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汤若望带来的望远镜技术,南京玻璃厂在大明科学院的指导下,成立了一个隐秘的望远镜加工车间,生产天文望远镜和军事望远镜。
这个望远镜加工车间,由大都督府派兵守卫,戒备森严,哪怕是玻璃厂的厂长,要进入望远镜加工车间,也要经过层层检查。普通的玻璃厂的工人,那就更是连靠近这个望远镜加工车间附近的机会都没有了。
因为加工能力的原因,现在的望远镜还不能实现量产,只能由汤若望和科学院的研究员们指导熟练工人用手工打磨,产量不高,性能也不均衡一致。
第一批军事望远镜加工出来后,性能最好的当然是给皇帝朱由检用。然后,陆续装备给各大军区高级将领。低级官兵中,只有两种部队的指挥官有特权装备望远镜,那就是侦察兵和特种兵。
而天文望远镜,毕竟是观察外太空的东西,技术难度又比军事望远镜更高一筹,造价高、加工不易。因此,天文望远镜的预备加工数量不多。按皇帝的指示,天文望远镜先加工一台给皇帝尝鲜使用,然后给钦天监装备一些,就行了。
望远镜加工车间,主要的精力放在加工军事望远镜上。争取要在明年北伐之前,给各大军区的前线指挥官都给装备上这个东西。
除了望远镜外,汤若望还贡献出了许多欧洲人的火器资料,如钢材冶炼、炮管铸造、保管、运输、试验,火药配制、炮弹制造原理等等。
因为听说大明朝廷已经实现了实现了后膛步枪大炮的发明制造,汤若望感觉自己的这些来自欧洲的前膛枪、炮火器资料都已经落后于中国-人了。
因此,感觉自己脑中火器资料并不值钱的汤若望,毫无顾忌的将他知道的所有欧洲火器资料全部贡献了出来,以尽绵薄之力,获取大明朝廷的好感。
他却不知道,大明朝廷的这些火器资料,都是朱由检从脑海里的IE浏览器上搜索抄下来的。只是一些残缺不全的理论资料而已。
虽然兵工厂根据朱由检的资料成功生产出了步枪大炮等先进的后膛火器,但因为试验次数不够,毕竟还是有些各种细节上的缺陷的。
汤若望的这些欧洲人无数次试验制造火器总结出来的真实试验资料,可以有效的弥补明朝火器跨越式发展的缺陷。
拿到汤若望贡献出来的火器资料后。崇祯皇帝指示大都督府总装备部,对汤若望的火器资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长补短,对明军的各种火器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进,让各种火器的威力性能提高了一两成。
除了望远镜和火器技术。汤若望还将在以后的日子里,以大明朝廷科技顾问的身份,传授大明工部、科学院、钦天监等部门矿产冶炼、基础算术、基础物理、天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有些知识,中国-人是知道的,但比较散乱、并不成系统。所以,汤若望的这些来自欧洲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还是很有用的。
汤若望是想贡献他的能力,获得大明朝廷官方的好感,方便他传教。而大明朝廷则在崇祯皇帝的授意下,竭尽全力的压榨这位罗马传教士脑海里的欧洲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实现中西合璧、在科技上超越欧洲的目标。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崇祯皇帝甚至都给这位洋人开出了史无前例的正三品官职的待遇了。
让一个外国-人,在大明朝廷位居正三品高级官员行列,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如果汤若望是欧洲人派来的间谍,在中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