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让他的猫粮小馆,我要养猫忍了。
……
苏小小坐在颜料未干的画作旁,无聊的刷着微博。
作为一名立志靠绘画让自己永生的画家,苏小小离自己的目标还很远。
在蜂巢建筑林立的都市中,有许多画手,有她一样的愿望。
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绘画艺术上,成则一纸千金,风光无限,败则分文不值,穷困潦倒。
在他们这个行当,最终依靠绘画而衣食无忧,性命无忧的人,只是少数。
其他的,全化作枯骨,埋在他们的脚下。
而那些登上画堂王座的人,大多是天赋绝伦之人,他们的努力也配得上他们的天赋。
苏小小没有天赋。
许多看过她画作的人,都觉着平平无奇,不好也不坏,留不下印象。
她也缺少兴趣。
只因为她母亲是画家,所以苏小小继承了她的衣钵,以绘画为己业。
这也就可以理解,苏小小的理想为什么是靠绘画成为永生的画家,而不是一展才华与抱负了。
绘画只是她谋生的工具。
也是她唯一熟悉,而且在同龄人中间,唯一算得上擅长的一件事。
既无天赋,又无兴趣,苏小小在绘画一途上的前途可见一斑。
她的母亲倒是又有天赋,又有兴趣,而且用苏小小称得上专业的鉴赏目光来看,也很有艺术价值。
但她母亲的画作始终不被认同。
原因只有一个:她母亲笔下的画作,始终以死亡为主题。
看母亲的画,苏小小可以看到对死亡赤裸裸的惊恐与畏惧。
这样的画作,对于那些时间富裕,早已不知道死亡为何物的集团上层,自然引不起共鸣。
不幸的是,与母亲一脉相称的苏小小,也继承了她画作的主题。
而且,苏小小体会不到母亲对于死亡的恐惧,所以只是形似,更落下乘。
苏小小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努力了。
奈何,在艺术这一行当,努力是最不值钱的。
苏小小趁着在自己不到六十岁,想要转型,以免六十岁后,像母亲一样挣不到时间,只能死去。
她转型的目标是西区的爱德华。
这也是一位以“死亡”为主题的画家。
不同的是,他的画作表达的是对“失去”的哀悼、不安和焦虑,构建了一个游离于生死边界的意境。
这样的作品,成功激起了集团那些人,对于生命失去的不安,因此被他们炒到了很高,足有千年。
用业内的话说,富人们是在用爱德华的画作时刻提醒自己,再不努力,一不小心你就会失去生命。
主题虽然都是死亡,但转型不是那么容易的。
苏小小画了一整天,都不得其神韵。
她烦躁的把微博一下下的划过,一直到一条微博一闪而过,被她划上去。
“咦?”
苏小小惊讶出声,忙把划上去的微博划下来。
这是一个九宫格,上面有一串的图片。
图片上有铜版画,几幅彩绘,雕塑,画作,高的令人仰望的乐器,以及整个建筑的轮廓。
这几幅画中的艺术品,迥异于苏小小所知的一切艺术风格和流派。
仅与历史上宗教时期的艺术风格相近。
但艺术是相通的。
在艺术鉴赏这方面,苏小小是专业的。
她在仔细看过图片上的画作后,可以肯定,这些绝对是艺术史上不朽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