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再升学的补习驿站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3、再升学的补习驿站

    应该肯定的说,创造和推行见习生制度初衷的人,主要是想让刚出校门的年轻毕业生,有一个适应未来职业生活的过渡期。我国从2006年开始全国推行的见习生制度,更是为缓冲就业设计搭建的一个平台。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下面发生的这些故事,好像也没有完全违背这个初衷?

    小娣的父亲原是一乡镇企业办的干部,母亲是近郊的一个农村妇女。小娣出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那正是国家计划生育抓得最紧的阶段。在农村的爷爷自所以给孙女取了个不太时兴的名子,主要是老人家有点封建思想,希望给长孙女安个有“娣”的名子,盼望她下一个将是个弟弟。有了孙子,才能传宗接代,光宗耀祖。尽管两年后,小娣的父母偷偷摸摸在农村如愿以偿的生了个儿子,完成了老辈的意愿,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沉重的。在乡镇工作的父亲被“双开”,即开除党籍和工作。凭着过去的人际关系,小娣父亲好不容易才在原下属的乡镇企业找到了一份供销员的工作。不久,此乡镇企业又改制,他重新下岗。正在这人到中年还得谋职——“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他农村老家的一位远房亲戚邀他合伙办砖瓦厂。办厂之际,正逢农村大批的盖私宅,砖瓦非常走俏。几年下来,小娣的父亲基本完成了原始积累。又过了几年,他觉得办砖瓦厂太累,就在市建材市场租了个店面办了一家建材商店。此时,小娣刚好初中毕业,小娣将来读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自然成了父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按照父母的设想,未来的家当应该由儿子来接。如果是这样,理想的走势就是儿子学一个所谓的“企业管理”专业;女儿学一个“财会专业”。儿子当老板,女儿理帐款;自家的资产儿女各占一定的股份,一家人经营既合得来又放心。父母扶上马、再送一程,自己的建材商店可以越作越大;待孩子成人成家后,父母也就心安理得的交班。至于儿女最后要不要树大分叉,那就看他们自己以后的意见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吗?作父母的做到这一步份上,也就尽到了这一辈的责任了!

    于是,初中学习成绩平平的小娣就选择了去一家职业中专学会计。现在会计界流行一种说法,说学会计容易,做帐也不难,甚至于拿到会计职称也不难;难就难的是要考到会计上岗证难。会计的中高级上岗证,考试者就必须有大专以上学历。为了将来能拿到更高级别的会计证,小娣所在的中专学校,在学生临将毕业的前一个学期就与某大专学校联手,组织在校生升大专的升学辅导。为了将来能走得更远、走的更高,小娣与班上很多同学都报名参加,而且都顺利通过了辅导站的结业考试。会计界又公认,会计的实践经验也很重要。因此,小娣在拿到中专毕业证书和辅导班结业证的这个暑假,她父亲就要她去小姨工作的会计事务所实习两个月,以便积累一些实际经验,更好的应对即将升大专的考试。这样实习一次,甚至于对在大专时组织的考会计证也有帮助。

    小娣的小姨头脑灵活,加上她所在的会计事务所前一年也有先例。所以在小娣来实习前,她小姨就要她拿中专毕业证书去教育部门要了一个见习指标。这样,小娣在见习的两个月期间,不仅分文不花,反而得到财政和单位给的生活补助和单位发的津贴。当年9月初大专考试小娣顺利通过,见习两个月后,小娣愉快地走上了新的学校。

    相对于小娣两个月——补习驿站的见习,小苏的见习期就长了一倍多。小苏是城里长大的姑娘,父母都在市级机关工作。小苏读的是个省级重点大学,专业是外语。为了提高学历,将来能更好的找工作,甚至于出国,她父母就决定小苏还要再去考研究生。小苏从省城毕业回家来准备考研究生的复习期,信息灵通的她父母,早早就帮她落实了一个清闲机关的见习生位置。

    小苏在这个没有什么实质任务又没有什么经济压力的机关,舒舒服服的见习了近6个月,拿到一笔尚可观的工资和补贴,也如期完成了再升学复习的任务。在她得到研究生的录取通知单时,小苏轻松愉悦地从这个她见习的机关走上了更高的学府。

    写到此时,对以上两位的这种“见习”过程,好像也说不出是钻了政策的空子?还是本身的这种制度就有缺陷?笔者只是有点感慨,我们现行的这种见习生制度经过几年的运行,是不是也需要好好的总结经验教训;如果还要推行下去,也急需规范完善了吧?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