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从一边裂开的机甲侧面,进入全闭合机舱。
然后人类战士会站立,或者说是挂在高2.3米的机甲里,控制诸多的智能动力面板,进行各种位面情况的战斗。
扣合的一面,手臂还带着一块高0.9米,宽0.4米的防弹钢板盾牌。
右手臂固定着一把战术机枪。
机枪的弹鼓挂在机甲身体的右边,靠悬挂在腰间金属皮带上的弹鼓,提供链带弹药运送。
这个战斗小组会是8到12个人,还需要另外两个队员作为战斗部弹药补给兵种。
所以一个战术小队,会是一个爆破兵种,携带肩扛式破甲火箭筒跟着战斗,一个火焰兵,一个医疗兵,6个到8个的机枪兵。
补给兵跟在后面,至少还有一个维修工程兵。
就目前的战斗兵种的配合来看,人类即使穿着机甲战斗,都有机器人很多的累赘和弊病。
但是这种战斗组合会比机器人序列组合,更加主动的掌控战场局面。
人类机甲战士,更会在战斗中得到自我的能力修复,和最有效的重新投入战斗。
机器人是坏一个就少一个的事实。
毕竟它们有一个小问题就不可能再有小的投入后面的战斗了。
直到战区回收车,把这堆破旧钢铁,运回去拆零或者维修。
-
或者这样说了,100个人类机甲和300个智能机战斗,人类最后会战术性的得到最终胜利,前提是被压着打垮时,得及时的撤离和得到时间修整,否则早期的溃败,会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人类战士合适智战,而不是强势群攻。
很多对战局的实施,结论论述,不可能分析得到很多的战场具体细节问题。
我看着面前精神抖擞的一群人,我点点头说:“12小时后实施渗透飞行,不过我们不可能用逃生船和各种飞行载具靠近蓝色星域。你们会被镶嵌在陨石中,偷偷的靠近托伦斯主脑星球,然后在哪里的地面自然的坠毁,.....有70%的人或许会在这个渗透过程中,出现航道偏差,和被舰炮轰击的情况,不要等自己飞出外太空,成为星空尘埃,不过依靠你们的助力机甲,可以快速的飞行回来。只是选择星球地表时,得选择海洋和沙漠坠落。至少你们要会游泳。”
在大家开始准备机甲的充能和维护时,我的飞船在航行中还在顺便抓取一些星空漂浮的陨石。
这些陨石的个体不能太大,亦不能太小。
总体的质量会是吨的样子。
在飞船里面,把陨石的外面保留,里面用碎石机掏空,里面灌注金属冷却成封闭金属舱,并装上机械闭合舱门,事实成为一个很不错的陨石逃生舱。
一个这样的陨石可以装进去18~25个战士.
500个机甲战士也就是几十颗陨石了。
自然还要很多陨石成为一种被攻击的目标,来掩护队员安全的在星空地表降落。
每个战士机甲都被配备了距离300公里的星空卫星通信器。
还有无人机探查转播系统。
自然太空中的信号接收发射卫星,会是隐形的一种金属造的大型悬浮式无人机。
并且不会是很多的数量区区12个。
但是负责接收的信号面积几乎是大半个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