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在王魁高高兴兴觉得今天的事情块昨晚的时候,却发现一件让他张大嘴巴的事情。竹林有难民到访。
话说起来还是北方闹腾得,前段不是说过北边两大集团的情势紧张吗!自古以来,还是那句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四月前,两川王称帝,后唐做出兵两万至巫山驻扎,估计意图是遏制孟知祥,这可吓坏了两川的新皇帝,急调本部一万人驻守东面。两军相隔很远,离打起来更远,但是这也足够吓坏交界的各处百姓了。于是,陆续有人托家带口南下,你见我跑,我见他跑,于是最终楚国迎来许多年来没有的难民潮。
其实说是难民也不确切,毕竟那边还没真打起来,多数人或是投奔亲戚,或是有了搬家的念想,所以说是移民也许更合适。
“快去,快从后门进家去问问情况,还有,打探下,他们有多少人?”站在和家店铺门口,王魁远远的望见竹林人家的大门口或站或坐有一群人,有老有少,身上破破烂烂的衣裳,枯瘦的身板都很好地说明了他们的身份。
并文去了没多久就回来了,一起来的还有全叔和大洪。
“公子,我也是刚回来才知道,先把家里安排了一下正要去通知您。”全叔见王魁焦急的模样,自然没等王魁问就说道。
一听家里没事,王魁也就放心了。
“他们都是(后)唐人,好像是一个村子的,大概几十口人,里面还有领头的……有人生病,看样子情况不太好。”
再问半天,全叔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了,他也是刚刚得到的消息。赶走?收留?没有确切地了解情况王魁也就不好做什么决定。
“全叔,你回去照顾家里人,家里人都别出来,一定要的也先从后门走,大洪,你回去把家丁都召集起来,按小队分三四队到村子各处,小心那些散出来的人闹事,剩下的人等在前院把家给看好了。”现下还是安全最重要,其他的还是等自己去看看再说吧。
“东家,东家……”王魁正要走,忽然有人喊自己,王魁回头一看,原来是老村长,看来他也得到消息了。
王魁本来打算慢慢靠近这伙人的,不过显然,人家根本没人在乎他们。更近些看,王魁看到最多的还是饥民,这些饥民三三两两的在路上聚成一团,看王魁等人走过,也就是票上一眼而已,显得比较平静甚至冷漠。
刚在难民队里走了一段,王魁发现有十来人向他们涌过来,待到王魁面前的时候,从十来人中走出两人,一老一少。
“老爷好,我们路过此地,并无恶意,望老爷别为难乡亲……”老人说着就是跪地就是一拜。
“老人家请起来,先说说你们是哪里人,往何处去去,怎么在我竹林……”想了想,王魁忽然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人家一没抢,二没闹的。
老少对望一眼,老人才说道:“我们是……本想在下投奔谭州的亲戚,哪想到咱们没入楚地便遇到那白狼头,村中老小为保护女眷死的死,伤的伤……后来我们想进城,可是城里边的兵头都太凶,没放我们这么多人进去。所以我们就一路南下,这才到了老爷的村子。”
虽然不是很清晰,不过断断续续的王魁也明白了这些人的遭遇。简单的说就是,出国被抢了,投奔不成只好在外国流浪。虽然本身一个村子出来的比较团结,但毕竟走了千里,没有散的也就着急是号人。城门兵自然不会允许这么大规模的‘团伙’进城的,也就有了他们一路南下的结果。
“那你们有什么计划吗?还有,你们为什么聚在我……聚在这家人门口?”王魁话到一半,还是觉得不要乱表身份为好。
“我也不知道,在下是村里赵家家主,这些大多都是我赵家人,走到哪里算哪里吧,也许哪个地方合适就在哪里落脚。”话说得直接,也说的王魁傻眼,‘走到哪里算哪里?’这叫什么计划?那你们堵在我家门口,难不成还觉得我家合适,要留在我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