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3八章远东之战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随着中国同行的阻击和反击越来越激烈,东亚两个对手的日子就越来越难过,自从把市场占有率推进到35%以后,他们就发现再也难进半步了,手段用尽,仍然是不得寸功!

    统计数字表明,3月份中国公司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为65%,4月份上升到了65。5%,到了5月份回落到65%,6月份,67%,一直到10月份,一直在65%和70%之间徘徊。面对中国同行的强大竞争压力,东亚两强抛弃了成见,进行了全面的互相配合,但是一加一并不等于二,有时候比二还要小一些,他们的合作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事实上,自从市场大战展开,中国企业就面临着两条战线的压力,这两个对手几乎是一起展开围攻,各取所需,虽然也出现过一些利益冲突,但是基本上是彼此井水不犯河水,都被最小化了,让中国人来说“两国早就合伙图谋中国了”所以其联合的效果并不大。8月份国内企业从68%的市场占有率下降到66%,9月份维持在65%的水平,10月份还是维持在了65%的较高水平,十月鏖战,日本和韩朝公司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当然,中国的内需已经充分调动起来,比如38年10月份就比年初上升了150%,各公司的生产量都增长了不少。

    相比于37年2月份,中国国内的生产增长了4。6倍,日本增长了6。5倍,韩朝和日本相差不多,但是加上各国国内的消费量,三国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如果中国生产了大约325的产品,那么日本仅仅生产了200产品(国内市场为80),而韩朝生产了130产品(国内市场为75),这大约维持了其生产和销售的平衡。但是实际上,中国企业需要400就能满足要求了,日本需要生产300才能满足要求,而韩朝需要生产180才能达到平衡,这就使得各国的缺产率分别为18。75%、33。3%和27。7%,中国的情况最好,日本的状况最“令人担忧”大约三分之一的生产无法进行。公司与公司之间没有永恒的利益,尤其是在生死存亡和彼此利益激烈冲突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盟友存在。日本企业的经济水平比中国高一些,但是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不能在和中国企业的竞争中获取优势,假如能从中国市场上再得到5个百分点,那么她就能维持和东亚邻居的增长平衡,可是十个月过去了,并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中国企业的整体情况虽然略有不如,但是每个行业都有不弱的公司存在,加上无法忽视的本土优势,那么为了企业尤其是国家的长远利益,他们就只能从韩朝身上取得了。韩朝企业和日本相比,虽然有不少领域达到或者保持领先水平,但是总体上有所不及,尤其是北方(原来的朝鲜)更要落后一些,虽然他们比中国同行的平均水平稍高一些,在没有中国企业拥有的本土优势的情况下,自然不是 “盟友”的对手,10月份还能保持和日本先前的比例(大约为11:24),到了11月份, 已经降到了9比25了,进入39年年初,销售量已经不足日本企业的三分之一了,她的市场份额不断的被日本同行夺去,当然还有一部分落入了中国同行的手里。

    面对两国公司之间的“内战”中国企业自然是不会放过“柿子要捡软的捏”这是大家都习惯的事情,虽然大家对日本有意见,但是对于韩朝也不见有好感,他们可是从来没有对总国同行心慈手软过,趁机削弱“不识好歹”的邻居成为许多公司组合体的首选,就是说成是“痛打落水狗”也可以。到了38年底,中国企业已经从韩朝身上取得了两个百分点,达到了67%的市场占有率,这时候她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不足8%了,在中国春节前夕,更是降到了6%左右,几乎下降了一半,相对的,国内企业则上升到了68。5%。韩朝成为这一阶段市场竞争的牺牲品,而就在这期间,因为商家的有力的刺激措施,中国市场消费持续上涨,增幅达到了20%。当然,两国的市场也有了增长,只不过没有中国快而已,比如日本达到了10%,韩朝稍为高一些达到了12%。以此时的开工情况来看,中国企业以411的产品占到满足要求(480)的85。6%,提高了4。37个百分点,日本以241的产品占满足要求( 345)的69。9%,提升了2。1个百分点,而韩朝则以126的产品仅仅占有满足要求(200)的63%,下降了近十个百分点,实际产量还略有下降。韩朝的失败在于中国市场占有率的严重降低,因为其国内的市场根本就不能同中国市场相提并论,中国市场上的成败是他们生存的关键,这也是邻居们重视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对他们来说,国内市场狭小,需求也不旺盛,同时生产力又比较高,再加上大公司都把注意力放在了中国身上,优先中国政策使得大量的优惠条件被投到中国,相对削弱了本国市场的恢复力度 !

    但是从种种迹象表示,日本企业加大了国内市场的恢复力度,从39年初开始,政府鼓励企业对国内市场予以扶持,同时韩朝也进行了类似的举措。从他们的角度考虑,这也是必需的事情,因为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两国企业并没有从中国市场上得到足够的好处,为了增强国内企业的整体活力,在加强争夺中国市场的同时,加快本国市场的开发和恢复,效果可能会更好,这由此展开了远东之战的新阶段。东亚两个经济强国国力雄厚,经济基础比较好,国内市场恢复比较顺利,也恢复得比较好,相对来说可开发的前景有限,但并不是说没有开发潜力,完全恢复过来也是一个相当不小的市场。春节刚刚过去,市场大战的隆隆战鼓就敲起来了,经济学家们已经养成习惯了,他们领着国家的薪水,每天都在和市场统计数字打交道,分析统计数字,得出结论,发表见解据数字显示,在年初的一月份,韩朝产品出现了大量积压的现象,积压率达到了50%左右,远远高于日本的35%和中国的25%,出口比例也已经从最高时的43%下降到34%;而日本则从33%上升到了64%,种种迹象显示了日本的上升势头,这对中国政府或者企业来说都不是好消息。经济评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发表,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大肆渲染,指引各家公司的行动以维护商业战争的果实,比如在37年让中国企业和中国人蒙羞的市场统计数字就是在他们的指导和统计下做出来的。

    几十年来,中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社会统计制度,从海关到城市的各个商业部门,从制造业公司到具体的商家客户,统统被他们掌控和统计。民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格言,当初中国市场被两国的产品所抢占,在舆论界的指导下,民间爆发了 “救国”运动,现在的局面可以说是民众所创建起来的,人民的功劳功不可没。对于东亚的两个邻居,中国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他们既不喜欢,又不希望他们过分削弱,尤其是不希望他们强大起来,几千年来的中央大国思想,使得他们特别讨厌其他国家对他们指手画脚,在他们面前耀武扬威,他们喜欢自由要远过于其他任何国家和人民,更让他们感到不舒服的是两国的民族主义太过浓厚,以前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为了发展经济吸引了他们的投资,使得中国人受够了两国思想行为的气,在日资企业和韩资企业工作过的人,几乎没有心情愉悦的!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