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好美,刘众荣笑着楞在了那里。
张小姐转过身,看到一个白白胖胖,笑脸盈盈的少年书生正看着她,举着一只小胖手在她面前。看到胖手里的东西,张小姐愣在了那里。说好的银子,香囊或者手绢哪去了。此时,刘众荣手里举着的是包子,不知道是刘众荣觉得那些东西不如包子好,还是习惯给朋友送包子,他就拿着包子。两个人都愣在那里,旁边的丫鬟也看得目瞪口呆。一瞬间,刘众荣仿佛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低头看向手中的包子,见到脚边有块砖,他急中生智,指了指地上的青砖,又问:“小姐,包子不是你的,那这砖头是你掉的吗?”。话音刚落,在不远处听墙角的易苗和李烨转身朝北城门方向狂奔而去,这兄弟他妈的太丢人了,不要了。张小姐的目光被两人吸引。“张小姐,后会有期!”刘众荣急忙丢下一句,乘着小姐和丫鬟还没反应过来,转身追着易苗,李烨二人的背影跑去。
看着三人急速离去的背影,丫鬟感到自己的小姐遭到了戏弄,愤愤地说:“小姐,那好像是正德书院的学生,我到书院去告他们。”张小姐微微一笑,轻声说:“不必了。”随后她转身继续等人,和没事发生一样。张小姐心里明白那个小胖既然知道她姓张,必然不是临时起意来耍弄的,而且想起他刚才那呆萌的傻样,竟然让她记恨不起来,甚至有点想笑。丫鬟自然不明白她的小姐在想什么。
一阵狂奔后,易苗和李烨转入一个小巷,蹲在地上,好一阵喘气。过了一会,刘众荣也气喘吁吁的追了上来,喘了一阵后,笑呵呵地说道:“幸亏小爷机智勇敢,要不就活着回不来了!”“你走开,以后别说你认识我”:李烨大声说。易苗单手捂着眼睛,一副惨不忍睹地表情,想说些什么,可又说不出来。休息一阵后,原路不敢走了,他们绕了一大圈,回到他们居住的街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接下来的十几天里,他们天天提心吊胆,害怕张小姐来书院里告状,他们穿的书院的衣服太显眼了。还好担心的事没有发生,他们悬着的心慢慢放了下来,又恢复了往日地欢乐,只是每天回家时,他们刻意的绕开那座石桥。这一天,书院下堂后,易苗独自来到他们的秘密基地。今天是十五,刘众荣和李烨被母亲拉到寺庙里烧香去了。城西有座大佛寺,初一和十五香客盈门,有事的去请愿,没事去求个身体健康,升官发财之类的。易家不信神佛,易苗的爷爷说过,求神如果有用,学子何必挑灯苦读,将士何必浴血沙场,商人何必起早贪黑,官员何必勾心斗角。大家都去求神仙好了。易苗相信爷爷的话,所以他对李烨和刘众荣关于神鬼的言论不屑一顾,还经常驳斥他们。
易苗今天不太高兴,想来这里安静一下,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易苗心情不好是因为哥哥易空今年没能考中进士,哥哥自幼聪明,十二岁考中秀才后,仍然勤学不辍。有时易苗半夜起来上茅厕,还能看到哥哥在挑灯看书。比起哥哥来,自己是一点也不刻苦,说起来他也十二岁了,哥哥这年纪已经考上秀才了,他现在连考秀才的门在哪里还没找到。书院里教的法条,礼学,算学,书法,音律。他不知道除了用来考试,还有什么用。父亲总说他们还很小,还有很多时间去考,不着急的。可易苗看得出,哥哥很失望,觉得自己的才学没有得到认可。看着哥哥失望的神情,易苗更加迷茫,考进士真的很重要吗?
不管怎样身边的同窗们都在努力的学习《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礼记》、《左传》等等,等等。张口必要引用儒圣的名言,闭口就要有古籍中的典故,以彰显自己的博学。就连刘众荣,李烨这样的学渣也天天抱着这些书籍,摇头晃脑背诵全文。身边的人都是如此,易苗仿佛身处在一股洪流之中,完全不知道自己去向何方,但也要随波逐流。考中了进士,就一步登天,高人一等,所有人都对你赞美仰视。考不中好像就一辈子碌碌无为,受尽冷言冷语。书院中的一些先生,四五十岁依然在一边教学生,一边考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