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谨小慎微的人,他更喜欢张扬,连带原来的字体,也由二王的清丽小楷变成了行草。
至于那些所谓放飞自我的“丑书”,李晔根本不屑一顾。
如果有谁在面前写出来,李晔不介意赏他一个满脸桃花。
“唰唰!”
李晔又写出第三句诗。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啊!”
看到这一句时,在场的人再次发出惊呼。
前面一句说的是玄宗皇帝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
据说在某年的七夕,李隆基、杨玉环二人在华清宫内山盟海誓,愿意生生世世永在一起。
安史之乱时,李隆基仓皇逃出京城。
行至马嵬坡时,下面的士兵要求杀掉杨国忠、杨玉环。
李隆基也顾不上什么誓言了,一条白绫就让杨贵妃成了牺牲品。
平定叛乱之后,李隆基从剑南返回长安。
在路上,他听到了雨中的铃声。
这又勾起了李隆基对杨贵妃的思恋,于是写了著名的曲子《雨霖铃》。
不过,这句诗并没有抱怨李隆基的绝情。
反而是借用此典故,诉说着诗中女主的情愫。
即使是为情郎粉身碎骨,也不生一点怨恨。
“王郎,写得……。”
冯爱爱看到此句时,再也隐忍不住,发出了低低的抽泣声。
不只是她,就连那些来看热闹的小娘子,也都哭成一片。
“呃……。”李晔的嘴角一阵抽搐。
这情景让他想起电影院,当年追安荣的时候,李晔经常带她去看电影。
偏偏,那个傻妞最喜欢看的,居然是那种荡气回肠的悲情片。
好吧!
你可以想象,电影院中的人大都在哭泣,会是个什么样的情景。
“哈哈!”
本以为大势已去的杨茂安,脸上却露出一阵惊喜。
写诗并不是怎么气势大怎么来,而是讲究前后呼应。
墙上的这首诗,前两句是浑然天成,根本挑不出一点毛病。
但是第三句就大不相同,没错它确实凄美到了极点,但也让第四句变得极为难继。
“只要一点点辞不及意,这一首诗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让人生出凤头鸡尾的感觉。”杨茂安暗暗笑道。
凤头鸡尾!
如果一首诗写成这样,那么作诗人的名声就彻底毁了。
这也就是,很多诗人宁可留下半阙诗,也决不滥竽充数的原因。
果然!
那个“王叶”没有继续往下写,甚至将手里的毛笔放下,仿佛是在思考最后一句该怎么写。
“公子!”
一旁的黄靖、张玉麟的心都提到嗓子眼。
明明已经稳操胜券了,为什么不一举定乾坤呢?
难道,皇帝的诗才真的已经消耗殆尽,再也写不出最末的一句?
“王郎!”
冯爱爱也是一阵心焦,甚至还发出紧张的声音。
这个时候,她已经视李晔为知己,心中再也放不下杨茂安了,哪怕是一点点。
李晔轻轻摆了一下手,笑道:“爱爱姑娘,这一首诗就剩最后一句,等会儿我将它写出来,咱们就各不相欠。”
“王郎!”冯爱爱一下愣住了。
莫名的,她觉得心中一阵绞痛,仿佛是什么破碎了一般。
“谢谢王郎为爱爱扬名。”冯爱爱艰难的说道。
此时,她满心都是酸楚,只想喝最烈的酒,直到醉得不省人事。
李晔并不知道这些,因为他的思维还留在后世。
那个时代的少女,可不会为一首诗就爱上某个人的。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