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98.出镇成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因为李煦的再三请辞,李恒最终答应他辞去陇西节度使和京西兵马大元帅两项职务,继续回常乐坊做他的寓公。朝议纷纷赞李煦有汾阳王之风度,建大功而不居显要,忠贞体国。李煦淡淡一笑,对此不置一言。

    天子平定河朔之乱的努力在长庆二年七月基本结束,河朔四镇经过战火洗礼,实力较战前更强,削藩失败,天子颜面扫地。

    受其鼓舞,潞泽、河阳两镇也发生了兵变,乱兵一度窜入东都洛阳,劫掠而去。

    宰相段文昌奏请授刘沔为东都留守、河南府尹,统帅天德军神策营六千人驻守。防御李介和王庭凑西犯。宰相裴度以刘沔资历不足为由反对,建议授刘沔汝州刺史,领神策行营汝阳镇兵马使。李恒最终采纳裴度建议。

    中书门下召刘沔入京觐见,刘沔以军务繁忙为由拒不入京。僵持月余,改授检校工部尚书,充河阳节度使,令其屯兵洛阳之北,防御河朔割据藩镇。

    一场不算大的交锋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舆论指责李煦结党,指责其拥兵自重,指责其对天子诏令阳奉阴违。

    面对舆情汹汹,李煦上表称病请辞天德军节度使,李恒不允,派中使至常乐坊慰问,赐金锭、布帛、山参、砖茶。李煦三日后又上表请辞。李恒在朝会时对李煦说:“我知道朝中有些流言蜚语中伤少保,朕是不信那些的。少保毋须多疑。”又当着重臣的面呵斥左骁卫将军张元,令其向李煦赔礼道歉。

    李煦不敢再提辞职,但仍称病在长安休养。

    长庆二年十月末,南诏宰相、节度使那摩丝洞勾结吐蕃边将侵犯西川,围攻成都月余,大掠而去。李恒以段文昌为西川节度使,驻守成都,修武备,防御南诏和吐蕃。

    段文昌迁延月余不肯离京,那摩丝洞见成都无备,于十二月初再度进犯成都,城破,南诏掠军民十万人南归。舆情顿时哗然,指责段文昌误国。

    李恒贬段文昌为同州刺史,再贬颍州刺史,不及上任又贬为循州司马,再贬振州司户。

    朝议以裴度为西川节度使,裴度举荐李煦带平章事出镇成都,李恒召李煦问防御策略。李煦道:“吐蕃内部分裂,各部互相仇杀,愈演愈烈,暂无力量侵犯大唐。此番犯边全边将贪功,乃是出于私心。故而对吐蕃宜分化,宜施羁縻之策,开放边境互市,暂时笼络。对南诏则宜剿不宜抚,调集精兵强将深入蛮境,一举击溃!”

    李恒道:“南诏正强,吐蕃方弱,不击弱反而击强,恐难以建功,吐蕃虽弱,西北仍不平靖,南征若是不顺,迁延时日,恐非国家之福啊。”

    李煦道:“单从西川一地出兵的确难以建功,若破南诏,须从宁南、安南、黔州、两川同时出击,由安南军抄袭其后,黔州和东川两镇予以牵制,而以西川和宁南两镇主攻,若各军能协同,而军械粮草不至断绝的话,臣以为半年之内当建大功。”

    李恒道:“需要多少兵马?北军恐难以南下。”

    李煦道:“南诏地形与关中、河北不同,北军毋须南下,只须各道本部军马即可。”

    李恒惊道:“南诏有精兵二十万,四道不过十万人,岂能见效?少保是否太过乐观。”

    李煦道:“南诏兵多是部族兵,屯驻各地,南诏王所辖不足六万,分屯大和城左近三道。只须选一支精兵直下大和城,擒杀劝力晟,则南诏必溃。”

    李恒默思良久,道:“灭国不易,然南诏不亡,终是我国大患。卿试往西川镇守,仔细窥其虚实,以待时机。”李煦默然。

    欲加李煦太保,李煦辞道:“三公位太尊,臣资望不足,不敢居之。”

    李恒诏加李煦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持节钺出镇成都。

    这年夏秋之际,沐雅馨为李煦生一女,取名李婉,孟瑶生一子取名李雄,李煦将行,闻崔莺莺有孕,遂留之在京中,沐雅馨、孟瑶一同留京。三人虑李煦身边无人服侍,将孟瑶侍婢小鲸,原丰邑坊女管家戚氏之女妞儿交给李煦一并带去。妞儿这年十二岁,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