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友良心有余悸。
去年一役,云来阁把八宝楼的厨子,连着不少祖传的菜方子都挖角过去,到现在,八宝楼还是元气大伤。他虽不是八宝楼的掌柜,但时常听得其他商号的掌柜说起这事,心有戚戚焉。
因此,郑友良对乐琳的计划,虽不赞同,却也十分体谅。
柴珏却不如此认为,他撇了撇嘴,讪道:“所以避其锋芒?”
心里不免十分失望,看“他”胸有成竹,还以为有何妙计,谁知竟是如此懦夫之举。
“是避其锋芒,也是避我所短。”
乐琳也不恼,径自走到窗前,推开窗户,窗外正正对着东市,人声攒动,吆喝声、叫卖声,好不热闹。
“三殿下想必曾光顾过云来阁,不知其窗外风景比之八宝楼如何?”乐琳坦然笑问。
今日与郑友良商谈之际,乐琳得知云来阁虽然和八宝楼同在朱雀大街,但因在西端,却是靠着汴河,推窗而望,便是河畔美景。
高档食肆从来最讲究环境清幽,八宝楼在地理位置上就输了云来阁一截。
柴珏自然也想通这个道理,无法辩驳,只得默然。
看到柴珏被说服,乐琳决定乘胜追击,彻底说服眼前二人,她眨了眨眼睛,继续道:“汴京城能光顾云来阁、叙福居的富人,总数不过百来二百。纵使他们再喜欢某家食肆,一日也不过三餐,就让他们三家去瓜分,便再没有剩余的了。”
说罢,她抿了口茶,润了下喉咙,又指了指窗外的东市,冁然而笑:“而这外面的,才是真正的蓝海!”
“蓝海?”柴珏和郑友良都不甚理解。
不同的是,柴珏心想,这又是什么平民的方言?
而郑友良想的是,这难道是老东家的什么谋略的术语吗?
乐琳也不管他们听懂了多少,俯视着窗外的东市。
那里有茶坊、有脚店、有肉铺、面档,有赠医施药的,有看相算命的、有修面整容的,各行各业,应有尽有。
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看街景的士绅,骑马的官吏,叫卖的小贩,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
这些,都是她的蓝海!
“云来阁、叙福居,不过是在小池塘里觅食,为了几条小鱼小虾,抢个你死我活,却放着这片大海洋的龙虾鱼翅不顾。而我,我……”
说得兴起,乐琳眼睛都放光了,她用力拍了拍郑友良的肩膀,朗声道:“我要带领你们,去闯这片海!”
郑友良重重地点了点头,不着痕迹地擦了下眼角,应道:“好!管他蓝海绿海,老朽豁出去了,就跟着少东家去闯!”
自从老侯爷去云游四海之后,郑友良许久也不曾这种心潮澎湃的感受了。没想到,今日竟在少东家身上,又找回那久违的激情,那一直在潜伏的冲劲。
而柴珏更是看得呆了。
他不知道什么是蓝海,也不知道“乐琅”要干什么。
让他眩目的,是“乐琅”心中那团火,眼中那份光。
这是他在那死气沉沉的皇宫中,不曾看到过的。
皇宫里,有庄严,有稳重,有秩序。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要做什么,如履薄冰,从不出错,却独独少了这样的火光。
他曾悄悄凝视过许多人,他们的眸中有各种各样的光。
初入官场的人,眼中的光是最亮的,里面或有野心、或有抱负,抑或有仁,有义。
而在皇宫里待得越久,那光便越暗淡。
庞丞相那样的三朝元老、或者父王那样自小长于深宫之中的人,眼里早已看不到一丝火光,无论怎样强烈的情绪,都隔着厚厚的雾,看不清,亦摸不透。
像“乐琅”这样充满希望、憧憬,如熊熊烈火般生猛的,毫不掩饰火光,他是第一次看见,惊艳得心悸。
...
...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qg8.cc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