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云宁慢慢站了起来,抚平有些散乱的鬓发,双眼直视着安在青。
“侯爷,我只问您一句话,您,信不信我?!”
安在青沉着脸色,一言不发。
他不是一个沉得住气的男人,空有一张俊俏的脸面和高贵的身份,城府不深,手段不狠,心志不坚。
他不说话,不是因为他深沉难测,而是因为他还在犹豫。凤云宁心底升起一丝侥幸。
“事到如今,你还想如何狡辩?”一道冷清的声音传来。路嫣然,那个守不住丈夫,守不住正室地位的无能女人,十几年来龟缩在她的院子里不问世事,低调卑微得令她根本不曾将她放在眼里,此时却穿着一身雍容华服,坐在高位,满含鄙夷地看着她。
凤云宁咬紧牙关:“路氏,你以为你捏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便可以将我踩到脚下?可我还是你的主母,你不过是个妾侍!”
“主母?你算什么主母?!你可有在佛前供奉过的八字相和?你可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的媒人是谁?!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你有哪一个?!”向来沉默无闻的路嫣然却突然暴发出一阵冷笑,厉声诘问,“凤氏,你到底算哪门子的主母?!你不过是被一顶小轿抬进了安国公府,你鹊占鸠巢了十几年,现在该还回来了!”
凤云宁面色青白,恨恨地瞪着路嫣然。
她怎么就没有想到,原来不会叫的狗咬人才是最疼的。
安在青的神情也不好看,看向路嫣然的目光隐含警告。
因为他当年爱慕凤云宁,才导致了安国公府尊卑不分的一场闹剧,路嫣然如此说,就连他也脸上无光。
路嫣然却没看他一眼,只是手一挥,让下人将证据呈上。
有凤云宁与凤云飞的往来书信,虽未提及换子之事,却让凤云飞配制催产的汤药备用。有当年在那个藏着孕妇的庄子周边居住的村民关于那个庄子上零零总总的叙述,有当年为她接生的稳婆所述的事实——她生的是个女儿,根本不是儿子。
凤云宁眼角有一瞬间的扭曲。那个稳婆,她早令凤云飞不留活口,没想到他竟然没有下手!
“这些全部都是你的一面之辞!”凤云宁厉声道,“我是御旨钦封的一品诰命,你又算什么东西?!就凭这些书信口供想要污蔑于我,你做梦!”
路嫣然转头看向安在青。
“侯爷,信与不信,全在侯爷身上。”
安在青眉头紧皱,默然不语。
“青哥……”凤云宁红着眼圈唤了一声。这是她当年与安在青情热正笃时的亲昵称呼。
安在青看了她一眼,果然面色有一丝松动。
路嫣然抬起手,垂下眼睫敛去眸中的失望,按下唇边一抹不屑的冷笑。
想要去试这个男人的情分,本就是她奢望了。
他当年可以为了凤云宁乱了礼法纲常,至少,他们之间的感情并不掺假。她虽是先来者,却最终成了插足者。
“来人,把那人请上来吧。”路嫣然道,眼角撇了安在青一眼,淡笑道:“既然侯爷惟念旧情,不愿信我,那便让真正的苦主来与侯爷对质吧。”
一抹瘦小却精干的人影从门外走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堂下。
“民妇给侯爷,侯夫人请安。”苍老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地道。
“大娘起来说话吧。”路嫣然带着一丝安抚地道,示意丫鬟将她扶起。
妇人连声道着不敢,被两名丫鬟客气地扶了起来。
路嫣然道:“大娘,把你告诉我的事情,再向侯爷说一遍吧。”
凤云宁并不曾见过这妇人,只是纤眉紧锁,不知路嫣然又在耍什么把戏。
站在门边的邱嬷嬷却是突然白了脸色。
妇人还未开口,路嫣然突然道:“且慢,邱嬷嬷,你准备去哪里?”众人视线一齐转向一只脚刚刚跨出门槛的邱嬷嬷,她额角滑落一滴冷汗,在路嫣然的逼视下,呐呐地收回了脚。
路嫣然看向那妇人,微微一笑:“请说吧。”
“是,是,民妇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妇人形容粗鄙卑微,却又不似一般农妇那样无知懵懂。她站在这雕梁画栋的高大厅堂中央,紧张得止不住两股战战,却也还算清楚地讲述了一件陈年旧事。
“民妇本住在京郊的一座小村落,有一年风雨不调粮食欠收,民妇偏偏还怀了身孕。眼见着就要揭不开锅了,突然有几位穿着体面的嬷嬷找上门来,说可以带民妇去京城养胎,还另给十两银子。若日后民妇生下儿子抱给贵人,便能再得五百两银子。”
她说到这里,凤云宁已经明白过来这妇人是谁,艳红的指甲狠狠地戳进了掌心。
当年她用尽手段都没找到这个狡猾的村妇,路嫣然是从哪里找到的?!
妇人继续道:“为了那一笔活命的银子,民妇答应了下来,便被接到了一处庄园养胎。与民妇一同养着的还有好几个月份差不多大的妇人。等到民妇生了儿子,就有几个嬷嬷来抱走了民妇的儿子,把一个闺女抱给了民妇。民妇拿了那银子,却总不安生,便举家迁到离京城更远的一座小镇子上。”
路嫣然看了安在青一眼,问那妇人:“你可记得当年你住的庄子,是哪户人家的庄子?”
妇人低头道:“民妇爱跟人聊天,庄子里的人不理民妇,民妇便隔着围墙跟外面的老乡聊过几句。依稀听说,主人家是姓凤。”
安在青放在圈椅扶手上的手已经紧紧地握了起来,额上青筋暴出,狠狠地瞪着堂下,却不知是瞪着那妇人,还是瞪着一脸灰败的凤云宁了。
“当日抱走你儿子的嬷嬷,如果站在你的面前,你可能认得出来?”路嫣然话音未落,便有几个粗使婆子将凤云宁身边伺候的人一齐推搡到了厅堂前面。
这些昔日里仗着侯夫人之势肆意欺压其他仆婢的二道主子,此时却连一声也不敢吭地跪在了堂下,众人眼中又是鄙夷又是痛快。
妇人上前一一辨认,最后指着一个人道:“当年民妇见过的嬷嬷有好几个,如今只有这一位还在,其他的都不在了。”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