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02.除恶仁化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者久必遭天谴,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报应即到,如此方算天公地道。”

    张罗眨巴眨巴眼,不解地问道:“明府的意思是?”

    县令端正身子,冷下脸道:“我有什么意思,命案必破,怎么破是你们的事,问我作甚。”言罢捧起一本书,再不理睬这捕头。张罗诺诺而退,出了门来,却把腰一挺,冷冷地一笑,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当差二十多年,应付这样的事,他有经验,他很有经验。

    朱勇被杀一案尚未告破,状告他为公贪酷,为私强霸市场、鱼肉乡里的状纸便向雪片一样飞向州县两衙,到仁化县告状的百姓把县衙门前大街挤的水泄不通,呼喊之声惊天动地。仁化县令李复在沉默了三天之后,突然摆出了一副为民做主的姿态,身穿官服,打起全副仪仗,亲率阖衙官吏差使二十多人,浩浩荡荡地赶去城外朱家堡抄家。身后追随他、给他壮威的百姓多达千人以上,人们扶老携幼而出,整座山城都轰动了。

    朱家兄弟都是骄横惯了的,如今大哥不明不白的让人杀了,官府非但不给做主,反而煽动百姓来抄家,真是岂有此理。他们一个个非但不伏法认罪,反而叫齐家丁、奴婢带着刀枪登上碉楼,与官差对峙起来。仁化县令显然早料到朱家会顽抗,他令衙役、土兵将朱家堡前后三座门围住,搭起竹席棚,埋锅造饭做好了长期耗下去的打算。

    李县令不计个人得失为民做主的壮举,感到了全县百姓,乡民们自发组织起来,为官差、土兵张搭席棚,安排住宿,又从家里拿来准备过年的腊肉、白米犒劳为民除害的好官。

    与朱家兄弟对峙了一天一夜后,到第二天黄昏时,突然从韶州方向来了一票人马,人数约两百人,有三个骑兵,七个弓箭兵,其余的都是手持长枪、腰挎短刀的精壮土兵。

    原来是韶州团练使常思云接到仁化县报请派兵助拿恶匪的行文后,特派团练副使董重质督率两百精壮会同州司法参军唐逸、参军事杨赞前来助剿。

    董重质是韶州司户参军,曾为军中大将,因罪被贬至此,因为精通军事,常思云奏请节度使后让他兼任了团练副使。韶州团结兵的训练、布防、征伐皆操于他一日之手,在韶州是个地地道道的实权派。

    朱氏兄弟一见董重质带人来支援,顿时气焰全无,乖乖地开门出降。

    仁化县令李复会同唐逸、杨赞在朱家堡里搜查了一天一夜,查获金三百锭,合计万两,银一千锭,三万两,钱数以亿万计。囤积的米粮可供千人食用十年以上。又在朱家私设的武库里搜出朝廷明令禁止的弓弩、盔甲等武器百余件。

    后经朱家仆奴举报,又在城堡的地窖里发现了朱勇私设的刑房和水牢,羁押有男女二十七人,在朱家堡后山挖出乱葬坑两座,收集骸骨百余具。

    除此之外,被朱家强迫为卖身为奴婢的乡民在册的不下三百人,不在册的又有二十余人。再查,仁化县城附近田亩中有六成是朱家产业,且连续十年没有缴纳过一粒租税。

    种种罪状只须一桩即可让朱勇死上几回的,数罪加在一起,让李复都有些后怕,他做县令两年,若让朝廷知道他的眼皮子底下卧着这么一个大奸大恶之人,只怕功过相抵后,自己还要顶一个不察、庸碌之罪。

    因此在后期处理朱勇的案子时,李复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尽量拖延、掩盖,以把朱勇判死罪为最高限度,至于朱氏族人所犯之罪,李复则主张另案处理。

    与李复的消极不同,韶州司法参军唐逸却决心趁热打铁,把朱勇的案子一查到底,判成铁案,断成经典中的经典,写就自己任期内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反正他上任韶州不过才一年,完全没有李复的那些顾虑。

    二人起了几场争执,几乎要到了撕破脸对骂的境地,唐逸责难李复在包庇朱氏一族,李复则指责唐逸为了一己私利滥用刑法。李煦恐二人闹僵,于是设酒请来二人,席间出面调停,李煦对唐逸说:“我听闻许多乡民说朱勇这个人心机极深,他一面经常出资为乡里修桥铺路,赈济孤寡,装出一副善人模样,一面却又在私下里干尽了缺德事。两面三刀,阴险狡诈。实在是个很难对付的人。”

    李复听出李煦有为他开脱的意思,就顺着话说:“我其实早在两年前就已发觉他的蛛丝马迹,一直盯着不放,怎奈他善于伪装,难以抓到证据,我怕打草惊蛇,故此迟迟没有动手,唐司法责我谨小慎微,我认,说我包庇,我不服。”

    李煦打个哈哈道:“所谓打蛇不死三分险,李明府之前,曾有几位县令想处置他,怎奈反被他诬告,竟闹了个铩羽而归,好不气人。说起来,这可不是李明府不称职,实在是朱勇太狡诈、凶狠,不得不慎重从事。”

    李复听了这话眼圈红红的,连连点头,一副遇到知己的样子。

    唐逸知道李煦是在为李复开脱,但眼下的情形,若没有仁化县配合,自己的如意算盘也难以打响,于是就装着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原来如此,李明府忍辱负重为百姓除此大害,受委屈了,是唐某误会了你,尚祈恕罪。”

    李复见唐逸有和好之意,忙道:“是我太谨小慎微了,若换成唐司法,早大刀阔斧地拿下这个奸恶之徒了,仁化县的百姓也可少受两年的罪。”

    唐逸谦和地说不敢,又道:“我们执法之人手握生杀大权,代天子牧民,就该如李明府这样谨慎小心,百姓方能安居乐业。唐某年轻,气盛了点,日后当向李兄多请教。”

    一个说要请教,一个说不敢,二人终于摒弃前嫌。

    李煦笑呵呵地说:“盖子已经揭开了,想捂住就难了,我看两位还是携手把此案定为铁案,上不辜负天子,下不辜负百姓。”

    二人齐声说好。

    李复和唐逸联手把朱勇的案子定成铁案,捕头张罗探知上司此意,便伪造了朱勇被杀的现场,又让一个身患绝症的惯偷四丢儿承认是他出于义愤刺杀了朱勇,杀人偿命天公地道,不过因为杀了可杀之人,四丢儿反倒成了英雄,为他求情的百姓堵在县衙门口为他吁请减罪。

    老于官场的仁化县令李复自然不愿惹火烧身,抬腿一脚把皮球踢到了常思云脚下,把百姓吁请之状如实禀报,请其判决。

    常思云一眼就看破了他的用心,哪会上他的当,抬脚又把皮球又踢回了仁化县,说人命关天,马虎不得,要李复复查,务必查证仔细了,于是仁化县令李复又大动干戈地仔细复查了一遍。复查的结果还没形成公文,那位刺杀朱勇的仁化英雄四丢儿却已在无限的希望中绝望地病死了。

    李复最终查明那名惯偷四丢儿的确是出于义愤刺杀了朱勇,是壮士义举,请求有司减其罪责,行文至州衙,常思云问明四丢儿已死,又是一个无亲无故的人,遂用了印,行文去刑部,让他们头疼去吧。

    ———(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