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也就是几毛钱。
姜齐这种农村家庭,一年用香皂、洗衣服、牙膏的钱,也就是三十块钱。
哪怕是镇上的家庭,自己屯上几千块钱的货,那也几乎就是傻子的代名词。
郝萌是个生意人,见到姜汉,看看产品的价格,想想姜齐对自己说的话,就有些犹豫了。
生意人的思维方式,毕竟和姜汉,和三舅是不一样的。
“我正好来批发一点货物的”郝萌客套的说道:
“得赶紧回镇上,你们的说明会,我就不参加了。
等我有时间的时候,一定好好来听你们的说明会”。
姜汉交了三千多块钱,然后约了几个同学和朋友,但是这几个人,身上也都没有带这么多钱,所以算起来,姜汉还没有真正的下线。
姜汉知道,做生意的郝萌,一定是有钱的,所以才给她打传呼,让她过来。
没有想到的是,郝萌竟然对这个生意不感兴趣。
就赶紧说道:
“郝萌,你还记得我堂兄吗?就是姜齐,他就是做这个,然后几个月的时间就发了财,给家里盖了新房子。
你要相信,这种营销方式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而且比你开商店赚钱都多,而且未来,这是会倍增的。
倍增理论,我说不清楚,但是一会晚上老师来,老师一定给你讲清楚的”。
如果郝萌没有遇见姜齐的话,对姜汉的话,说不定就会相信七八分。
但是刚刚和姜齐分开,姜齐再三说,自己从来没有坐过船销,姜齐的话,郝萌是相信的。
所以对姜汉的话,郝萌就更不肯相信了。
“不好意思,我今天真的很忙,要回镇上的”郝萌说道:
“等下次吧,下次我给你联系。
正好也去你们村里看看你和姜齐”。
三舅这边,听完课之后,踌躇满志,想着要联系自己熟悉的人,成为自己的下线。
对三妗子说是加班,其实去听课,还偷偷交了三千多块钱,三舅就想着,一定要想办法,尽快找到三个下线。
最起码要先把自己的本钱赚回来,毕竟三千多块钱,对三舅来说,也是一笔大钱。
如果被三妗子知道了,事情也不是小事。
结婚这些年来,三舅从来没有自己做主,做这么大的决定。
三舅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去厂里,和厂工会的人说说,让亚芳公司的人,真的到自己的厂里去开一场说明会。
如果可以的话,自己能发展几十个下线,这一辈子就吃穿不愁了。
不过,要工会的人点头,让一个外面的公司去厂里开会,这在90年代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首先,介绍信,以及会议的性质,都是难题。
三舅的性格也比较内向,如果工会的人,针对这种会议,提出一些问题的话,三舅就都觉得自己回答不了。
所以,三舅自己先放弃了,和工会联系的想法。
和工会联系,这条路不成的话,还是要联系自己熟悉的人,来做下线。
三舅拿出了自己的小本本,这是他大半辈子认识的人。
把这个小本本翻了两遍,三舅选择了第一个下线的目标,自己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