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会考官的官和留不住的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准备调动,希望领导理解和支持。夫妻长期两地分居,自然是各级领导不愿看到,也难已一时解决的很圆满的问题。于是,出于人性化的管理,领导同意了a君的请求。a君顺利地调回毗邻他老家的一个市工业办公室工作,对方对应了他的副县级职务,任工办副主任。虽然这些还不能简单下结论,a君完全是靠考官而走的一条升官的仕途捷径,起码这市统计局的公招,不到两年又要空缺一个副局长,难道又再公招吗?看来,这一次官考官的实际效果是不理想的。

    b君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家境贫寒。但他从小发奋努力,又特别会刻苦读书,而且成绩突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b君初中毕业时,原本可以升县重点高中,因那时中专的分数线还高于重点高中,加上父母希望他早点出来工作,尽快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初中毕业时,他毅然放弃了读重点高中,去读了一所师范学校。中专毕业的b君,分配至县城的一所初中当老师。但他从来没有放弃继续学习深造,在尔后的边工作边进修中,他先后自学考试通过了大专、本科学历。据说他现还在职读研。b君不仅会读书,而且也会考“官”。当老师两年后,他就考上副科级的县党史办副主任;三年后,他又考上了正科级的县政研室主任。又三年后,他又考上了另一个地区的团委副书记,再三年后他又考上了另一个省的政研室研究室主任。因此,b君在他的家乡都称为是全县第一的、会考“官”的官。最近又听说,b君向副厅局级职位冲击,考试的结果是他面试的成绩同时被两省的厅局级单位入围。不能责怪b君是完全靠一考定终身,或者说他的确是个会考“官”的官,但我们现今设计的很多用考来代替其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法,以及这种挫伤实干同志积极性的办法,妥当吗?

    c县是中部一个省的贫困县。此县地处偏僻,不通火车,就是刚刚竣工通车的高速公路,也就是擦城而过。加上该县资源又不丰富,没有发现什么大矿床,也没有大批量的农副产品。因此,该县的财政收入在早几年才勉强过了一个亿。因为苦,因为穷,只穷则思变!所以这个县却出了两大“特产”:一个特产是在这个没有铁矿、没有钢厂的县,科技和工业又不发达的地方,矿上机械制造业却很有规模。现县城就有成十家合伙的矿上机械厂,而且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另一个特产就是每年全县都会出现一批会考的人才,比如考上全国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比如考上市、省一定职务的考“官”,甚至于在毗邻的省、市、县每次对外的考“官”中,几乎都有该县的同志入围。

    然而,就是这个出考生的县的检察院,却连续几年只有出,没有进的检察官。按照《公务员法》和《检察官法》的有关规定,凡是进入检察官队伍的检察官,都必须通过了全国司法考试的有证人员,而且还规定其有大学及其以上的学历。前几年,通过全省检察机关的统一考试录用的一批检察官中,曾经分配至该县几名。可是不出几年,这几名检察官有的调入特区,有的调回省城,有的宁愿长期借调至中心城市周边的县区工作,也不愿呆在此县。因此,该县检察院长期缺编,影响了检察办案。为此,曾有执法调研机构建议,此县是否可以比照西部有些省的边远县作法,降低检察官准入门槛,比如学历降为大专,暂时没有取得司法考试证的司法学校毕业生,允许其跟班办案等等。这当然不一定能随意开口子,否则有失法则的严肃。

    总之,公务员法颁布这么多年来,出现上述这种会考官的官和又留不住官的这些怪怪现象,好像都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并预以总结经验教训,下不为例!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