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然而阴影始终笼罩在这片土地,那就是让人闻之色变的——洪灾!

    洪灾,多年来始终是华夏的心病,尤其是每年开春的时候,雪水从巍峨的塔干雪山奔腾而下,历经数千公里的不断融合,到达南部时已然成了祸害苍生的洪灾。

    掌管全国工程的工部局每年都要被洪水愁白了头,这种现象持续了近百年,直到二十年前,当时的工部统领陆久山联名了十二位工部官员上了一道文件:《关于建造南部大堤的几点建议》。此文件一上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为何?南部气候湿润且多为平原,并没有建造大堤的丘陵地带也缺乏相应的建材,曾有人估算,在南部建造大堤至少需要八千万两白银!是当时华夏四年的财政收入,而且是在不计劳工的情况下。

    但是陆久山的文件中却创造性的提出建造人工丘陵,两岸用石头堆高,并且开挖左侧,广兴洼田,让衡河远离地面,成为天河一般!全长几百公里的大堤防护,足可以让衡河不再泛滥,造福百姓!文件中也做出了预算,大约需要七千万两白银,历时七年,需要劳工80多万!他在最后痛呈,与其让洪水每年都肆虐,倒不如一劳永逸的解决它,比起每年的损失和救助,现在所花费的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朝野一片哗然,支持派与反对派唇枪舌战,辩论不止!最后老国王龙庆和军部大佬龙傲拍板了这个方案!当年七月,朝廷增收了商税,工税,田税等18种赋税,次年二月又新开了人头税和官员税等21种赋税!军部也一次性动员了五十万预备役士兵前去无条件支援大堤的援建,各方热火朝天的进行着,凭着一股子干劲,大堤工程整整提前了两年竣工!历时五年,花费了七千八百多万两白银,动用了一百二十多万的劳工!

    事实证明,花费都是值得的,此后的十五年间从未发生过大洪灾,粮食的产量也逐年飙升,让一干大佬的心也放在了肚子里。但是在775年的开春,被认为坚固无比的南部大堤,漰溃了!这次发生的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洪灾,各地的告急文件雪片一般传到上京!

    “衡郡告急!全郡被淹!”

    “三水郡告急!郡府被淹!”

    “上方郡告急!”

    “平原郡告急!”

    ……

    当清河县的告急传来时,上京知道事情真的严重了!清河县位于华夏中部偏北,从上京快马不过两日的路程!朝廷的反应不可谓不快,当灾难传来的第二天就派了工部中侍郎孙英!那么多高官,却为何派他领衔?除了他是个人能力超强之外,最重要的是,二十年前他就极力反对建造南部大堤!而且预言将来一天必成大害,但大堤建成十五年,没有出现大的灾难,他也被人所耻笑,要不是他能力确实太强,为人又清正廉明,早就被排挤出工部。

    他离京后的第三日就送来了一份八百里加急文件,起名:泣血荐!

    “王上亲监,臣一路所见,洪灾肆虐,民不聊生!人心浮动,各库吿磬!民无所获,易子而食!种种惨况,百年未见!臣跪乞朝廷,救民于水火之中!迟一日,则多千白骨!迟一月,则江南无活人矣!”工部中侍郎孙英百拜王上!

    许久不出现的老国王,悔恨的当着群臣面前大哭:“悔不该听信陆久山之言啊!”这位退休多年的工部统领,早在两天前自杀身亡,监察厅倒也没有为难他的家人。

    相比于孙英的奏章,监察厅给出的情报就直观的多,他们早在发生洪灾的第二天就迅速派人收集情报,了解灾难状况。司徒景更是命令正在返回的监侦司统领祖衡全权负责此事。监察厅的报告中指出,衡郡情况最为糟糕,因为决堤的就是只对衡郡的部分,只知道衡郡一片汪洋,至今没有一点消息。而它的临郡三水郡也未能幸免,就连郡首府也惨遭洪水吞没,平原郡和上方郡的情况稍好,虽然人员伤亡较小,但是却最有隐患,因为没有粮食,房屋被淹没,大批的农民,商人,城市居民拖家带口,嗷嗷待哺,这些人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成为流民,危害社会稳定!至于人们担心的清河县附近,只是有些激浪造成了当地河水泛滥,很快被治理了,并不是流言所说的大水漫城。

    而南方军团损失也并不大,除了在衡郡的预备役不知所踪,其他的都撤到了安全地带,并且担负起临时治安的责任。不过江南侧的南方军团主战部队有些骚动,尤其是衡郡,三水郡的士兵,要求军团过江前去救灾!

    如果再出现兵灾,那就真是雪上加霜了!

    龙浩天看着上京的天空阴沉沉的,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还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