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进奏院妙女怀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四章进奏院妙女怀春

    自唐中期以来,各地节度使为行事方便,纷纷在京城设立了进奏院。

    渔阳、卢城的节度使褚漠寒也不例外,斥重金在崇仁坊设下了驻京办事处,任命骆峰为进奏官。骆峰年近五旬,长的眉目清秀、面白须长。他除了联系皇上、中书省,负责处理褚漠寒所交办的事项外,还多方结交各部官员,暗中打探情报。

    为了省事,骆峰将进奏院与住宅合二为一;他为人机警又精明能干,将进奏院的各项事务打理得有条不紊。

    每隔一月,进奏院会从皇帝诏令、重大朝政、地方官员任免、边关军情等方面遴选出一些内容,抄写成二百余份邸报,分送给渔阳、卢城两镇的各级将、官,余下的则赠与京城的一些官员、王公贵戚等。

    同时,骆峰再从中精挑出一些他认为至关紧要的事项,以及私下搜集来的情报,暗中汇总成一份密件,只写给褚漠寒一人看。

    妙锦回到了寝室,望着桌面上李云翰所赠的那一本书册《文赋》,随手翻看了几页,又轻轻的合上。她又回想起了三年前返京途中,与李云翰在梁园初次相遇时的场景……

    那日,妙锦和一群少女在草地上放风筝,比试谁的风筝飞的高、飞的远。

    妙锦的母亲刘氏站在一边观看。

    李云翰带着一位身材颀长白衣少年——武七,沿着河边缓缓行走。武七本为西域粟特人,自幼随父到中原经商。一次到江南进了些丝绸,船行至扬州时突遭大风,船翻货沉,父亲溺水而亡。幸遇李云翰路过,救下了武七,见其灵心慧性格外喜爱,遂将其收为弟子,悉心传教。

    武七面如孩童,虽年纪尚小,不过十五六岁,可是腰细膀阔长于轻功,更兼使得一手五行剑法,武功十分了得。

    妙锦的风筝在空中做出了各样动作,赢得了众人的羡慕。妙锦有些得意,一不留神,她的爱犬小黑跌落进了水里。

    水流十分湍急,很快将小黑冲进了深水潭。

    妙锦见小黑在水里挣扎哀号,却一时救它不得,不禁惊慌失措急忙呼喊。

    忽然一只酒葫芦落到了小黑身边,小黑费劲抓住了它,趁势浮出了水面。

    妙锦回头一看,只见李云翰用风筝线缠绕着葫芦,将小黑缓缓拖向了岸边。

    小黑跳上了岸,妙锦将它揽在怀里,一边轻抚着一边为它擦去身上的水渍。

    妙锦心怀感激,对着李云翰道:“多谢先生了。”

    “举手之劳,何必客气。”李云翰微微一笑。

    武七掂了下葫芦,嘟囔道:“唉,可惜这半壶酒不能喝了。”

    “不知先生如何称呼?”妙锦轻声问。

    “蜀人李云翰。请问姑娘芳名?”

    妙锦脸色羞红,微微低了下头,道:“姓骆,名妙锦。”

    这时,刘氏走了过来,呵斥道:“锦儿,你也太大意了。”

    妙锦噘着嘴,道:“娘——”

    “夫人,小狗贪玩,怨不得她。”李云翰忙在一边开脱。

    “多谢先生,”刘氏稍稍欠身,道,“先生如不嫌弃,可否到云枫客栈饮酒一叙?”

    “不讨扰夫人了;此番游园,我已约好了几位故友。”李云翰微微颔首道。

    妙锦又回忆起了另一件事……

    微风轻轻掠过云枫客栈,半空中飘过一阵阵曲乐声。

    妙锦独倚栏杆,蹙眉远望着楼下的亭子。只见李云翰、达复、王诘、杜少凌等人依次站立,举着酒杯对天发誓,结拜为兄弟。

    妙锦下了楼,到了院内,倚在竹林边望着李云翰等人,一边悄悄聆听。

    李云翰与达复等人正在饮酒、畅叙。

    达复道:“此次游园我等四人义结金兰,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王诘道:“没错,加之达兄又官复原职,可谓双喜临门。”

    “达某仕途坎坷,此番若非姨娘萧良媛相助,今生怕是再无出头之日了。”达复轻叹了一声。

    杜少凌道:“达兄勿忧,他日若得太子登基,何愁仕途不会畅达!”

    达复摇了下头,凄然一笑,道:“小弟有所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