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驱虎吞狼灭敌国(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炮箱车和五十辆战车,浩浩荡荡地入住西直门外张家庄。与此同时,从天津卫也出现了一支辎重商队,这支商队打的是破奴城宣慰使司的旗号,为京城运来了一万七千石的粮食。从表面上看,破奴军相应崇祯皇帝的号召入京城勤王,但谁也搞不清大明那个伪外藩华国公张平安内心真实想法。要说震慑闯贼,华国公张平安的招牌还是足够亮,只是西直门外张家庄数千破奴军在闯贼百万大军面前自保有余攻敌不足

    只是破奴军这个态度值得肯定,毕竟破奴军主力正在辽东进攻建奴的国都,在此关键时刻大明朝廷没有任何理由指责破奴军不来救援京城。直到这一刻大明朝堂众臣们才觉察出华国公张平安心机腹黑的可怕,这么多年来破奴军都在利用大明内忧外患做文章,他尽干些当*又立牌坊的坏事。这次也是一样,华国公早早地就宣布兵发辽东,搞得天下皆知不说更是向闯贼暗示破奴城兵力空虚。这下好了,闯军经过前期试探攻占直隶七个城池而破奴军并未有大军出动,就判断出华国公张平安是不会在辽东战场未决出胜负前是不会入关。没有了破奴军的牵制,闯军即可大胆向京城方向扑来。大同总兵王朴倒是接勤王诏出现了紫荆关,可这支一万人勤王援军到了紫荆关就向朝廷讨要开拔银子。

    这到京城勤王的各路援军名义是都有参将和副将带兵,却尽是些跑来讨要欠饷的老弱残军。尽管崇祯皇帝以赏赐华国公的名义卖了内廷大量古籍字画,华国公张平安以进贡的名义付出了海量的金银,架不住朝堂上一帮贪官污吏对剿饷一再追加。特别是大明北方干旱且战乱频繁收不上来税,江南税赋一再增加逼迫大量有土地的百姓破产,拥有绝大多数土地的官僚们不用上税,大明一年的税赋从四百多万减少到了可怜的不足二百万两白银。官员要养家需要发银子,剿灭闯军的官军更是不见银子不打仗,这巨大的财政窟窿朝臣们只能找崇祯皇帝从内库掏银子。被朝臣们逼迫的崇祯皇帝不得不一次次从内库往外掏银子,而这些华国公进贡的数百万两白银也没有离开京城,这帮贪官们把银子从内库取出,先是跟大内管事太监们分赃,随后按照官职大小将这些银子大部放到进了自己腰包。而在这乱世存放银子最安全的地方,除了自己家就是张家庄破奴城宣慰使司驻京衙门。

    随着闯军逼近京师,西直门内华国公几个买卖相继停业,只有张家庄“银广聚”银楼还在兑换少量黄金,至于白银“银广聚”银楼已经拒收。更令京城勋贵和官员们气愤的是,闯军断绝了去往南直隶的一切道路,能走海路的破奴城宣慰使司衙门不知道为何不收银子。曾经有几个勋贵雇佣了几条海船往南直隶偷运银子,结果是到了大海上这几艘海船就不见踪影。数百万白银失踪足以令直隶勋贵、官员、富商们损失惨重,人船一起失踪让这帮打算从海上偷运银子的道路彻底断绝。这帮损失惨重的京城勋贵大致也能猜到或许是破奴军水师搞得鬼,可没有任何证据指明是华国公属下干的买卖,这个哑巴亏吃得太大还抓不住华国公府一点把柄。这帮有钱有势的勋贵们想拿银子派人去月坨岛,对华国公府管事赵虎臣行贿,想要探听一下运银子海船下落,结果是赵虎臣拿完银子给出了这几艘海船遇到台风沉了。

    对于赵虎臣的说词快把这帮勋贵气疯,大冬天北方海面鬼个台风,还不是你们破奴军水师干的好事。这其中国丈周奎家损失最为惨重,他气愤不过跑到周皇后那里告状,吓得周皇后赶忙将父亲周奎赶出皇宫。这崇祯皇帝一天到晚都在为银子发愁,让京城勋贵们捐钱没一个响应,结果是这帮勋贵将数百万两银子偷运出去,这不是给皇帝把柄收拾这些人吗。崇祯十七年初一场可以说惊天大案就此销声匿迹,整个京城除了皇帝不知道外全都知道的案子无人再提。而这个时候闯军前锋离大明国都不足四百里,朝廷已经开始廷议是否将山海关的边军调到京城勤王。大明朝廷最能打仗的就算是驻防山海关的边军,但这支大军一旦调到京城,防备关外破奴军的大明边军力量将有很大削弱。本来崇祯皇帝非常想调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带大军入京城勤王,可他又对华国公张平安总是有的不放心。也就在京城这个最混乱的时候,破奴城宣慰使司法务衙门执政杨涟代表华国公张平安前来朝觐,杨涟的到来给予了大明朝廷一丝希望。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