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终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从沙丘事件开始至今,本土派从未露面。这个帝国最庞大的集团,因为没有适逢其会,在赵高重新洗牌的时候,被排斥在权利核心之外。

    本土派的势力涉及王公贵族、官宦世家,怎么处理好这股力量,或者说如何利用这股力量,是赵高一直深思的课题。当他把这个困扰和解决蒙恬联系在一起,一个害人不浅的阴谋诡计立告成形。

    送往北疆的伪诏里,清楚的写着赐死扶苏和蒙恬。边防军当然不会因为两位主帅的身亡就宣告解散,那么谁来接替蒙恬大将军的位置,显得尤为重要。

    按照常理推测,秦朝的权力三人组中,李斯和赵高都隶属客卿集团,应该优先关心客卿的利益。如果由客卿派接管蒙恬的三十万大军,将把客卿在秦朝的地位推向绝无仅有的高度。

    李斯在极力促成这样的结果,只有强大的客卿集团做他的坚强后盾,他才能重新拥有同赵高周旋的资本。

    李斯得逞的可能性是零,赵高很清楚,把老虎踩在脚下的重点是永远不要给他翻身的机会,而且赵高对接替蒙恬的人选早已另有安排。

    赵高想毁灭秦朝,本土派总是置身事外可不行。没有帝国各大集团的权力斗争,秦朝什么时候才能玩完?

    赵高对蒙恬进行过研究,蒙恬独掌秦朝军权十多年,威震一方,是不会轻易向一纸诏书屈服的。在赵高的预测里,边关很可能会造反,所以他委派本土集团的军事将领王离接管边防军,是要制造蒙恬和王离之间的矛盾,把本土派拖下水。

    王离其实扮演着挑拨离间的角色,引起蒙恬对大权旁落的不满,迫使边防军同中央政府决裂。到时候本土派、客卿派、造反派济济一堂,内斗不休,秦朝就像被捅的马蜂窝,炸开了锅。

    基于破坏的角度出发,赵高的主意不错,但是一个意外的发生,使他的阴谋全盘落空。

    扶苏自杀了,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结果。事后连赵高都禁不住惊愕,他怎么能死呢?

    在赵高制造动乱的计划当中,扶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边防军的造反,只有在扶苏的推动下才能成形。因为造反需要两个条件,动机和实力,扶苏恰恰兼具这两点,是赵高眼里的造反人才。

    失去扶苏的依托,蒙恬不可能造反。他虽然有实力,但是名不正,言不顺。扶苏是君,他是臣,他没有怀疑诏书的资格。

    虽然心有不甘,蒙恬还是乖乖束手就擒,把军权交给王离。他没有像扶苏那般迂腐,傻的自杀,而是要求把自己押解回咸阳,对事情的始末问个究竟。

    现在看来,蒙恬的决定实在太草率,主动放弃三十万大军的指挥权,他难道不怕会任人鱼肉?当蒙恬这么做的时候,心里其实很踏实,他在朝中还有个坚强的倚仗。

    前文已经说过,蒙家身处皇权集团,是始皇帝扶植的亲信,蒙毅得宠的程度远甚于赵高。他官至上卿,常常和始皇帝同出入,共乘车,好的就差穿一条裤子。

    蒙恬相信,只要有蒙毅在一天,他就绝不会死。但是他不知道,蒙毅现在也深陷囫囵。恩里由来生害,蒙毅就是因为太受始皇帝的宠信,所以失去挽救蒙家的机会。

    始皇帝在东巡的途中病重,需要马上返回咸阳。可是他还有几处祭祀的地方没去,为了向上天祈福,他委派最信任的蒙毅代他去完成。蒙毅得到了虚无缥缈的重用,却没能守在始皇帝身边聆听遗诏,祸福的转换,就在旦夕之间。

    赵高是幸运的,得到上天垂青的太监凤毛麟角,偏偏他让占去一个名额。如果蒙毅不是外出公干,而是留在始皇帝身边,他复仇的梦想只能用余生在后宫里感叹了。未来的秦朝将是扶苏的天地,在蒙恬和蒙毅的辅佐下,开创新的辉煌。李斯也不至于晚节不保,说不定犹能发挥余热,为秦朝增砖添瓦。

    令人期待的设想总是无法实现,秦朝的现状是:蒙恬被囚禁在上郡阳周县,而蒙毅被囚禁在代郡。秦朝百姓寄予厚望的扶苏同志,死的不明不白。李斯这老滑头,政治立场一变再变,为了保命,不惜帮助赵高为虎作伥。

    扶苏的死讯传回咸阳,胡亥得以继位,按照秦朝国策,称为秦二世。李斯继续担任丞相,表面上风光无限,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现在这个丞相的权力含有多少水分,一切都要以赵高马首为瞻。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