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有辽一朝,南京道都是辽国的财赋重地。虽然此地农田稀少,乃至于粮食都靠海运从东京道运来,却架不住此地同宋国接壤,在新城、涿州等地有三个同宋人交易的榷场。
边境贸易嘛,自然有钱。更何况对面的宋国,那可是土豪,富贵得不要不要的。
于是年复一年,大批的毛皮、东珠、老参从各地汇集起来,再从此地往南运去;又有大批的茶叶、丝绸先运进此地,再分散到辽国各地。这一进一出之间,析津府想不繁华起来也难,用当地人的说法就是:“风物不下汴梁。”
可惜往昔的花花世界,如今也是遍地愁云。东京道一丢,南京道的粮草便没了着落。有心向宋国买入,结果宋国主动断了榷场不说,还趁火打劫,派了十五万大军北伐。战争的消息一旦传来,市面上的粮价一日数涨。
倘若只是如此,那还算好。以南京道存储的粮食,一年半载之内还能勉强维持。
可惜还有雪上加霜的事情,今年辽国接连失地,金人残暴,打下一地便屠杀一地。五京之中只剩下南京一处苟安之地,被金人杀破了胆的各地百姓便洪水一般朝南京道涌来。
三十来万人的析津府内,如今已经挤的满满当当,不下百万人口。一百万人口,那就是一百万张要吃饭的嘴。这么多难民聚集起来,每天消耗的粮食自然不是小数。甚至以南京道的富庶,也支撑不了多久。故所以才有前面耶律大石“京中只有三月之粮。”之语。
析津府便是古幽州城,当年石敬瑭献上幽云十六州之后,辽太宗便于会同元年升幽州为南京,用以掌控此汉人聚居之地。
一条莲花河将析津府分为了南北两城,北城之内,大多是契丹八部以及各族番子所居,南城则是典型的汉城。
如今北城之内倒还算平静,南城之内,却已经很少见到炊烟。权贵及番人多居北城,自然有守卫牢牢看护,硬闯的难民免不了被一刀砍死。北城门口,盛放示众人头的笼子像灯笼似的在城门上挂了一长溜。
逃难的百姓去不了北城,便唯有一窝蜂的窝在南边的汉城之中。粮食本来就大多存储在北城,南城唯有一个不大的太平仓。如此多的难民,一个月下来便像蝗虫一般,将汉城市场上的粮食吃了个所剩无几。就连道路旁嫩绿的树叶杂草,也被搜刮一空。当地居民即便还有余粮,也不敢再明目张胆的举火造饭,饿极了的难民可不管什么叫王法,反正法不责众。
若是在南城之中走一圈,除了大批大批骨瘦如柴的老弱妇孺外,隔三差五的偶尔还能在巷子不显眼处发现饿毙的难民尸体。
以前耶律大石尚在析津府的时候,难民们好歹一天还有一碗米粥。既然耶律大石去了新城,城中的官僚们谁又会理难民的死活?如今城中的粮食有进无出,吃一点就少一点,还要留着支给军用呢!无非是隔三差五的用点霉烂的粮食熬点米汤,打发一下难民而已。
至于难民之中的青壮,能走动的都已经全部进了山林,拿起破烂的斧头,草草用树枝弯的弓箭,朝大山要起吃喝来。
这下子析津府周围山林内的野兽遭殃了。有如蝗虫过境一般,大到狮子老虎,小到蚂蚁蜜蜂,都被一洗而空。当然,除了西南角的皇家猎场。
辽国旧俗,皇帝当四时捺钵。其中的春捺钵,有时在松花江一带,有时便在析津府内。
既然用于捺钵,自然有狩猎用的皇家猎场。与天然丛林不同,这种猎场内的野兽都有专人打理,隔三差五的便有各处进贡来的野兽投入去。若是未得皇帝允许,私自进去偷猎那就是大不敬的罪过,杀无赦那种。
如今辽国江河日下,各处进贡的野兽也日渐稀少,但是比起四周的山林来说,那也是天渊之别。
难民青壮们在四周山林不要命的狩猎,越打猎物越少。皇家猎场的守卫却在啃着兔腿旁观。这么点人守着这么大一座皇家猎场,全析津府的人都饿死了才能轮到自己。猎场内的野兽那是没数的,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