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蜀中战将也是压着一战的迫切心情等候进一步的命令时。
东吴这边的战报到了
姜维请入,才知道魏主曹芳此前闻得东吴系三路进兵,去攻打他南部三个郡县。
才在身边宠臣的建议下亲自带领大军至合淝。
令满宠、田豫、刘劭分兵三路去迎敌。
满宠设计,尽烧东吴粮草战具,此刻诸葛瑾一边的吴兵多病。估计也是水土不服的缘故。
此后不久,陆逊上表于吴王,定约前后夹攻,不曾想送情报的人中途被魏兵所抓获,因此机关泄漏,吴兵无功而退。
姜维是点点头,知道此前丞相还真是做了不少作业。
一边让孙权起兵趁机攻打魏国南疆,一边让鲜卑骑兵骚扰辽东。
这边的两路兵马才得以在反攻中有机会打进长安和洛阳。
而最能一口气吞掉司马懿残部的时机就在眼前。
但是司马懿确是不想战了。越打他手里的兵马越少,从曹爽手里要过来的20万人,还剩余区区不到五万。
在打一次大的战役,他就剩余自己一人了,如何谈到谋取上位?
因为大胜的蜀军,势必会在封赏和功劳大小的争夺上,闹个天翻地覆。
司马懿等的就是这个时机。必然有军功就得赏赐。得了这样多的疆土,拿下曹魏集团这样多的郡县,还得了军械辎重物质无数
在大局尘埃未定之前。在蜀中大军并没有北定长城,南征东吴此后,不谈事业有成。
毕竟这些敌人还存在,只是势力系此消彼长,还有一个过程的战斗才能最终定论结局。
我看到长安的丞相府案头,几十封庆功的表彰,我是很忧愁的。
人都是为了名利才争夺功劳。否则谁拼死来打战?
但是在大敌当前之际,疆土未能最终一统之时,就开始割地封侯,加官进爵,还因为分配不可能绝对公平,各自撕逼,天天见面闹得人心不齐,这合适么?
一旦割地封侯此后,就意味着以后的战,还打不打?谁能调动的问题。以往的历史教训还少么?
主公的光复汉室的战争,还继不继续的问题?
很多得了属地的臣公,包括士卒,都解甲归田,成家立业,生几个孩子去了,势必军团溃散,人心不齐了,敌人势必卷土还重来。
这会是很严重的后果。
所以在我需要人出来大喝一声时,主公玄德出来说话了。
所以大功记在册,小功当时表。
这才稳定了蜀军的躁动局面。
毕竟有智慧有远见的人,在人群中绝对不系大多数。
但是贪慕虚荣,奢求荣华富贵之徒,比比皆是。
这时候我诸葛亮即使有天造地社之能,亦不能满足人心的贪得无厌。
相反玄德公在进入西川后,不听我的劝告,大肆的加官晋级。给归顺的刘璋张鲁的旧部还新修了宅邸。
但是这些人有良知的还能回馈主公玄德一毛,没有人情味的还是最终造反了。
这意味着,钱与物,不可能是最终收买人心的良药。
一些小人他不怕善人,他惧怕曹操这样的权谋之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