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 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庄二爷和小秦子捉了两只灰皮肥硕的老野兔回来,吴妈就打算今天烧一锅兔子汤。小秦子帮着手把兔子挂在了厨房外面的树枝上。

    李大爷却摆了摆手,从靴子里拔出一柄细长的匕首来:“我来剥皮,这两只老兔的皮毛养的好,正好给阿洛做几只毛笔。”

    庄二爷摸了摸还在挣扎的兔子点了点头说:“我房里正巧还有一节淡竹,用来做笔杆最合适。”

    说话间李大爷的刀刃就已经利落的划破了一只老兔肚子上的皮毛,双手就着刀痕扒开便看见了白森森圆鼓鼓,隐隐透着青色血管的肚皮。

    他的刀法向来是猎户里最好的,一刀下去只割破了皮,老兔疼的挂在树枝上胡乱蹬着脚,身上却干干净净的没有一丝血迹。

    李大爷一边利落的把兔皮扒了下来,一遍指着下刀的地方教小秦子怎么使力,庄二爷接了兔皮便就地蹲在一旁翻看着,倒是吴妈站在厨房门口看着这几人慢慢吞吞的样子忍不住唠叨了几句。

    山头上就住了他们这十几个人,除了坐西朝东的一排并列一起的三间正房,其他的房子全是用木头和着黄泥搭起来的,围在正房前面渐渐变成了一个院子。有几间造早一些的外墙已经剥落,隐隐约约还能瞧见墙里面的圆木来。

    正房也不过是地基用了烧过的黄泥砖块垒了那么三四尺的高度,头上横梁是课合抱粗的樟木,脚下铺着不算平整的碎石板。

    阿洛就住在正房最北边的屋子里。

    她早上一开门就看见院子里这番景色,嘴角便不由自主的翘了起来。

    小秦子抬头瞧见了她,眉眼就弯了起来笑着站来了叫道:“姑奶奶起来了!”

    阿洛忍不住笑了起来,她走到李大爷身边打了声招呼,弯腰看了一眼兔子就朝吴妈笑着说:“今天总算不用吃鱼了。”入了冬以后山上就找不到什么吃的了,每日除了院子后面理出的一片菜地里种着的红薯,唯一还能换换口味的就是夏天在山下小溪里捉的一篓子被晒干了的咸鱼。

    吴妈端着一盆温水出来放在了厨房门前的石磨上:“可不是,李大爷的夹子放在那里有一个月了也没个动静,今天却一下子捉了两只兔子。”

    阿洛就着盆子洗了把脸,温暖的水滴还敷在脸上,寒风一过就觉得仿佛冰刃刺进了皮肤里,她赶紧用毛巾把水擦掉了。

    吴妈还站在门前和她唠叨着这院子里的几个人:“……昨天晚上小秦子就不好好吃饭,我就说他要半夜饿醒,怎么着,还不是被我猜中了,今天早上我一看灶上有半个啃得不成样子的生红薯,要不是那牙印子怎么瞧都是个小子的,我当真以为闹耗子呢。”接着又数落起李大爷和庄二爷来:“……一个大清早的就在院子里叫着小秦子去看捕兽夹,我睁眼一看窗外,天都没亮呢!另一个大早的起来就练功,哼哼唧唧的叫我一早上没个安生,要不是看在兔子的份上,我少不得要念叨他们……”她是李大爷的嫂子,娘家姓吴,也是这院子里除了阿洛以外唯一的女眷。

    阿洛笑着端起水盆把水倒进门边上的一只木桶里,一边安慰吴妈:“小秦子才七八岁,他能懂什么,别说他了,就连咱们天天吃咸鱼就红薯的不也腻了么……”

    吴妈也就是嘴里闲不住,心肠却不坏,听阿洛这么说也叹了口气:“可不是,咱们大人都好说,可他到底还是个孩子,我记得李大爷像他这么大的时候那身子板,都比得上他两个了……”

    两人说着话一边提了水桶一边用蓝花粗布包了两把小锄头院子后面走。

    “这年头真是不好过啊……”吴妈一路上絮絮叨叨的,阿洛就在一旁笑着听。

    “昨天老刘子带着兄弟们下山到现在也没回来,也不知道昨天晚上那么冷,他们怎么熬过去的,你想想现在这世道,天气又这么差,哪还有什么人家赶路……说到底还是不够吃……”吴妈说着就沉默了下来。

    阿洛何尝不明白。

    她上了山以后,吃过白面的次数用一只手就数的过来。

    只是现在全国都是这样子民不聊生,不是有这么一句诗说的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说的就是现在这样子。

    听庄二爷说再往北还在打仗,这仗打不完,大家的日子就别想好过,每年的苛捐杂税翻着倍的往上涨不说,黄河以北的年轻少丁差不多也都被送去了战场,留下的不是妇孺就是连自己也顾不上的残弱。

    真是个疯狂的世道。

    阿洛苦笑一声,她曾经想过怎么样挣扎,可面对一手遮天的地方衙门和放眼望去全是裂开的黄土地,这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束手无策。

    “这冬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过去……”阿洛站在红薯地头望着天喃喃自语。

    下晌的时候小秦子跑跳着边叫边跑到庄二爷的屋门前露了个脑袋,一脸的兴高采烈:“二爷二爷,刘老叔回来了,还带了好些东西!”

    庄二爷立刻欣喜起来,转过头对正趴在书案上描红的阿洛说:“出去看看。”

    不知道有没有白米饭。阿洛高兴的想着一边应了一声,随着庄二爷出了屋子。

    老刘子大声的指挥着几个后生把马车上的箱子搬下来,原本不小的院子此时显得有些拥挤起来。

    阿洛望着院子里面的十几辆马车有些好奇,一侧眼瞧见小秦子围在一辆马车边一直转悠却被人推来拽去的不让他碰马车上的东西。

    她便绕过去拉了小秦子到怀里站在了一旁。

    小秦子眼睛离不开车上搬下来的一个个大红木漆的长短大箱,却不甘心自己连摸都摸不上:“哼,有什么大不了的,一会儿我去李大爷房间摸!”

    阿洛闻言忍不住笑起来,摸了摸他的头顶低头在他耳边说:“怎么会不让你摸,你瞧你的这些哥哥们即使搬最小的箱子也要两个人,你这么小又没力气,万一不小心伤了你可怎么办,这时候去找山下的阮大夫不净是添乱么……”

    小秦子最听阿洛的话,虽然他觉得自己身上有的是力气,可再瞧瞧其他人的身量心里就暗暗下了决心,以后午饭要再多吃一碗。

    老刘子看着外面的东西搬得差不多了,这才大步跨进了写着“聚义堂”三个大字的正屋里。

    “咱们也没白在下面冷呵呵的守了一夜,今天天刚亮就这队人就不声不响的进了山,我看着估摸有十七八辆马车,上面满满当当的拉着东西,拢共也就一二十个人随车,我想不如试试,说不定还能得了一两辆车的,可万万没想到那群人瞧见我们就吓得四处逃窜……白白把马车都送了我们了……”

    阿洛跟着进去正屋的时候正听见老刘子扯着嗓门大笑着说,李大爷大马金刀的坐在上座,一边笑着听一边点头;左首的庄二爷却有些心思似的,眉头微微皱着,一边侧耳仔细听老刘子的话。

    她上前对李大爷和庄二爷微微颔首,温雅的坐在了李大爷右首空着的那张铺了厚厚黑熊皮的玫瑰圈椅上。

    老刘子讲得正在兴头上,他叫一声“三爷”算是打了招呼,阿洛微微翘起嘴角向他点了点头,他就继续说着。

    “……我一瞧,单就这辆车还罩了车帷,瞧着颜色不打眼可也好歹也是杭绸的暗花料子,兄弟们还以为里头是个娇娘子呢,结果一挑帘子是个病秧子,啧,真是晦气……要不是想起二爷说多少积点德,我才懒得管他……”

    庄二爷眉头一皱:“人带回来了?”

    老刘子点头答道:“没错,可能还在马车里,我瞧着他腿脚不利索。”

    大家忙着搬车上的箱子谁有空去理他。

    庄二爷低头想着什么,李大爷向来敬佩秀才出身的庄二爷,他不禁压低了声音问了一句:“怎么了?”

    庄二爷抬头瞧瞧李大爷,又看向阿洛,面色有些犹豫:“这么多东西却只有一二十个看守,况且略被老刘子一吓就慌忙逃窜的也不像是什么镖局的……这其中会不会有诈?”

    李大爷略一沉思:“先看看箱子里是什么东西。”

    石柱用大刀砍掉了其中一只长扁的描金红漆箱的铜锁,老刘子从地上捡起铜锁来在手里掂了掂:“哟,还是实心的。”

    庄二爷打开箱子一瞧,顿时愣住了。

    箱子里整整齐齐摆着四五柄铁剑,剑柄一样雕了踩着火彩祥云的睚眦,剑鞘是鎏金的,顶端镶了指甲盖大小的一枚金刚石。

    阿洛也瞧见了,忙随便指了一旁的一个四方箱子打开,里面整整齐齐摆着十几个白铁头盔。

    “这!”

    李大爷皱眉忍不住叫了一声却被庄二爷拉住了,阿洛朝两人使了个眼色,又笑着对周围的人说:“我出去瞧瞧那个人,别最后在咱们这儿出了祸,反而糟蹋了刘老叔的好心。”说完招了石柱和小秦子就出了门,李大爷心里突突的总觉得不安,随手又指了两个汉子:“你们跟着三爷去看看,别出了什么乱子。”

    院子里的马车已经被人卸了,马匹全都拴在了厨房边上的几颗大树上,车板则堆在了厨房旁边,其中就有那辆罩着深蓝色杭绸车帷的马车。

    石柱一马当先撩开了挡帘朝里面左右看了看才让开了位置。

    阿洛侧身,只见狭窄的马车里漆黑一片,隐隐的才能瞧见有人的样子。她往后退了几步吩咐道:“请客人出来吧。”

    那人被架着站在了聚义堂正中。

    既没有慌张也没有不安。

    他凛冽的眼神扫过上座的三个人,嗤鼻一笑:“原来是群山匪。”

    话还没说完,老刘子就先给了他一拳。

    老刘子出身行伍,半大小子的时候就被征兵去了西北打仗,好不容易死里逃生回了家乡却再也找不到家了,自己背着个逃兵的名头只得投靠了李大爷。他是出了名的杀伐狠绝。

    一拳头用了七分力却打的那人歪过头去吐出了一口血。

    阿洛很喜欢老刘子这样的人,既懂得分寸又会把握时机。她依旧是一副微微笑着的样子,嘴里却安慰了几句:“刘老叔别怒,他说的也不算错。”

    老刘子朝着阿洛一拱手,这边却又恶狠狠的对那人说:“给老子识相点,要不是咱们三爷仁厚,你少不得先挨老子的一顿杀威棒!”

    那人却不看老刘子,黝黑的双眼直直的看向阿洛。

    “你们窝藏逃兵,就不怕官府追究么?”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虽然不大却声声震耳。李大爷一皱眉头低声朝庄二爷和阿洛说:“是个练家子,只怕内家功夫还不浅。”

    阿洛想了想站起身来,走到那人身边转着打量了一圈,就在离他两步远的地方面对面的站定了。

    她说:“我们本就是山匪,官府若想追究难道还差了这一条不成?”

    那人说:“他们逃不掉,可是你不同——想必小姐也是大户人家出身的吧。”

    阿洛穿的十分寻常,蓝染的粗布短袄配着厚实的棉裤,外面搭着一件缝的粗粗糙糙的狐狸皮翻毛披风,头上也用一样的蓝布包着,只露出一张未施粉黛的小脸来。

    听他这样说阿洛不禁楞了一下,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打扮。全身的衣服都是吴妈曾经穿过改小了的,身上的披肩是她自己缝的,歪歪扭扭的做了好久,她可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大小姐的样子。

    那人又说:“一般人家的姑娘,手指怎么会养的这么好。”

    他说的言之凿凿,阿洛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本气氛沉重的大厅里也有人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她摆摆手叫大家静下来,又上下打量了一番说:“不知道公子是打哪来?又要到那去?”还不等他回话就转过身问庄二爷:“我记得二哥说过北边的仗已经连着打了四五年了,若是南边派人去战场,可会经过咱们这里?”

    闻言李大爷和庄二爷俱是一愣,对看一眼。

    阿洛十分擅长看人,心思又细,为人也十分稳重,此事若是没有□□分的肯定她也绝不会当着大家的面就讲出来。

    那人听了这话也不免有些震惊。

    庄二爷摸着山羊胡想了想才说:“也不是不能走,只是走官道更近一些,也更安全一些。”

    “既然如此,公子为何却挑了这最难走的路呢?”阿洛转身笑着问。

    那人看着阿洛笑颜如花的表情,不置可否。

    老刘子就又要上来给他一拳,却被阿洛拦下了,她笑着哼了一声,面对着老刘子却是说给那个人听得:“说不定他还是位衙内呢,要是以后他父亲找来,您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老刘子没听出来:“我管他是什么衙内衙外的,打死就得,谁知道他是死在我手里的……”

    “各位壮士误会在下了。”那人却突然开口说道:“我家里只是江南小小的一个镖局,客人央求我们送这批货物到北边,这里面装的是什么我可是不知道的。”

    李大爷在山头上待了一二十年的光景,这些雕虫小技怎么骗得了他:“那为何不见贵镖局的封纸呢?”

    “客人不肯贴纸。”

    “那就奇怪了,这么多货物就只派了几个不中用的小子护送?你那客人可别是骗保的吧?”

    那人却一口咬定是客人要求的。

    “你那客人倒是奇怪……”李大爷含笑非笑的说了一句。

    阿洛朝着架着他的人略一点头:“今天大家都累了,把客人安置好就过来一起喝杯酒吧,大哥二哥今天捉了两只兔子做下酒菜。”

    大家劳累了这两天,一听说有肉就高兴起来,二话不说就把那人拖进了柴房,又是从地窖里搬酒,又是去厨房给吴妈打下手,总算是开开心心的喝到了后半夜才消停。

    正房南屋里,李大爷、庄二爷和阿洛围坐在一张八仙桌前,就着一碗兔子汤和一碟咸鱼吃酒。

    李大爷觉得外面彻底没了动静才压低了声音和二人说话:“你们觉得那个人会不会是……”手指往北边比划了比划。

    庄二爷咽了嘴里的兔子肉摇了摇头:“他身上穿的不像个能行兵打仗的,况且腿脚也不好。”顿了顿又说:“不过也不是个寻常人家的。”

    那就是有可能是大官子弟。

    这反而比抓了当官的还麻烦,若是他家里人来找,无论如何都能把整个山头的人都论罪处置。

    “我看还是再试一试他。”阿洛说。

    她今天试着提了衙内,那人既不说话也不否认,多半这个圈是画对了的,只是他未必只是小小的衙内那样简单。

    李大爷点头赞成,高声喊了外面值守的:“……那人关起来之前有没有搜身,可别给他什么机会。”

    不一会石柱就开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包袱放在了桌子上:“这是他身上搜出来的……早前刚一关进去兄弟们就把他摸了个干净,他身上还有几样之前的玩意,若不是您要,兄弟们就拿去分了……”李大爷从来都不拘束山上的弟兄,除了大件的东西归了公中由阿洛做主平分,抓来的人身上的东西又或者马车上装饰的物件他向来不管。

    庄二爷向他点点头叫他出去了。

    阿洛打开包袱,发现里面还有那人今天穿着的长衫,庄二爷也瞧见了,他啧啧的说:“真是苦了弟兄们了……”这衣服送去估衣店好赖能卖四五十个大子儿。

    李大爷却问正翻着包袱里细碎物件的阿洛:“发现什么了没有?”

    阿洛挑起一块儿巴掌大的圆形玉佩放在了桌上。

    玉佩上雕的好似是条四爪龙,龙身盘绕在一起,正中刻着一个大大的沈字。

    “不会是什么皇……”李大爷腾地就站了起来,话说了一半急忙咽了下去。

    能佩戴龙饰的只有皇亲国戚!

    庄二爷忙起身将他按回椅子上:“未必是。”他安慰道:“如今朝顺帝只剩下四个儿子,两个去了北边打仗,一个随着他处理政务,还有一个不到十岁。至于他的兄弟们……早些年那场内乱不都死得干干净净了么。

    “再仔细看这玉佩既雕着龙又写着姓,我估摸着可能是宫里和皇上皇子近身服侍的什么人……”

    阿洛点点头跟着说:“我也这么觉得,您别看那么多车马拉着那么多兵器,可这点数量怎么够得上北边将士使用,我方才取了一把剑过来瞧了瞧,个个都是做工细致用料考究的好剑,分明是给有品级的人使用的。”

    李大爷这才有点安心,庄二爷继续分析说:“他恐怕是受了某个大人之托,想悄悄的把兵器送给边疆的某个人,所以才挑了这样的小路走,又怕被人泄露了信息,所以才没有选自己人做随军,而是不知道从哪里找了几个人来……如今他落到我们这里,恐怕天下就再没有别人知道了。”

    李大爷彻底安了心,他舒了口气:“我还以为又要出什么乱子,这样倒也好,他要是乖乖听话咱们就关他一阵子,等风声过去再把人丢出去,若是不听话……”

    阿洛笑着为李大爷和庄二爷满了一杯酒:“我觉得此事倒还有别的用处,两位哥哥先等一等,我若是不成再任由你们处置如何?”

    李大爷和庄二爷相视一笑好奇问道:“你想怎么做?”

    阿洛但笑不语,端起酒杯喝了个精光。

    天还灰蒙蒙的没有大亮,阿洛借着院子里的几只火把映出的微光去厨房烧了热水洗了把脸,然后挑了几块昨晚上吃剩的烤红薯和一小碟咸鱼拌着几块兔子骨头去了柴房。

    柴房里没有窗子,地上也没有用砖块铺平,里面堆着的柴火和杂物占了大半个屋子,那人就蜷着窝在一堆柴火上。

    阿洛点了门边的一盏油灯才看清楚屋里的样貌。那人侧身动了动。

    “饿了一晚上,起来吃点东西也好暖和一下吧。”柴房里没有桌椅,阿洛找了块看起来还算干净的板子放在了柴火上,将手里的菜摆好朝那人说。

    那人一动不动,脸朝着墙侧身躺着,也不知道听见没有。

    阿洛却不在乎他有没有反应,只是摇了摇头将油灯熄了,走到门前的时候又说了一句:“我等下再来收盘子。”就关上门出去了。

    小秦子刚刚被李大爷从被窝里揪出来,有一搭没一搭的甩着手打算练功,一瞧见阿洛就顿时精神起来:“姑奶奶早!”他蹬蹬蹬的就要跑过去,却被李大爷一把揪住了后领子:“好好练功!先扎一个时辰的马步再说!”

    小秦子噘着嘴可怜巴巴的瞧向阿洛,谁知道阿洛偏不去看她,却是笑着和李大爷说话:“我给他送了点吃的。”她指了指柴房。

    李大爷点了点头,一回身就给了小秦子一棍子:“还不快去!”

    手臂粗细的齐眉棍用上了三分力,小秦子穿的厚实,打在身上只听见响却一点也不疼。他知道阿洛肯定不会为他求情了,一脸不甘的走到一旁老老实实的扎起了马步。

    吴妈每天都是这个时辰起床,然后给山上的兄弟们做饭。

    虽然山上只有她们两个女眷,可兄弟们情同手足又心疼她们,除了做饭倒是把劈柴刷碗这些事情全分去做了,昨晚上虽然喝的厉害,可依旧有人把厨房稍微整理了一下。

    吴妈一进厨房就皱起眉头埋怨起来:“说了多少遍不要在厨房吃酒,这群小子全当耳边风了……”

    阿洛把洗好的红薯放进笼屉里,蹲下看了一眼灶眼的火候才接话:“昨天开心嘛,他们也把厨房收拾的很好了。”

    冬天风寒,聚义堂装不下那么多兄弟,他们就会偷偷的趁吴妈睡下后躲在厨房吃酒,阿洛也是知道的。

    吴妈却走近压低了声音问:“他们弄回来的那个人,你们打算怎么处理?”

    “先关着,等风声过了再说吧……”有些事情还不明不白的,阿洛不想让山里的兄弟们担心,也不想老刘子因此被兄弟们埋怨。

    吴妈却听出了别的意思,她点点头慎重的说:“咱们谋财归谋财,可不能无缘无故的害人性命……以后会下地狱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吴妈也开始信佛了,去年秋天还跟着采买东西的庄二爷去了趟镇子上的观音寺,回来就多了几本经书和一尊黄铜鎏金的观音坐像。

    阿洛顺着她的意思说:“我就是这样打算的,大哥二哥忙着别的事情,我就先照看着他。”又把早上给他送了饭的事情说了:“……虽然是冷饭冷菜,总也好过没有。”

    照着李大爷和老刘子的意思,能给他一口吃的就不错了,要是还敢挑三拣四的少不得要再挨顿打。

    两人忙着做了饭又去地里浇水,等到日上三竿的时候各家大门才一一打开,一起坐着吃了饭,庄二爷就换了一身灰色的粗布长褂,带着几个打扮的像力巴的兄弟下了山——一是要买些日常所需,二是打探消息。

    阿洛就提了一壶水去了柴房。

    原先放在柴火上的饭菜被摆在了地上,几个烤红薯吃的只剩一堆皮,咸鱼倒是没怎么动,兔子骨头也只吃了一两口的样子。

    那人还是躺在柴火上,面朝上,躺的直挺挺的。

    阿洛忍不住笑出了声,把手里的茶壶放在了地上:“天寒地冻的能趁热喝就赶快趁热喝一口吧。”说完就收拾了盘碟走了出去,那人自始至终也没动过一下。

    就这样过了三天,庄二爷终于回来了。他不但带了好多东西还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镇子上的官驿根本没有收到过官府来的文书。

    “姓沈那小子还真是偷偷摸摸的想要出关啊……”李大爷彻底安了心,没人知道他出来就没人能找到他们头上来。

    阿洛也放了心。

    这日晚上她又端了饭菜进来,这次那个人却罕见的坐了起来。

    阿洛惊讶了一下子又恢复了笑颜,一边把红薯和咸鱼依旧放在柴火上一边说:“我等下过来收盘子。”

    “你是怎么到这儿来的?”他的声音没有第一天那么洪亮,低低的声音里伴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嘶哑。

    阿洛扶着门框回头看着他:“……自然是走来的。”

    他直盯盯的看着阿洛,昏暗的光线里,两只眼睛却像黑暗里一触即发的利刃。

    阿洛避开了他的眼神,有些无奈的笑了笑:“我倒真的不是什么大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