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四章 皇上在骂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忍着膝盖和脚踝的酸麻站了起来。

    朱允炆不再骂人了,面色便恢复了一丝温和,说道:“事已至此,众卿说说,平伐北平当以何人为将?”

    朝堂上一片寂静。

    朱允炆面上更加温和一些,说道:“众卿但说无妨。”

    站在奉天殿最末端的吏部员外郎龙套经过内心的激荡,以及确定前面的大人物暂时不会发表意见后,于是横跨数步,执笏而道:“陛下,臣以为长兴侯可担当此任。”

    此话之后,朝堂上仍是一片寂静,而众臣内心有些激荡。

    黄子澄暗松口气,心道:“幸好还有长兴侯啊!不过,这个员外郎此时逆流而上,若非有胆有识,便是心有大志,当得小心对待啊。”

    徐增寿暗道:“龙套?难怪一直是个小小的员外郎,太没眼界了,此时是你说话的时候吗?”

    齐泰暗道:“此人平素不显山不露水,却是未想到竟有如此心胸,看来不可小觑啊。只是,长兴侯其人……”

    李景隆则稍稍有些意外:“历史不是被改变了吗,怎么还会是长兴侯耿炳文出战?不过……这倒真是件好事,至少可以看看宁王之事会不会影响到历史的大趋势。”

    朱允炆嗯了一声,道:“可还有人选?”看着一众低着脑袋的大臣,最后将目光停留在李景隆身上,略略一顿,却又有些疲惫地向左侧拂了拂手。

    龙椅左侧立着和术,其人本是太祖皇帝的宦臣,侍奉太祖皇帝三十余年,更是看着朱允炆长大。朱允炆自记事起便识得这个年纪足够当爷爷的人,自是无比信任,所以登基以后便直接用了他。

    对于朱允炆并不明显的手势,和术完全心领神会,眼神里闪过一丝怜爱,拖长了声音说道:“此事再议,退朝。”然后又道:“黄先生、齐尚书、曹国公请留步。”

    待朝臣退尽,朱允炆歪坐在龙椅里,说道:“景隆,你以为耿炳文如何?”

    自听到龙套推荐耿炳文后,李景隆渐渐恢复了平静和自信,甚至暗暗对自己先前那种反应和表现甚是不耻。

    就算你有脾气如何?就算你有心机有如何?

    然并卵!

    李景隆暗道:“我李九江又不是那个草包李景隆,堂堂穿越者还能被你收拾了?龙套不错,至少不算是个跑龙套的,他能把耿炳文推出来,倒是帮了我一个大忙。”

    见朱允炆相问,李景隆故作思量状,半晌说道:“长兴侯随先帝征战多年,功勋卓著。虽然年事渐高,却仍有廉颇之勇,臣以为可矣。”

    朱允炆看向黄子澄,后者赶紧道:“国公所言甚是!庶人棣早年曾受长兴侯教习,自当该遵晚辈之礼。此番长兴侯北去,庶人棣或不战自退。”

    朱允炆点点头,又看向齐泰,后者略略思考,道:“陛下,臣以为……曹国公可矣。”

    李景隆闻言暗惊,朱允炆则顿时一喜。

    二人心情不同,原由却是一样,皆是因为“仙梦”。

    李景隆不再多提,只因宁王之事让其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怀疑,需要些时间来捋清思路。

    朱允炆所喜,则是因为近几年对李景隆仙梦奇缘的信任。

    太久以前的事亦不提,只说朱棣起兵反叛一事,李景隆事前便已经给朱允炆肯定的回答。

    所以朱棣起兵北平并没有让朱允炆意外,但此等事情毕竟是关乎江山社稷的大事,必须要让群臣感受到压力,要认真对待。

    当然,怀来、蓟州等地失陷得如此的快,还是让他有些生气。

    朱允炆知道生气其实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但他必须要生气。这不仅是对群臣的一种警示震摄,更是一种铺垫,为他接下来与李景隆谈话做的铺垫。

    他想李景隆尽快去平复了北平。

    之所以如此做,源于李景隆说过,在仙梦中他并没有直接领兵平叛。

    这怎么得行?

    朱允炆可不愿掌握先知之能的李景隆居于幕后,更不放心将关乎江山社稷安危的大事交于其他人手中。

    不过既然是仙梦奇事,总不能直接下旨让李景隆逆仙而行,须得慢慢说动他,让他想办法借先知之便而平棣庶之乱。

    此时听得齐泰将李景隆推出来,朱允炆自然甚喜,道:“齐尚书,你是认为国公比长兴侯更为适宜?”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