间的断层更加的遥不可及,现在的马蒂简直像是个局外人了。有人靠到马蒂耳畔,一阵茉莉香味入鼻,她才发现法蕾瑞也同样盯着戴洛。

    “你看看戴洛,帅吧?芽他现在是p&d广告公司市场部总裁,早就说他很有前途的。”法蕾瑞挪近了身体,用白而纤细的手指挥马蒂的视线:“克里斯多佛,听说体重不足不用当兵,毕业不久就去做贸易,专门卖鞋子到中东,再进口毛线原料回来,生意越来越大。皮埃洛做‘国会’助理,不过上次他的老板落选了,现在做什么我不知道。艾蜜莉,左边那一个,你看看有多胖,连我都差点认不出来,她老公在深圳开工厂。还有夏绿蒂,看到了没?姘上了有妇之夫又被抓奸,现在官司都还没打完,你待会千万不要跟她提感情的事。啊,凯文,听说很不得意,工作换了又换,现在又跑回去念研究所,你不觉得太晚了吗?”

    马蒂不停地点着头,只是没办法专心地融入这紧凑的介绍。她的视线悄悄地飘向入口处,法蕾瑞简单扼要的报告让她感到焦躁。她真正关心的情报,法蕾瑞并没有提及,她又不愿意开口询问,马蒂气恼自己的软弱,开始怀疑法蕾瑞有意地在回避重点。再者,法蕾瑞和她从来不具有这样亲昵耳语的交情,她不太能习惯这突来的亲热。马蒂本能地缩起肩膀,正好一阵掌声响起,新郎新娘被簇拥着入席。侍者送上了第一道金碧拼盘。

    戴洛亲了亲小女孩kiki,转身向马蒂这边走过来,而法蕾瑞更加地喋喋不休了:“你待会一定要跟克雷儿聊聊。她到巴黎留学了好几年,简直变成了法国人,你的法语不是修得不错吗?洁思明坐在那边,她现在是单亲妈妈,我真不晓得——喔嗨,戴洛。”

    戴洛含笑站在眼前。

    “嗨,法蕾瑞。嗨,萨宾娜。你们两朵系花都是单独来哪?”

    “席开得有点晚了,我们聊得正愉快呢。”法蕾瑞挪回了原本挨近马蒂的位子,轻巧地转移了话题“我们还以为你不来了。”

    “怎么会?”戴洛拉过马蒂右边的椅子坐下“都太忙了,要不是这婚礼,不知道大伙儿要怎么才能碰面。尤其是萨宾娜,这么多年了,你过得好吗?”

    马蒂感激他用辞的方式,那么自然而然地就把她虚构为大伙儿的成员,但是他的语气却又包含过多的同情成分,就像是已经窥得了马蒂这几年来的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