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章 一桩生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小咖啡馆的女主人叫妮娜,她同意在咖啡馆试卖卷饼,但她有好几个先决条件。梁晓秀私下想:只要你同意买我们的卷饼,只要你的条件不过分苛刻,我们都会答应。梁晓秀认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和气生财,生意伙伴之间必须建立和谐、互信的关系。

    梁晓秀和妮娜谈起了条件,宋福禄担任翻译,妮娜的儿子穆尔坐在一旁旁听。

    梁晓秀说,他们每天下午3-5点钟来咖啡馆卖卷饼,希望妮娜提供炉灶,他们要炸薯条,煎肉饼,现场制作卷饼。

    妮娜则坚持梁晓秀他们只负责提供做好的卷饼,她和她儿子穆尔负责在店里卖卷饼。她不会为梁晓秀他们提供炉灶,更不同意他们在咖啡馆亲自卖卷饼。咖啡馆属于她的,她怎么可能同意外人进到咖啡馆里卖货呢?

    妮娜说的虽然有道理,但梁晓秀依然坚持说:“那样肯定不行,夫人。我们的卷饼需要现场制作,我们不在咖啡馆制作卷饼,客人怎么能吃到热气腾腾的卷饼呢?再说,客人吃卷饼必须乘热吃,那样才有美味。这是我们的卷饼特点。”

    妮娜说:“你们做好了卷饼送过来就行,我们可以在微波炉炉里加热,我们替你们代卖。我们这个店很小,容不下4个工作人员。”她那么说,其实就是不想让梁晓秀和宋福禄在店里卖货。店里突然出现两个陌生的中国人,别说他们母子不适应,就是顾客也不习惯呀。

    梁晓秀看出了她的心思,心想:你和我玩心眼,你那是我的对手呢?我和你满老外打交道已经摸出了门道。她说:“夫人,做生意人多有好处:人气旺。人气旺了,生意自然就好了。这是我们做生意的体会。”梁晓秀那样说,好像她做过多年生意似的。

    妮娜看了她一眼,含蓄地说他们的咖啡馆主要为里尔大学的师生提供一个安静、温馨的场所,并不需要热闹的场面。她也在心里琢磨梁晓秀的想法:这个中国女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她从未接触过中国人,所以很好奇。

    梁晓秀看妮娜态度坚决,不肯让步,便说他们先在咖啡馆试几天卖卷饼;他们不出面,只在厨房制作卷饼,由妮娜和穆尔在前台卖卷饼。他们就那样先卖一些日子,看看效果如何。等一切走上正轨后,她和宋福禄撤出来,只负责送货。

    梁晓秀最后说“夫人,你看这样好不好?”

    妮娜的咖啡馆很小,一下子进来两个人,她确实很为难。但梁晓秀把话说得很圆滑,一再坚持卷饼必须在现场制作,妮娜只好同意让梁晓秀和宋福禄暂时进驻咖啡馆。

    两个女人谈生意,两个男人在一旁听着。宋福禄想:梁晓秀真是有两下子,居然把法国女人说动了;穆尔则在想:妈妈呀,你怎么就同意这两个中国人到我们店里卖卷饼呢?他们一来,我们的咖啡馆可就不消停了。这两个中国人整天在店里晃悠,我可受不了!我们这里不是农贸市场,而是咖啡馆呀。

    两个女人接下来谈卷饼的价格和利润分成。

    梁晓秀告诉妮娜,他们在学生食堂一份卷饼套餐卖3.5欧元,在咖啡馆也卖同样的价格。妮娜说3.5欧元太贵了,顾客接受不了,她希望梁晓秀降价卖卷饼。

    “我若降价就没有利润了,夫人。”梁晓秀没料到法国女人还有这一手:她居然认为3.5欧元一份卷饼都贵。黄毛学生都说他们的中式快餐是里尔大学食堂里价格最低的快餐;妮娜为什么嫌贵呢?这说不过去嘛。她不想降价,想听听妮娜的说法。

    妮娜直接说:“卷饼套餐中的可乐和薯条可以去掉,你们只卖卷饼就行了。可乐,我们这里有,薯条,我们也有。”

    “你的意思是你们提供可乐和薯条?”梁晓秀觉得妮娜抢了她的生意。卷饼套餐一共有三项内容:卷饼、薯条和可乐。现在妮娜硬要把这三项内容分解了,她是什么目的?为了降价还是为了分刮利润?

    “对,如果客人确实需要的话,我们就提供薯条了可乐,”妮娜又补充说,“我们的咖啡馆不是学生食堂,在咖啡馆卷饼不需要配薯条和可乐。如果客人想吃你们的卷饼,他们喝着咖啡就可以吃卷饼。咖啡馆不是提供正餐的场所。”

    妮娜说出了她的不容置疑的理由,等着梁晓秀表态。梁晓秀说,既然妮娜认为卷饼不必配薯条和可乐,她同意只提供卷饼。她暗暗想:你和我斗心眼子,我先不理你,等到合适的机会我肯定会和你摊牌,那时候我可一步都不让了。

    梁晓秀和宋福禄商量卷饼的价格。宋福禄主张一份卷饼卖3欧元,梁晓秀说3欧元店主肯定不接受,他们索性就买2.5欧元。每卖一份,给妮娜提成0.5欧元。卷饼的成本差不多有1欧元,他们卖一份卷饼只剩下1欧元的利润,宋福禄觉得亏了。梁晓秀说,他们薄利多销,赚一点是一点,不能过分计较。具体问题,他们回家再商量,她又有了好多新想法。

    梁晓秀说:“夫人,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的卷饼定价2.5欧元,这是最低的价了。每卖出一份,给你们提成0.5欧元。我们的利润也只有0.5欧元,和你们赚的钱一样多。这就等于五五分成,双方都一样。”

    法国女人想了想说:“我同意,成交!”

    梁晓秀赶紧说:“那我们今天就开始卖卷饼,我们还有10份卷饼呢。”

    “今天?太急了吧?”

    “不急。做生意赶早不赶晚,宜早不宜迟。我们今天尝试一次,就能知道顾客的反应,就为今后的合作和销路打下基础。”

    “那好吧。”法国女人无奈地说,心想中国女人做事真快呀,刚谈了一个小时,她就开始做生意了。中国人难道都是这样吗?

    18岁的农村姑娘梁晓秀就这样谈成了一桩生意。她到不仅仅是看上了一份卷饼1欧元的利润,她看得很远:她想通过这家咖啡馆深入里尔大学,继续扩大卷饼的销路。在她看来,妮娜母子俩根本就不会做生意:他们看不到潜在的市场。

    梁晓秀把10份卷饼的食料搬进咖啡馆,准备制作卷饼。宋福禄说等客人点餐后,她再制作卷饼。梁晓秀说,那样来不及,她必须先把卷饼做出来,放在咖啡馆橱窗里展示,那样客人才能看见实物,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妮娜母子俩好奇地站在厨房看梁晓秀做卷饼。他们发现梁晓秀做卷饼非常麻利,便小声嘀咕说:“她的手真快呀,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宋福禄耳朵听觉特别灵敏,他听到了妮娜母子的话,也小声告诉梁晓秀:“他们说你干活麻利。”

    “你告诉他们:我炒菜更快!”梁晓秀对宋福禄说,“老外就是少见多怪。我看中国人的这一套本领,他们永远也搞不明白。”

    宋福禄告诉妮娜母子,梁晓秀做中餐有一手,做得又快又好。他们准备将来在里尔最繁华的啤酒商街开一家中餐馆。

    “将来是什么时候?”妮娜问。

    “两三年吧,”梁晓秀故意把开店的日期提前了,她原计划5年之内开一家中餐馆,“等我们开业时一定请你们二位光临,请你们品尝中式大餐。”

    “你说的中式大餐与法式大餐相比如何?”妮娜故意问。

    “可以说旗鼓相当,不分胜负。法式大餐是西方最高水准的美食佳肴;中式大餐是东方最高水准的美食佳肴。”

    “在啤酒上街上开一家餐馆成本可大了,那里的租金在里尔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