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就是平白拣一份功劳,毫无风险。要不然,燕州重地,就御林军上次的表现,太师等人还不放心让御林军去呢!
若非戎人大举进攻,为国门计,破城的精锐军队需要立刻前往东胡协助守国,这种好事,沈苏刘三家也绝对不会同意让给御林军!
偏偏顾孝德也跟着圣上犯糊涂,坚持不见圣旨虎符不派一兵一卒!
如今没有军队去接手燕州,难道让东胡军与西凉军就这么前往东胡?
就凭燕州城里的辎重,这两支军队前脚一走,后脚一准盗匪发疯的往里涌!沈刘苏三家出力,还跟卫新咏做了交易才夺回燕州城,都还没商议好要怎么分润呢,就这么撒手而去怎么放心!
御林军过去,即使私下贪墨,但他们根基在帝都,不怕到时候不吐出来。盗匪可不是这样!
“事到如今也没有旁的办法了。”向来和气示人的端木醒阴沉着脸,没了心情兜圈子,直截了当的对沈宣道,“御林军那边暂时指望不上,如今戎人大兵压境,我大魏本就民变处处,此刻宜安抚民心不宜生变,纵然圣上此举昏庸,我等却也只能从命……”
圣上昏庸早已是朝野皆知,但太师为人稳重,言谈上从来不显,这次明确说出“昏庸”二字,又说“只能从命”,显然也是怒极。
“好在京畿还有四万西凉军。”端木醒盯着沈宣兄弟,叹道,“西凉军之精锐,天下皆知,非御林军所能比。还请太傅念及天下苍生,传下虎符!”
沈宣早在百官入宫请求圣上准许御林军前去燕州接手防务和追杀陆颢之残部时无果时,就知道剩下的四万西凉军要被盯上了。
老实说他不太情愿——西凉军派去守燕州,虽然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而且这种救急情况之下沈家即使放
开手脚捞好处,想来其他人家也会忍了……但他冒着一个嫡孙路上受亏损的风险调这六万西凉军到帝都附近,乱世争霸还在其次,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沈氏本宗的安全。
孙儿孙女都年幼,儿子侄子里也有年岁半大不大还没议亲的……沈宣沉吟片刻,才谨慎的道:“老太师之命,宣岂敢不从?但陆颢之已经伏诛,其残部四散,宣以为,这镇守燕州追剿残军,应该不需要四万大军吧?”
沈宙跟兄长一个考虑——胜败是兵家常事,自家人安危才是最紧要的——所以立刻帮腔道:“不错,咱们西凉军虽然不敢当太师之赞誉,然到底是跟狄人拼杀过几场下来的,只是守一守城、清剿清剿军心已失的叛军,四万人却太多了些。”
端木醒皱眉道:“戎人此次来势汹汹,东胡先前因为燕州陷落士气低落,依老夫之意,是让藏锋率那两万西凉军坐镇燕州,保障东胡辎重无缺。而京畿这四万西凉军即刻启程前往东胡,以策安全!”
“这怎么行?”沈宣顿时不喜——要是沈藏锋率领打燕州的那两万西凉军去了东胡,有他主持,想来西凉军还不会被怎么苛刻,但这四万西凉军去了东胡,没个能扛得住威远侯的主将护着,天知道会被怎么安排!到时候没准就被刘家人当了炮灰或死士使!
毕竟他的长子沈藏厉带伤归来,至今没有痊愈。而其他儿子,除了一个沈敛实外都不足以承担起带数万大军的责任,难道要沈宙去?沈宙是上过阵的,可他一把年纪了,戎马之际也落了一身的伤病,沈宣如何舍得这胞弟再受阵仗之苦?何况朝上他还需要沈宙的辅佐。
至于说沈敛实,他少年时候在西凉磨砺过,在西凉军中有点根基,领兵去东胡大约能够胜任。
但这是从大魏的全局来考虑的,从沈宣的角度来考虑却不合适了:一来,庶次子沈敛实领兵去东胡跟戎人拼杀,作为家族继承人的嫡三子沈藏锋倒是带兵躲在相对来说安全的后方。虽然太师这么提议是考虑到沈藏锋在沈家地位重要高于沈敛实,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做法明摆着对沈敛实不公平,对沈藏锋的名誉也有所损伤。
毕竟沈藏厉是主动受伤回京,把攻下燕州城的机会让给弟弟扬名的,沈敛实与沈藏锋不同母,性情也不像沈藏厉,他可未必会心甘情愿牺牲自己来成全弟弟——沈敛实千盼万望到的儿子沈抒熠现在还小呢!
而即使迫于父亲的命令,沈敛实照做了。不提兄弟之间因此生出罅隙,这做哥哥的在前线舍生忘死,做弟弟的倒在后头坐享其成……沈藏锋哪能不被议论?
二来,沈宣也担心,万一次子因此建功,在西凉军中有了班底……往后会不会造成兄弟阋墙?毕竟沈敛实的年岁长于沈藏锋,如今膝下也有了儿子。这个次子虽然平常没有表现出过对阀主之位的觊觎,但到了沈宣这个年纪,早已深谙人心莫测的道理。
即使沈敛实现在毫无野心,但当他有了根基有了依仗有了能够觊觎阀主之位的资本,谁知道他还会不会继续心甘情愿的辅佐弟弟?
沈宣人在壮年就苦心栽培继承人,为的就是不让儿孙吃自己因为父母早逝没有依靠的苦头。然而事与愿违,嫡长子沈藏厉被个狄女拖累已经让他伤心之极,他可不希望第二个继承人再有什么闪失……哪怕这种闪失来自于自己另一个亲生子也一样。
所以对于太师的这个提议,他想都没想就坚决的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