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79.人心险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李煦找沃野城最好的铁匠锻造了一柄弯刀,并在宅西的空地上竖起了一排柴草扎制的草人,他换了一匹貌不惊人却马力强劲的河西马。天下马为吐蕃所产的青海马最佳,体格高大,耐力好,冲劲大,耐饥寒,适应性极强,不过这**产量不高,又被吐蕃人当作宝贝收着,在大唐境内一匹百贯以上,且急难买的到。

    除了青海马,西域马也不错,体格雄峻,冲劲强悍,耐饥寒,但耐力不及青海马,再有就是不易饲养,认生,在西域之地雄峻无比,到了内地气候一变,品质就打了个一个折扣。

    河西马骨架矮小,耐力、爆发力都一般,与青海马相比几乎毫无优势可言,只有繁殖力稍胜一筹。比之西域马,则适应力要好的多。因为河西马可以自己繁育,价格不高,天德军中普遍装备的就是这**。

    因为舍得花钱,铁匠用了最好的钢给李煦打造这柄弯刀,也因为他舍得花钱,人又能说会道,铁匠耐着性子给他的这柄弯刀做了个性化的修改。

    刀很锋利,劈砍草人,一刀两段。就是骑术还不大过关,花架子太多,实战效果不大理想。因此李煦练习几天后,就带着酒肉去了趟回风戌,他是去请师父去了。

    边军里多的是身经百战的勇士,弓马娴熟,即使草原上以马背为家的游牧民,见了他们也心惊胆颤。

    又是一年秋熟季节,草黄之后,边地农人闲了下来,草原上的牧民也闲了下来,即便是风调雨顺的大丰之年,按照惯例他们也要南下“打草谷”,劫掠农耕的边民,在草原上的牧民看来就像南方的农民闲暇时入山打猎,下河捕鱼,进城打短工一样,完全是一种生活。只不过这种生活方式更加血腥刺激罢了。

    边民一到秋季农闲下来就集中在一块,按照军队的编制编组集结,操练武艺和队列,做好应付草原强盗的准备,官方对此行为的称呼叫“防秋”,对边地农民来说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入乡随俗,李煦不仅操练骑射,他的部曲也跟着操练,这些动态传到孟良的耳朵里,他只是淡淡一笑,不以为然,后来听闻他去了回风戌才拧了下眉头,不过待听到李煦去那只是为了聘请一位边兵做弓马教练后,拧起来的眉头又绽放开来。

    也对,他是南方人,不识弓马也正常,大唐已经走过了它的辉煌岁月,铁血尚武已经成为杯中记忆,只是文人酒酣脑热时的一声牢骚。

    李煦聘请的这位弓马教习叫裴二,十五岁从军,在军中整整服役十年,百战余生的老卒,弓马在回风戌不敢称第一,但绝对在前十之列,李煦之所以聘请他,还在于这个年轻人口齿清晰,擅于沟通表达,并非只懂一刀两断。

    在裴二的指点下,李煦、张龙、赵虎、牛二、郁二郎、李十三、旺财都进步飞快,赵氏兄弟弓马不在裴二之下,不屑拜他这个老师,宋庄、萧额学会了骑马奔驰和在地上开轻弓,骑射二字被他们分作了两件事来做。

    沐雅馨学会了骑马,且骑的像模像样,崔莺莺勉强能骑着走,林虎男上了马就头晕,林月会骑马,还勉强能拔刀劈砍草人,只是她的力气太弱,一刀下去,能斩断几根草,草人却还屹立不倒。兰儿比林虎男稍强,骑在马上不晕,不过得人在前面牵着马,她才敢走,倒也不全是她胆子小,这些日子她常感困倦乏累,宋庄诊断说她已经怀有两个月身孕。

    让人感慨的是,如花、似玉两个笨丫头竟奇迹般地不仅骑得马,还能在马上开弓射箭,进步之快连裴二都只挠头,以为是平生所未见的奇迹。

    待众人熟悉的弓马之后,李煦就出重资给每人打造了一副装备,弯刀、匕首、短刺,马上使用的短弓和短弩,又为每人量身订制了一套皮甲。一切从实战角度出发,一切奔着可能发生的冲突准备,全程由裴二指导,为了激发裴二的干劲,李煦也赠了他一套装备。

    裴二很高兴,跟着大财主干就是有奔头,这套装备比自己用十年时间积攒下来的那套可强多了,除了弓不如自己的那张外,哪一样都强。

    不过裴二还是多了个心眼,他怕赵笏眼红耍赖皮抢他的好东西,在定制自己的装备时,每一样都低赵笏的一等。

    李煦不仅把家人完全武装了起来,征得孟良同意后,把工场里的工匠也武装了起来,不论男女都教授操典,时间从工余时间里挤,教官从城防队抽掉,标准嘛,自然是比不上家里,只是操练队列,讲解行列口令,练习一些刺杀动作。

    看起来很不成体统。

    元和十三年的这个秋天,草原上风调雨顺,孟良判断“打草谷”的规模应该不会很大,也不会很激烈,毕竟这不是为生存二战,只是一种习惯。因此他没有向往年那样回丰州城避寒,而是留在了沃野城。

    一日,孟良带上管家秦义和府中拳棒教头张赫以及十骑去了离城二十里的曲河寨,那里有他的一座田庄,所产粮食、牧草全部供应天德军,获利十分丰厚。曲河寨四周挖着深深的壕沟,钉着一人多高的木栅栏,精壮庄客百二十人,善骑射者超过三十人,小股流寇不足虑,大股流寇多数跟孟家有生意往来,不大可能会光顾这里。

    东家来巡视,寨主自然殷情招待,陪着巡视完,说在草原上猎得一头黄羊,烹煮了请东家尝尝,孟良欣然允诺。酒自申时初喝到酉时末,孟良大醉,无法回城就歇宿在了曲河寨。

    打听到孟良出寨之后,李煦叫齐家人到小西河草场上练习骑射,挨到天擦黑,正要回城,忽而赵笏派人来请堡中赴宴,于是全家皆往。

    这场酒从掌灯起一直到一更天还没有结束,李煦和赵笏酒到浓时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女眷们饭后被安置在副堡的客房里暂歇,家主不走她们也不便走。

    一更末,赵笏和李煦约定好二日晚到城中拜访,继续兄弟情分。二人相互扶持,踉踉跄跄离开酒肆,忽然戌堡主楼上响起金锣,望山兵叫报沃野城火光冲天,隐隐有喊杀声飘来。二人俱是大惊失色,一肚子酒全化作冷气飘出。

    赵笏急令斥候出堡探报,自己对李煦说:“情势有变,恐是鞑子袭城,我兄在堡中歇息,恕不奉陪了。”李煦道:“我家也在城中,愿带部曲助兄长一臂之力。”

    赵笏略一思忖便答应下来,嘱咐李煦要跟紧他,鞑子箭快,飘飞如风,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退回堡中,坚守待援。

    探马回报,言城北门已破,攻城者乃是一伙马贼,人数约百人。

    赵笏大喜道:“一百个人也来此捣蛋,我叫他有来无回。”

    点起五十骑,准备厮杀,李煦则带上赵氏兄弟、张龙赵虎、李十三旺财、牛大郁二郎八人随从。六十骑兵出堡消失在夜色之中,穿过小西河草场,迂回至马贼队后。借着朦胧的星光,望见土山上站着一伙人,望着城池方向指指点点。

    李煦道:“此必是匪首。”

    赵笏道:“擒贼先擒王,跟我杀!”

    拔刀奋勇向前,六十骑兵分成三股,一路主攻,两路包抄,风卷残云般掩杀过去。

    那伙人正指点火光四起的沃野城,梦见山下一拨骑兵杀来,也不知道来敌虚实,心境胆颤,留下十余人殿后,即仓皇向东逃去。李煦盘马窝弓射了三箭,射倒三人,弯刀出鞘又劈倒一人,再欲厮杀,一支羽箭射中他的右臂。李煦在张龙赵虎的护卫下拖刀败走,赵笏却督众向前,风卷残云般扫荡了残敌。

    孟良半夜闻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