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大明的老百姓,不能心中只想着吃饱,他们应该还有更高的追求。
而想要更高的追求,那就需要知道什么是更好的生活。
而想要老百姓“知道”,那就要从教育入手!
“启禀陛下,微臣有一小计,可促百姓自发多生子嗣,还能让大明拥有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张天赐抬头看了朱元璋一眼,见朱元璋正面无表情的盯着自己,张天赐也不继续打哑谜,而是说道:“据微臣所知,哪怕是在百姓从未开蒙之前,民间地里老农也知晓一个很朴素的道理。”
“那就是读书改变命运,读书能当官封侯,读书能萌妻荫子。”
“既然如此,不如将读书和生育挂钩,家中两子者,送子到官办学堂,可减免半数学杂费用,由朝廷给予补贴,减少地方的压力。”
“家中三子者,减免六成学杂费用,往后以此类推。”
朱元璋听后先是点点头,然后又看向张天赐问道:“若是各地官员,虚造多子上学者,在其中贪污受贿该如何是好?”
听到朱元璋这么一问,张天赐感叹一句,不愧是朱元璋,什么政策的第一反应,永远都是会有官员在其中贪污受贿。
不过朱元璋这想法也很合理,毕竟后世……
张天赐思索一番,随后还是叹息一声:“陛下,天下政策无万全之法,只能以朝廷审查,才可减少压制底层官吏的恶心。”
“不过微臣认为,单单是惩罚,未免惹得官场风气人人自危,当有奖有罚才是正道。”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低眉想了想张天赐的提议,随后先是摇摇头,然后又是点点头。
“你这法子还可以,但是不够全面。”
“虽说我汉民都知晓读书可改命,可是还是有那种顽固的老百姓,甚至是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很顽固。”
说着,朱元璋抬眼瞥向张天赐:“你说这又该如何是好?”
对于这一点,那张天赐可太有经验了。
当年大学毕业之后,自己考了研究生,继续在学校内努力。
而那些本科毕业就去考公的同学,其中就有选择去扶贫做教育去的。
在张天赐看来,真正要将这些民间的极端顽固派也松口,那就只能让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心中怀有远大理想又待人温和的学子,亲自下乡去和这群老顽固讲道理了。
一想到这,张天赐一拍大腿,这不正好把那群死顽固的儒生,也利用起来了吗?
这群死顽固的儒生,现在要么在家待学,要么偶尔聚会一下批判朝廷,说什么朝廷居然增加别的学派,简直就是周朝末年国家分裂的模样。
这群人吧,说他们坏,那还真不一定,兴许还有去救落水儿童,扶老奶奶过街道的。
但是说他们好,他们又很顽固的排斥一切进步思想,典型就是学成榆木脑袋的那群人。
这种顽固派的儒生,最适合用来对付民间那些,不想让孩子上学的老顽固了。
果然,只有放错地方的人才,没有绝对没用的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