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一阵新生儿嘹亮的哭声划破了府衙的寂静,年过半百的大宋福建路泉州知府韩国华并没有意识到,他这个小儿子的诞生,多少年后,将是相州韩氏一门走向辉煌的开始。那个怪涎的僧人走过来,对守门的衙吏说:“这儿有一个非同一般的小孩儿,可要看护好了。”说完这句话,僧人攸忽不见。
公元1008年,北宋真宗皇帝赵恒大中祥符元年戊申七月二日辰时,一阵新生儿嘹亮锐哭划破了北宋福建路泉州府衙的寂静,泉州知府韩国华侧室夫人胡氏十月怀胎期满,生下了一个男孩儿(泉州民间还有一传说,谓韩琦生母名蔡连理,但此说是否可信,读者自去印证。)。
按这个孩子的排序,在韩家兄弟中是老六,韩国华给他取名“韩琦”,字“稚圭”。稚圭,意为“小玉”,韩国华给儿子取这个字,自然有些暮年得子,视之为宝的意思。当然,韩国华更希望这个孩子一生没病没灾,福寿永驻。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韩姓本为大姓,如果追溯它的渊源,韩氏出自春秋时晋卿献子(韩厥)之后,(卿,春秋时晋国高级官职,韩厥在晋国卿族中属于君子派),后来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秦始皇统一六国,韩国被灭,其子孙四处分散,遂多以国为姓。
历史长河,百年千年逶迤不断,流落于中原相州这一支韩氏家族,其远祖中虽历朝历代不乏进入仕途之人,但都没有做到十分显赫的官位,到韩琦曾祖韩璆,也只不过做到县令之职。
韩琦祖父韩构,在大宋王朝时做到了康州知府(相当于今天的市长),到韩琦父亲韩国华这一代,韩家一门的官运似乎也只在中品的等级内徘徊。
韩国华,字光弼,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进士,历任过泸州通判;彰德军节度判官;著作佐郎;监察御史等职。
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太宗皇帝赵光义恨于6年前大宋帝国挟灭北汉之威、北伐辽国失败,咬牙狠心准备再次北伐征辽一雪前耻,韩国华为此奉命出使高丽(朝鲜),说服高丽王出兵配合。由于韩国华出色完成了使命,受到太宗皇帝嘉奖。
雍熙三年,韩国华改任右拾遗,判司鼓、登闻院,此后又历任三司开拆推官、盐铁判官等职,直到后来外任泉州知府。
数千年华夏历史上,无论是书香门第、簪缨世族;还是商贾大户甚或市井小民,芸芸众生,几乎每一个家庭永远都在将光大门楣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他们将自己已经无法企及的目标化作虚无飘渺的理想和企盼,如一场永远也无法醒来的华丽美梦,子子孙孙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延续下去。大宋王朝的泉州知府韩国华同样也不能例外。
韩国华曾经将光耀相州韩氏一门的希望寄托在大儿子韩球身上,这是他和夫人罗氏所生的长子。
韩球自幼饱览经史,颇有志向,每在书中读到古人肝胆忠义、建功立业,必掩卷感叹,心神向往。韩球以皇家恩荫,补了一个太庙斋郎的官职,后被选授湖州德清县尉,在任上处理政事很是干练通达,颇有章法,韩国华对儿子的才能深感欣慰,常对人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是个精明干练的能吏,韩家的希望就寄托在他身上了。那时候的韩国华绝没有想到,多少年后,实现他梦想、给相州韩氏一门带来无限辉煌的,却是他的妾夫人胡氏给他生的这个小儿子——韩琦。
翻开华夏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明清,似乎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每一个日后能成就辉煌伟业的人物,在其出生时都伴随着某些奇诡异象的记载:要么红光满室、七彩祥云;要么凤鸣枝头、奇香四溢,总之,是光怪陆离,玄之又玄。而这位日后将“历相三朝”的一代名臣韩琦也是如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