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福一听却是心中转过念头。
外公这么快就主动将生意往外推,看来余家确实货不多,一年的赚头已经在端午那会儿赚下了。
“外公,我听闻花果村以瓜果闻名,很是赚钱,余家若只是枇杷、杨梅多,秋天的果子少,那不是说秋天赚头也少了吗,这一年不能四季赚钱,两季、三季总要的吧。”
林小福露出好奇的表情,试探地问。
“呵呵,谁能每天都有得赚呢,村里地就那么多,各家有多有少,能种的果树自然有偏移,这家可能枇杷多些,那家可能枣子多些,不可能全都种上一样的呢。”
“但各家也不会就等这点买卖,有那熟交的瓜果铺子、糕点铺子来进货,自家没有的,别人家有就会去进些来再卖出去。”
“像我们家,虽说如今能摘的不多了,但你三叔岳家在铁关镇开铺呢,需要什么鲜果,你三叔就直接在村里进货再送过去,赚点转手钱也方便呢。”
余老爷子如今到是不会防备这精明伶俐的外孙女,便将情况说了一遍。
原来这村里以种各种瓜果闻名,但各家并不会全种上一模一样的东西,总会有品种偏移,若有需要时也能互相拿货。
哪怕中间利润不多,但保住了买卖往来,对各家还是有利无弊的,彼此也是心照不宣罢了。
但杨家与赵家的关系,让老头不会直接去杨家拿货过来给外孙女,而是让她直接上杨家去买,余家不赚这中间利润。
这么做,余家和杨家关系不会差,杨家与赵家关系也好,林家不会多付钱,余家也就对得住林家这门亲戚了。
这之间的门道,虽然老头没有说破,林小福却是听明白了。
“我如今也就是随便找点买卖,到不急着进多少货,若我公公和大伯哥想要进点什么,自会去杨家。”
林小福连忙说道:“我就先进一百斤甜枣,桔子等下个月再进,桃子也买五十斤。”
她需要甜枣直接鲜卖,看看鲜果行市是否真的便利,桃子却是要用来做桃肉果脯的,家里瓦坛子都买不少了。
而桃肉果脯的买卖是准备给赵家了,做法与盐津杨梅相似,也就意味着明年的杨梅赚头也要给赵家。
但她并不在意这些小赚头,今年做了头批买卖也赚了不少小钱了。
方家还有她酿的杏子酒,杨梅明年就算各卖各的也无妨,这镇上做同样生意的铺子也常见,又不是唯一才有路可走。
将来让赵家和方家的买卖各有侧重就好,她再从方家随便弄点分成利益交给娘亲。
而听她说要一百斤甜枣、五十斤桃子,又订了桔子下个月来摘,余老爷子自是欢喜。
鉴于过去的买卖,他明白外孙女不会一次进太多货,但若买卖好做,必然会再来进货,而且都是现钱。
果然,林小福订了数量之后,就让赵子诚拿出钱袋来,这钱现得不能再现了。
当初进枇杷和杨梅时,老头就说过都是一个价,二十文。
因此,林小福就拿了三张一两的银票出来,却又笑着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