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两天才全拆完。”
张仁差点晕倒:“我的天!”
一行人步入房中,张仁原先的仆从带着兴高彩烈的婉儿及张诚他们去挑房间,张仁则拉着李典去书房了解镇子现在的情况。
“曼成,这次下狱我没能赶上镇子的秋收。镇中的粮食收成怎么样?”
李典没说话,而是向张仁竖起一只手掌。
张仁道:“喂,你这什么意思?和我打哑迷吗?”
李典道:“基本上都是亩产五百斤。这个亩产我不怎么懂,不过军士与百姓中有不少老农,都说种那么多年地没收过这么多的。你的农耕新法效果不错嘛!”
张仁放下心来,又问道:“除去上缴国库的钱粮,镇上留下多少?”
李典道:“这个我不怎么会算。不过营中粮官说,按镇子有一万人来算,单是存下的稻粟足够我们吃四年的。你是不是想明年再多收留一些流民?”
张仁道:“嗯,我是有这个打算。另外镇上除去种地的,也该有些其他的产业是不是?哦对了,你抄我家的时候,我家里那些书没丢掉吧?”
李典道:“开玩笑,别人不清楚那些东西的价值,我和郭祭酒会不知道?放心,都在我那里保管得好好的,明天一早我就派人给你送来。”
“好极了!我当初想好的一些计划全在里面。你送过来我就好好整理一下,挑些眼下适用的出来去做。”
李典道:“时候也差不多了,你先好好休息一晚。我也回去吃饭去。”
“不在我这里吃了再走?”
“不了不了……”李典环视四周,向张仁道:“世清,你这房室乍一看好像不怎么样,可真正住进来才感觉非常的舒服嘛!咱们商量一下,是不是在镇里调点钱粮,让工匠们也给我盖一间出来?”
“……”
无名镇县县衙,张仁正在满头大汗的整理着自己凭记忆写出来与收集到的文献。这些文献主要都是机械、工业、商业、教育以及音乐、娱乐等方面的,费去张仁不少精力。
“老大,镇中的长老在衙外求见。”
张仁放下书简道:“子良(张诚的字),我和你说了多少次了,在家中没有外人的时候才叫我老大。正式的场合还是叫我大人。”
张诚淘气的一吐舌头:“大――人,镇中长老求见,你见是不见?”
张仁没好气的把手中竹简向张诚砸过去:“你小子,越来越没大没小了!行了,去请长老进来吧。”
张诚笑嘻嘻的随手接下竹简,跑出去带长老们进来。不多时四、五位老人恭敬的走进大厅,一番客套后张仁便请他们在厅中椅上坐下。这里顺便说下,张仁已经在镇中普及桌椅板凳,镇中人也早就习以为常。
张仁道:“几位长老一大早的跑来,是有什么事吗?”
五位长老对视几眼,最后是一个姓张的长老开口道:“大人,马上就是中秋佳节,而今年镇中粮食大丰收,镇中百姓商议过之后想召开一个中秋丰收祭典,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张仁楞住,心中在想:“这么快!一直都忙东忙西的没注意过时间,没想到马上又是中秋节了……中秋节又是团圆节,好想老爸老妈啊……”
几位长老见张仁呆,不知他在想什么。张长老小心翼翼的问道:“大人,如果你反对的话,这祭典不开也罢……”
“哎!”张仁回过神来,脑海中划过玩《三国志9》时的一些情节,马上回应道:“谁说我反对了?我不但不反对,还大大的赞成!就是让百姓们注意节俭一点,不要太浪费了。我们现在是粮食丰收可以衣食无忧,可也得记着以前饿肚子的事。”
张长老道:“这么说,大人是同意了?”
张仁点头道:“嗯,我举双手赞成……对了,可以办个簧火晚会,到时候我也会去凑凑热闹。”
“簧火晚会?”
几个长老面面相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张仁只好大致的解释了一下,然后就哄这些长老回去准备,自己带着张诚去找李典。都是年青人,有机会有借口去胡闹,比什么都开心,而且此刻张仁的脑子里冒出一个相当大胆、对现时点来说几近疯狂的想法。
“哦!你是说镇中百姓想搞一个中秋丰收祭典?我赞成!忙了这么大半年,也是该开心一下。”
李典是被张仁从营中的蓝球场上强拖下来的,一开始有些不高兴,可是听张仁说出祭典的事立马兴奋得蹦老高。
张仁道:“你也赞成?那就太好了!哦对,算起来我们也快建镇一年,搞些活动大家都放松放松。你回头让营里面准备一下……千万注意晚上的防火措施。中秋晚上少不了要点好多灯笼,我可不想乐极生悲。”
李典兴奋得磨拳擦掌:“交给我吧!这消息一传下去,军士们肯定都乐得蹦老高。”
“你就蹦得有够高了!那架势可以直接扣蓝。”张仁恶意的暗想,嘴上道:“那营里和镇上的事我就先交给你,我回家去准备准备。”
李典急忙一把拉住准备跑路的张仁道:“喂,你这是想当甩手掌柜啊!我镇里镇外的忙,你却回家准备?”
张仁又露出当初打雪仗时的奸笑:“你就信我行不行?到时候肯定不会让你失望。”
――――――
张仁家中。
“什么?老公你要我在中秋祭典上跳舞?你还要亲自为我弹琴。羞死人了啦!再说好像也于礼不合啊……还有,老公你手里这个东西是琴吗?既不像琵琶又不像胡琴的。”
“不怕不怕,既是祭典就要大众同乐,大家凑到一起唱唱歌跳跳舞,没什么的啊!再说到时候跳舞助兴的也有镇上的女孩子,不会只有你一个的。”张仁说着,心里却恨透了这封建礼教。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qg8.cc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