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转眼来到四月。
气温的上升,街上行人冗赘的衣物开始变得少了。爱美的女性纷纷将厚实大衣塞进衣柜,忍着十多度的气温穿上清凉的服装,迎接春天的到来。
哈斯的未婚妻温妮在菲利普的安排下,已经安全抵达首尔。菲利普为她提供了安静养胎的住所,李墨则为她联系了首尔最好的妇产科医院,感动得哈斯下死力气去完成工作。
不算招聘技术人员和搭建工作室的时间,在一个月内就将修图软件样品拿了出来。
此时李墨和菲利普就在工作室中,拿着手机在试用。不仅是他们,还有全体工作室员工。
李墨将一张静物照片,使用了命名为‘毕加索’的滤镜开始修改,差不多用了十多秒中,才得到服务器反馈回来的预览结果。
皱了皱眉头,李墨继续摆弄着手机。
哈斯在一旁兴致勃勃地讲道,“我已经想好宣传的口号‘人人都是艺术家’如何?我会继续改进算法,让人工智能学习的速度更快一点,这样完成的照片就能越来越接近原作。”
“不,这样不行。”
李墨果断的反对让哈斯愣在那里,“有什么不对吗?”
“改进算法让处理速度更快这条路是对的,但更注重艺术性这点我不能认同。”
李墨放下手机,其他人也是停止动作,认真听大老板的发言,“当初我听你的创意,你说这是一个非常酷的软件。我认同这个说法。但酷不代表要限定软件的风格,我们应该更注重如何扩大用户使用范围和个性。”
“一般人可能只听说过这些艺术大师的名字,但不代表他们懂得所谓的艺术。如果坚持走艺术路线,显然我们是自我封闭,排除了很多潜在的用户,这是不可取的。”
“软件我试用了,这些以艺术大师命名的滤镜做得很不错,效果让我很惊艳、酷炫。但还不够,千篇一律的滤镜体现不出用户的个性。我建议推出基础滤镜,然后开发DIY功能,用户可以自由组合不同滤镜开发出属于他们的风格。还有,我不需要一款工具式软件,后续要加上社交功能,只有分享才能吸引更多用户使用我们的软件...。”
李墨这一番话,让本来内心有点小瞧他不懂技术的哈斯脸红耳赤。
“boss,我...。”
李墨摆摆手,毫不在意地说道,“不用道歉,术业有专攻嘛。”
“是的,boss。”哈斯深呼吸一下,然后答道,“混合使用滤镜这一功能想法很美,但技术上很难解决。太复杂的话,很可能会导致人工智能无法识别艺术家的笔触或者效果很差,而且处理时间会更长。以目前手机的硬件来说,恐怕无法实现。”
“我有个想法!”
举手的是毕业于弘益大学艺术专业的学生全昌旭。
小工作室没有太多规矩,得到哈斯点头之后,全昌旭就开口说道,“其实可以不拘泥于某位艺术大师的风格,我们可以融合一位甚至几位大师的风格,自己创造出另外一种艺术风格,不也能达到社长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