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直线距离600米左右是东麦窑村,有大约不足30户,100多人,有李、王、唐、代等姓,以李姓人家居多。
再向西南300米左右是西麦窑村,有大约四十多户,近200人,唐、王、董、张、苗等姓氏,其中唐姓约占全村总人口的75%、王姓约占10%
流清河村、东麦窑村、西麦窑村环绕流清河湾在岸边呈弧形排列。
西麦窑村西南约1公里处是南窑村,大约有居民80户左右,300多人。有董、段、苟、王、李、刘、朱等姓氏,其中以董、段两姓人家居多。
这个时代的南窑村所在三面环海,东面为流清河湾,南面是槐石湾,西面为栲栳岛湾,只有北面断续与陆地接通。北面是登窑河入海处,这里与陆地之间时常有海水相隔。只有在退潮时人们才能通过隐约露出水面的地面和浅水与陆地之间往返。也是因此,南窑村所在地域又被称为南窑岛。
南窑岛的东、西两侧多为海滩,南端近海处为大顶山,主峰海拔135.4米。整个南窑岛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整体面积大约有5平方公里左右。从空中看去,南窑岛整个形状有些象一把带缺口的斧头。
在附近的这几个村庄里,除了那些完全靠打鱼为生的人外,不少人都是太清宫山场的佃户。主要是梯子石以西山场和南窑山场。按照太清宫中记载来看,梯子石以西山场范围东至梯子石顶,南至海,西至小石屋以东,北至太平顶。南窑山场范围东至鲍鱼岛海,南至福岛海,西至太湖石海,北至聚仙宫前小港。这两处方圆面积都不算小。
在这两处,梯子石以西山场附近居民不完全是太清宫佃户,而南窑岛居民则全部都是。究其原因,整个南窑岛都在太清宫南窑山场范围内,而岛上也都是太清宫产业。不过,这里的佃户负担较轻,大都是五年三交租,三七分,佃户留七成,太清宫收三成。南窑村的租粮是作供品用的,禁忌用人粪尿浇灌,收获时不准用牲畜打场,全靠人力使用石碾等基本工具。而打场的人也必须扎好裤腿穿着袜。
在李是卿讲述这附近情况时,曾提到过将近50年前在这里发生的有名的“伐山”一事。赵振中记得以前在青岛读书时曾经看到过有关崂山的名人逸事中提到过此事,在有关崂山名人逸事中记载,有名为钟成聪者,不忿太清宫侵占民众山林,道士欺压百姓,于是率领民众伐山,大闹太清宫。
不过,李是卿的说法却与赵振中记忆中所看到的记载不一样。在讲述中,李是卿认为那是有些人在背后鼓动,聚众冲击太清宫实际上是另有所图。
“说太清宫勾结官府,欺压民众,导致民众聚集伐山,可为何民众聚集时不见官府出面?民众冲击、劫掠太清宫时官府为何不出面?官府事后重新判定山林土地为何不见有丝毫偏袒太清宫?须知当时捻军之乱平息不久,若没有强势者纵容、扶持,山民百姓怎敢聚众闹事?何况,所聚民众并非相邻几村,范围可是不小,很多民众甚至互不相识,只靠那个带头人就能聚集起几千人,还能众人同心劫掠太清宫,一起伐山?”
“事后有人编写话本传扬太清宫道士为恶,民众反抗有理。在捻军之乱平息不久各地仍有余众抗击的情况下,普通民众竟敢如此宣扬,而官府竟也放任若此?带头聚众伐山者十多年前去世时竟能获议叙五品官俸,即墨县衙更是赠议叙五品志禧匾额一块予以褒扬。所有这些,都说明伐山一事不是表面那么简单。那个带头聚众的人,只怕也是被人利用出头而已。”
当时李是卿感慨的样子,赵振中记忆犹新。
至于那些人到底所图为何,李是卿却又语焉不详。只是李是卿提到过的这些问题,让赵振中感到当年的事情或许真的别有玄机,而真实的历史与书本上的历史差距不是一般的远。
赵振中坐在石头上想了许多,休息够了就又站起来准备开始挖洞大业。看着周围的茅屋、水井、小路和日渐宽阔的石洞,赵振中的心中越发安定:在这个时代,总算是初步安顿下来了,不管将来怎样,至少现在的开局很不错。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