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www.bqg8.cc】,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howmn5();</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top.js"></script></div>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潍州,海沧镇,下铺小港,隶属于昌邑劳役营的外海捕捞船队,正在猎猎海风中归航靠岸。
整个冬天下来,通过镇抚府捡括沿海港口所得,的各色大小海船也有三四百条,其中大多数都是不适宜远航的近岸渔船,因此被按照沿海的传统港口和渔区的分布,重新组建了十几只专门近海捕捞团和相应船队,在一些当地人士的指引下,出海寻找鱼讯而开展作业。
显然这一次的收获还算不错,或者说,因为长久沿海的动乱与外来侵袭,让近海渔业荒废了许久,因此,当重新开渔的时候,经过最初几次不熟环境和判断错误而拉空网之后,就可谓是鱼讯如潮所得颇丰。
因此,相比陆上那些还要好些日子才有所收成的农业生产团队,他们和附近的盐场作业团队一起,无疑是在六州镇抚府主导下,以自给自足为目标的生产运动中,见效最快也最早实现初步自足,并有所出入盈余的部分团队。
在火辣辣的日头炙烤下,这些赤着膀子被海风吹得皮肤发黑,脸色泛红的精壮汉子,开始从大海船上搬下来成筐成筐,犹是活蹦乱跳的渔获,
其中一些较小杂鱼被留下来之外,作为当地劳役团的佐食和补充,又有少数较为完好的渔获,被小心的放进挖好⑨≯,..的海水池里,等待装车送往益都的鲜货之外。
其余鱼贝鱿虾蟹的渔获,都马上送到附近的盐场去,抓紧时间进行剖杀、清理、腌制、烘烤、晾晒,等长期贮存的处理,然后送到益都等地去,作为各地驻军和劳役团的重要辅食和营养的补充。
而夹杂在这些精壮汉子之中,尚有不少穿戴整齐统一的人士,都是被扣留下来的前海兵队的成员,与水师船上那些成分繁杂的操手、役丁不同,滞留在北地沿海港口的这数千名海兵队成员,主要来自一些偏远州县、岛洲的沿海地区,吃苦耐劳的渔家子弟。
虽然对于被友军强行扣留羁押的事实,很是有过一番反弹和抵触,但是随着来自后方大本营的敕令,确认了新设的淮东置制路和六州镇抚,对于海陆地方的领导与权威,也不得不接受了现实,作为国朝划拨在淮东置制路下的补充兵员,归入了当地驻军的支配序列。
又全额给补发了一批积欠的军饷,并给与了相应的配给和基本待遇之后,就算是再有所不满的人,也不得不噤声下来,考虑其自己在这个新集体里的前程来。
当然了,对位某位上官来说,这些兼顾了一定水面和陆地作战能力的海兵队,拿去直接做补充兵员有些太浪费了,因此,格外选拔健锐两千人,编做三个水营,直接隶属于镇抚府的下辖,以依旧扣留在手中的几条水师战船为基础,负责沿海地区的巡逻与治防。
毕竟虽然南朝治下来自东海方面的侵攻已经消停了,但是随着沿海地区的休养生息和有所恢复,就近来自黄海地区,乃至活跃在渤海本地的外藩、海贼和私贩势力,还是不可不有所防备的。
剩下的人则被充入建生军,参与沿海各地劳役营的生产活动。因此,他们对于这种近海的捕捞作业活计,也算是轻车熟路或曰驾轻就熟了……
同样的,在近海一些地方,肉眼可见的是是一些撑着小船的身影,那些人正在用特殊的钩具打捞着浅水里的裙带菜、鹿角菜和紫菜的出产,当沉甸甸的堆满了半船之后,他们就开始返程。
然后将捞来的海菜摊晾在专门的架子上,由日光暴晒和海风吹干成便于携带和贮存的干货,因此,远远望去一片又一片,层层铺开的海菜,就像是一团团灰褐色的云彩,覆盖在石滩上。
而在港口边上的长长滩涂上,则是更多弯着身子的妇孺,正在泥滩中拿着工具,挖掘蛤蜊蛏子和潮蟹,一点点的装满背在身后的篓子,
最后集中起来,倒进滚水锅里煮熟,去壳挖掉内脏,然后铺在蔑板和筛子上风干之后,就是不错的海味特产,无论是做汤还是直接干吃都行。
然后按照交留各半的原则,会有一半的渔业收获成果,被留在这个团体之中,除了日常生活所需的消耗和应急备荒的公储之外,其余的剩余都会被重新折价计算,由公中统一收购。
然后各个人头按照出力和贡献程度,获得一些名为“工分”的劳动点数,可以拿到最近的合作社,或是流荡商贩车那里,换成一些果蔬、肉类、布匹、针线、铁器、陶器等日用、乃至糖、盐、烟叶、酒水之类,属于日常配额外的稀罕物件,
或是更进一步的兑成,相应衣帽鞋袜被褥等成品的配给卷,然后在自发的小市和野市里,拿去和别人交易互通有无,最终形成一个有限信用代币的底层流通渠道和范畴。
故而,相比内陆那些还只能勉强吃饱的劳役营,这些沿海渔作的团体,反倒是六州治下,生活水准普遍较高的群体了。
当然了,按照某个位面的咸鱼教主的说法,这些人只要有咸鱼干就够了,夫复何求呢。
而在不远处的晒盐场里,到处是明晃晃的太阳反光,刺眼的让人只能眯着眼睛,戴上罩着一圈土布的笠子,在大片的盐田中劳作,
随着开渠放闸的叫喊声,积淀在大片盐田之中,那些包含浓盐分的靛蓝海水,在人工手段的引流和浇灌下,冲刷过一层又一层阶梯式的晒场,也在火热的暴晒下迅速蒸发了多余的水分,而留下一层又一层白花花,有泛着某种蓝灰色调的粗盐层。
这种新式阶田制法出来的粗海盐,虽然其中仍旧杂质甚多,但是相比传统的烧煮和堆晒法,纯化干净了不少,已然可以直接用来腌制肉类和渔获了,或是充作盐贩子贩卖的灰盐。
为了减少成本和增加利润,他们往往还在贩售的私盐中,添加各种增重的杂物。比较良心的最多掺杂点海沙,而比较恶劣的则是用更加细腻的生灰和白土来增重。而这通常也是最底层普罗大众,唯一能够吃得起的选择。
但在这里,这些初盐还要在沉淀池里过上至少两道,才能成为相对洁净泛白的民用细盐,而军中所用的专供盐,则要至少过上沉滤过三道。而在此之上,还有进一步深加工的特种成分盐,不过就属于小范围制取的产物了。
如此下来,最大的投入,就是处于盐田下方的阶级晒场,需要用大量耐冲刷和腐蚀,还能防止渗流的特殊胶泥,来涂抹平整晒场底部,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和收获。整个过程相当的繁琐,但是一经完成之后,就可以相当省事省心刮取所获。
长芦地区本身就是北地重要的,作为长芦盐区边缘的潍州海沧盐场,同样也不能例外,因为相对适宜的海潮和风向,以及充足的日照和地理构造,乃至气温和湿度,海水的成分,都是制晒海盐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在自然条件下,晒盐产盐这种东西,可不像后世网文小白描述的一样,在海边随便找块地头,挖个池子引满就能坐等晒出盐来,光是位置不合适造成的地下渗漏的污染,或是一次突发的涨潮,就足以让你辛辛苦苦许久的努力,尽数前功尽弃了。
不然,古人又是何苦要熬海煮盐,一直沿袭到近代才彻底放弃。
因为是合适的传统盐场区,又采用了源自后世的新工艺和管理流程,所以重新恢复盐场的产量,也是节节攀升,各种等级的粗细盐类,不但足供附近的州县,还能有所积余下来,进入周边的流通渠道。
在动荡之世,除了粮食之外,盐也同样是某种拥有保价效果的流通物,甚至在特殊环境下,可以作为临时的代货币来使用。
同样,沉淀完主要盐分的卤水残渣,同样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