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桑吉顿时高兴极了,马上带着他们上山。
张烨在旁边道:“桑吉,你自然一点,别紧张,对,表情还得再自然一点,你就当我们这帮人不存在就行了,你只管走你的路,只管采松茸,我们要拍的就是这些。”试着拍了几个镜头,张烨在摄像那里看了一眼成品,不太满意,又赶紧让众人停下,对工作人员道:“来个人,给桑吉打扮一下。”
小王道:“我来,化妆吗?”
张烨道:“不需要化妆,但让她看着利落一点,头发也别那么乱。”
张烨是第一次执导纪录片,他团队里的大部分人也是第一次拍纪录片,大家都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所以一开始进展比较慢也是张烨预料之中的事情,他相信过了今天以后,拍摄进程会越来越快的,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来,把基础打好,磨合好,每一个镜头都不能有失,否则等这个取景地拍完了,回到京城后才发现某某关键的镜头不能用?那时候可没有工夫再回来重录了!所以,开始进展慢一些张烨是可以接受的,但拍摄质量必须精益求精!
休息的当口。
张烨看了看手机,还有信号,就马上跟身在另一地的第二拍摄组的人联系上了,那边张烨指定的临时负责人是副导演张导,他们第二摄制组正身在浙江。
“喂,张导!”电话里传出张左疲惫的声音。
张烨立即道:“到了吗?”
张左气喘,“呼,我们刚到,刚找到村子,这边交通不是很方便。”
“好,辛苦你们了。”张烨道:“你们先休息休息,喘口气,然后其余的工作安排就按照我之前告诉你们的,张哥,你们这一组的任务是现在最着急的一个,争取在明天之前就把镜头拍好,然后去下一个拍摄地点,马上就十月份了,其实拍冬笋的时间已经晚了一些了,如果再拖下去,就真的什么镜头也取不到了,所以你们辛苦辛苦,受受累,那边的镜头就靠你们了,等明天下午,我机票已经订好了,我直接飞你们那里,我跟你们的下一个拍摄地点。”
张左道:“我们辛苦什么啊,你才是最辛苦的,这里交给我你放心。”
放下电话,张烨又给第三摄制组的人打了过去。
《舌尖》的三个拍摄小组已经被张烨都放出去了,三个小组差不多是同时出发的,张烨没有三头六臂,只能一个摄制组一个摄制组的跟,先跟哈齐齐这边,带着他们熟悉一下拍摄,让他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拍摄风格,然后明天张烨再跟下一个组,后天或者大后天再去第三摄制组,所以的镜头都得张烨满意才行,他不去亲眼看一看肯定是不放心的,《舌尖》看上去简单,实际上这部纪录片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越是简单的东西有时候越是不好拍,海量的信息和内容乃至艺术情调,有时就全在那么简简单单的几个镜头里了,缺一点都不行,缺一点都影响质量。
张烨作为《舌尖》的总导演,这两个月,注定了要东奔西跑飞来飞去了,没办法,时间太紧!
比如《舌尖》里冬笋的镜头。
比如同是第一集的松茸的镜头。
必须现在就录,再晚就不行了,冬笋九月中旬就差不多了,现在已经快拍不到了,松茸虽然晚一点,是十月中旬之前,可天气的事谁说得好啊,等香格里拉的雨季过去的太久了,山上就见不到松茸的影子了,这个都得和时间赛跑,所以张烨从京城出发之前就早给三个摄制组分别做好了拍摄计划,三个组分别赶往不同的地点,拍摄顺序并不一定是按照张烨那个地球上《舌尖》的顺序拍摄,而是得先紧着那些时间赶的拍,这才能保证顺利完工。
至于有一些在九十月份拍不到的镜头怎么办?毕竟原版的《舌尖》里,也有很多春天夏天的镜头。
这一点张烨也想到了。
他的解决办法有两点。
一:换地点,北方虽然是冬天了,但也有四季如春的地方啊,总能拍到想要的镜头的。
二:换食材,《舌尖》是围绕食材来展现饮食和人文的纪录片,换一种食材,换汤不换药,饮食和人文也一样可以正常展现,只不过需要张烨动一动脑子,自己来把这一块的剧本按照原版《舌尖》的模式写出来,这部分需要换食材的内容估计也不会太多,工作量应该不会太大。他那个地球的《舌尖》第一季和第二季早被张烨用记忆搜索胶囊呈现在脑海里了,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细节张烨都清清楚楚,也是滚瓜烂熟,加之导演技能书和摄影技能书的帮助,模仿几个镜头他还是做得到的,不会影响纪录片质量。
拍摄时间解决了。
时间跨度解决了。
于是,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xiabook.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