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94.得陇右失河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长庆二年五月末,凉州城的居民一夜醒来,忽然发现城中来了一支奇怪的军队,他们骑着各色杂毛马,穿着破破烂烂的军甲,携带的武器五花八门,观其士气也不甚高昂,至于军纪——如果有的话——也是差到了极点。这支军队的名字也不甚响亮,叫什么捆奴军。

    凉州居民惊恐地看着这支军队从东门入内,从西门出去,三人一排,足足走了两天两夜。

    “天呐,他们竟然是大唐的军队。”

    知道第三天人们才知道这支令人恐惧的军队竟然是大唐天子派来收服陇右故地的军队,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在渭州、秦州、兰州、会州和吐蕃大军激战一个月了。在兰州城东南武街一役,共杀了吐蕃六个亲王,七个宰相,十三都督,斩首超过十八万。

    不过他们也损失重大,据说死伤超过十万。正是这一战让吐蕃人彻底丧失了信心,凉州城拱手相让,据说甘、肃、瓜、沙等州吐蕃人也打算放弃。

    失落胡尘两代人后,陇右之地又回到了大唐的怀抱。

    但失地人们却高兴不起来,看起来大唐的军队比吐蕃人还要凶狠,这些人除了打着大唐的军旗外,还有哪一点大唐的影子。

    但事实证明,他们的确是大唐天子的爪牙,在这支奇怪的军队滚滚西去后,朔方、邠宁、泾源、凤翔等镇的军队就陆续开拔过来接防了,这些名字凉州人并不陌生,他们的家中或许就有几个来自这些地方的奴隶。多数是被吐蕃或唐人自己的奴隶贩子掠卖的,少数是吐蕃军队俘虏的唐军战俘。

    捆奴军路过凉州城时,曾出榜招收奴隶从军,只要奴隶本人愿意,他们就出钱为其赎身,至少有三千奴隶从军西去了,多半家主都没敢收赎身钱,不仅如此还赠送他们马匹和军器。沦落胡尘已六十多年了,向往故国的心并未曾泯灭,为了眼皮子底下的蝇头小利,他们跟着征服者一起奴役故国的同胞,说情非得已,实际内心有愧。

    为收复故土出一点力,以赎旧罪。

    李煦于长庆二年九月到达伊州,随行军马已经十分疲惫。沙州城下跟不愿归降的吐蕃人又打了一仗,斩首三万余,自己损失不止三万。但胜利最终归属自己,此役之后,陇右再无吐蕃人的一兵一卒,不过李煦也失去了向西的动力。不是心赖,是实在打不动了。

    从三月经朔方入陇右故地以来,大小百余战,各军士卒差不多换了三茬,但以损失而言其实在吐蕃人之上,仗打的太猛了,太急了,损失太惊人了。

    李煦从伊州城头向西望去茫茫戈壁一眼看不到尽头,也大唐鼎盛时相比,至少还有万里江山没能克复。雄心壮志还在,但回头看看身后残破的军旗和满城的伤兵,无奈只能一声长叹后,下令撤军。

    当日武街大捷的消息传入大明宫时,长庆帝李恒正忙着在太液池里赛龙舟,皇帝亲自出战,所部自然大胜,得意洋洋的长庆帝上岸后,见王守澄手捧着战报跪在地上,老眼含泪。长庆帝心里咯噔一下,天德军节度使李煦追击寇边吐蕃人深入陇右,打了个几个胜仗,朝中一干大臣吵翻了天,一半主张调动朔方、邠宁、泾源等镇边军,甚至神策军西征,趁势收回陇右故地。另一半大臣则极力反对,说不可衅自我开,而今河北正是多事之秋,朝廷无力也不应该两面用兵,当立即严令李煦退回本镇。

    李恒听了很不耐烦,丢下吵做一团的朝臣,自己回了**,看到枢密使王守澄正在**笑咪咪的跟内园使陈弘志闲话,李恒就气不打一处来,大骂道:“朕在前面被大臣吵的脑子胀,你们二位倒在这躲清闲,是何道理。”

    二人忙问缘由,李恒以陇右事相告,王守澄道:“李煦不知天高地厚要建功,任他折腾去,成了赏功,败了罚罪,边镇盛兵以待,待其建功便出关驰援,接收失地,败了则严守关隘,谅吐蕃人也不敢寇边。”

    李恒笑道:“我闻李煦跟枢密使关系向来不错,枢密使为何不替说两句好话,反而如此冷漠?”

    王守澄道:“我与他私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