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6?”龙镇海又听不懂了,“又是一个装备引进工程?”
朱部长理了理自己的围巾,然后擦了擦眼镜,上面有点水汽,“对!就是引进苏-27工程的代号。906我也参与过,主要谈判人是陈洪生,还有你们的贺司令,协议就是他签的字。”
贺副司令员签字的事龙镇海听他说起过,但他还想多听点故事,就揪着朱部长讲讲,“听司令员说,苏-27的谈判非常艰难,有几次几乎要掀桌子了,是这样吗?”
这时候摆渡车来了,三个人上了车。这车又破又晃,司机还开的飞快。朱部长拼命抓住扶手,转弯的时候人都快飞了起来。
谢部长没参加苏-27的引进谈判,那时候他还在,所以他也想听朱部长讲讲,将来自己走上谈判桌,也积累点经验。
好不容易下了车,朱部长终于可以开口说话了。
“是啊,本来主谈应该是贺副司令员,后来对方换了人,我们这边也换成军事装备技术合作局的副局长陈洪生。那时候还是苏联呢。”朱部长回忆说,“906的谈判是高度保密的,他们来中国,谈判团队里有两个人24小时不离开酒店,就看守带来的文件。苏联人脑子完全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跟国际贸易规则一点都不接轨,很多话都说不通。”
“怎么说不通?”
“我们的模式是先谈政府间协议。我们按惯例,想在协议里加一个‘平等互利’的条款,苏联人不同意,说没有互利,是苏联援助中国。”
谢部长搞不懂了,“援助?我们是买家!”
“是啊!”朱部长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贺副司令员就说,这哪是无偿援助,明明是军品贸易,我给你钱,你给我飞机,怎么不是互利呢?”
“那结果呢?”龙镇海问。
“结果就为互利两个字争了两个小时,最后还是加上了。”朱部长撅噘嘴,“你说何必呢?”
“那最后交付顺利吗?没出什么幺蛾子把?”这时候他们已经走出候机厅,在等使馆的车。
“也有。主要是飞机往国内飞的时候,俄国人没有事先通知蒙古,结果被蒙古拒绝入境,只好绕道中俄东段边境入境。不过他们来的时候,确实有两下子。”朱部长点了根烟,“飞机降落在芜湖,我们只提供了必要的机场资料,但他们直接双机同时降落的,所以很快就全部落地。带队的是个少将。在陌生机场双机同时降落,我们一般部队可不敢随便做啊。”
看得出来,朱部长对俄国人的军事素质还是比较欣赏的。
“不过呢,其实第一批苏-27并不是协议里面那24架,是苏霍伊设计局的。”
“啊?”龙镇海和谢部长对此都表示很惊讶,尤其是龙镇海,他虽然因为涅夫斯基知道向苏霍伊设计局买飞机的事,但并不知道其实就是这两架才是中国首批买的苏-27。
“嗯。那两架是苏霍伊的局长西蒙诺夫主动提出来的,他说设计局有现成的苏-27,我们觉得这样买快,又能跟苏霍伊设计局建立比较好的合作关系,就直接买了两架双座型。因为不是全新的飞机,他们还送了几台发动机和零部件。”
苏霍伊设计局的苏-27是1992年5月30日在芜湖交付的,比政府间协议买的苏-27要早3个月,副总参谋长何其宗和贺副司令员亲自在机场接机。那一天,是中国第一次拥有3代机。
第二天,在俄方人员的陪同下,谈判小组飞赴共青城。考察苏-27的制造厂。
共青城,全称应该是阿穆尔共青城,位于俄罗斯联邦远东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靠近阿穆尔河。这座城主要是由苏联的共青团员建造,所以把该城命名为阿穆尔共青城。
阿穆尔河,其实就是中国的黑龙江。这地方原属于清朝版图,在1858年《瑷珲条约》中被割让给俄国。共青城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有造船厂,钢厂,石油加工厂,家具厂。最著名的,还是共青城飞机制造联合体,俄文是KnAAPO。1976年,KnAAPO开始准备生产苏-27,1989年又开始生产苏-27K,包括现在的苏-35,也是KnAAPO生产的。苏-27系列所有的单座型号,都是KnAAPO生产的。直到后来由于KnAAPO生产任务过于繁重,才将双座型号苏-27UB转移到伊尔库斯克,俄文是IAPO。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