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神策等人距离新州大概还有四十里。在下午走过的一段路来看,越是往东,人口就越是密集,庄子也越来越大。
从这些村庄的状况来看,燕军并没有做什么过分的掠夺与杀害。村里的老人孩童与妇人都还在,仅仅是青壮年被拉走了一半左右。
临近黄昏是经过的一个村子,村口还有老人与小孩在翘首以盼,或是等儿子,或是等父亲。谢神策知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最终都将失望而归并以泪洗面,被燕军强征过去作为辅兵的些人——还不是正规的辅兵——只是炮灰而已,战后能活下来十之二三,就算幸运的了。
不敢进村,谢神策等人只是远远的派人打探了一番,便绕路走开了。不进村也是为了保护他们,因为如果留宿,一旦被鱼池子或者二里人或者蜂房追上发现了,村子里的人是绝对要遭殃的。
即便他们的亲人成为了燕军进攻大晋的马前卒,晋州大战那些战死的晋军士卒也有他们的一部分原因,但那也不是他们自愿的,他们到底还是晋人。
在和平时代他们可以是温和善良甚至懦弱的农民,在灾荒年间他们可以是凶残暴躁乃至吃人不吐骨头的乱民,而在战争年代,他们则是最大的受害者。
谢神策一面在山上寻找合适休息的地方一面前进。
连续五天,谢神策等人大概在太行山外围穿行了大约四百里,加上数次的搏命,缇骑即便是被激发出了不少的潜力,此时也有些累了。
找到了合适的地方便就地休息,谢神策让杨总司检查了一遍青草芽儿的身体状况。
“暂时而言,还是没什么大碍的,如果明天运气好,新州的燕军已经撤退了的话,城中能买到药材的话,还是有救的。”
谢神策听完杨总司的话,点了点头,说道:“也就是说,死不了?”
“死不了。”
谢神策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便不再理会了。
一路上带着这两个女人,缇骑的反应速度大大降低,谢神策厌恶的看了一眼靠着树根的两个女人,心道只要捱过了明天,就可以放松了。
其实这一次的计划,如果不是因为突然出了二里人与蜂房这两个敌人,谢神策等人此时即便是会有损失,也不会如此狼狈。因为多了一个敌人,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何况是多了两个,而都是重量级的。对付一个鱼池子谢神策尚需要小心翼翼,加上二里人与蜂房之后,一切的判断思量,都需要作出调整。
这就直接导致了谢神策之前本可以闭着眼睛向前冲,最后却杀一个回马枪的原因。
之所以折返来回,是因为谢神策必须试探各方,对彼此的实力有一个大概的评估。之所以早些不向东进发,是因为郭费大军推进的速度绝对没有那么快。
谢神策只盼望郭费这杆好枪能发扬一下他们此时惜时如金竭力奔跑的精神。
而在谢神策等人进入梦乡的时候,一队三十余人的人马出现在了一座小村庄中。很快的,惨叫声,喝骂声,鸡飞狗跳声,便不断的响了起来。
这正是半夜,那支小队将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幼都绑了起来。在村口的小稻场上,点上了十几只火把,然后一名虎背熊腰的汉子手提着朴刀,走上了土台。
“某家不是坏人,乃是官府来追捕盗贼的,我问你们,可曾看见一伙人,大约二十来个,中间还有两个女人的,经过你们村子?”
下面跪着的村民大约百余人,绝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男人也有,不过十几个手无寸铁的男人,可打不过持着刀剑短、弩的凶神们。
老人们颤颤巍巍,男人们愤怒而不敢言,女人们眼角兀自流着泪水却紧紧的咬住牙关不让自己哭出来,颤抖着用力将孩子的嘴捂住。
下面没有人应声,持朴刀的汉子将一名老人拎到土台上,说道:“不说,就杀了他,从他开始,一个一个的杀。”
下面顿时有人哭喊出来。
老人是村子的村长,又是这个村子里的大姓族长,为人正直且和蔼,深的村人的尊敬,此时村人被老人一家的哭喊所感,许多人都抬起了头,望着土台上的汉子,眼中尽是愤怒。
山里的百姓虽然淳朴,虽然没有文化,但也绝对不是任人欺骗的笨蛋,那汉子说他们乃是官府的公人来抓强盗的,可这做派那里是公人的样子?何况还用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的性命来威胁?
是,官差们收税的时候是很凶恶,征徭役的时候是会牵牛拉羊,但是官差们绝对不会随意杀人啊。不是说朝廷很清明吗?不是说有一个叫谢提督的人最是能杀恶官恶吏吗?怎么会有你们这样的官差?
说是官差,口音也不对啊!哪里是大清河的口音?
村人都愤怒了,谁都知道他们才是强盗,说不定他们要找的人才是官差呢!
(ps:最近听到三痴的噩耗了。对他的作品不是很熟悉,但是很敬佩他的职业操守。感谢他。
稍后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