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造成英德谈判失败的直接原因是德国“不全宁无”的态度。德国认为英国与法、俄矛盾尖锐,不可能和解,因而得出结论:英国需要德国大于德国需要英国。这完全是误判。
事实是:英国有更大的行动自由,是德国需要英国,而不是英国需要德国。对英国提出过分要求,不仅使自己丧失了与英国达成妥协的会,而且使英国对德国的战略企图产生了怀疑。
当然,英德谈判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德国企图建立“世界帝国”的野心,大力发展海军,挑起同英国的海军竞赛,挑战英国的战略红线。英国认识,谁想夺取制海权,谁就是主要威胁。去年,英法签订协约,宣告德国在争取英国的竞争中失败。
德国不善结盟导致腹背受敌,在大国的政治博弈中,始终用一种情绪化的处理方式,而宁愿摈弃自己的切身利益,这种孩子般的不负责任做法,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让德国陷入极其孤独的境地。
另外,地缘环境始终是影响国家战略的重要制约因素。一个国家的地缘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战略资源的投向和战略方向的选择。
陆海大国与海洋大国争夺海权,皆以失败告终。
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海权关系海洋大国的生死存亡,它们必然倾全力发展海权,而陆海大国既要发展海权,又要发展陆权,造成资源分散,终陷入被动。
第二,陆海大国地缘环境相对复杂,海洋大国易搞“离岸平衡”。英国曾多次利用奥地利、普鲁士、西班牙牵制法国;后来,又利用法国、俄国制衡德国。
陈中说,大卫将军此次来海南的目的,其中不无这样的因素吧。大卫将军笑而不答,其实,这是聪明人之间不公开的秘密,这就是所谓的利益逻辑。
第三,远洋海军消耗庞大,后勤补给困难,需要遍布全球的基地,陆海大国难以承担。
德国的地缘环境决定了它主要是一个陆地大国,其主要敌人是法国,主要资源应投向陆战力量。
但是,威廉二世是美事理论家马汉“海权论”的狂热信徒,早在1897年就宣称“德国的未来在海上”。当时,德英海军之间的差距是1:7。
德国国会于1898年3月通过《海军法》,计划大造军舰。德国疯狂造舰的计划,不仅将自己置于与海洋霸主英国对立的地位,而且耗了大量资源,严重影响对陆军的投入。
这些错误的投入,必将让德国会在未来的大国博弈中,尝失败的苦果。
这个世界的本源决定了这个世界的逻辑,不论你信与不信,它永远都和利益挂钩,没有利益就永远没有发展和进步。
即使有许多的人会高尚的讥讽这是个功利性的逻辑,但是,事实终归是事实,大凡用情感编织的纽带终都会破裂,甚至是反目为仇。
只有利益,才是这个世界为永恒的原则,抛去了这个利益的逻辑,所有的行为方式,都会是极不成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