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1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日日忧虑竟以致入梦,其情若此,实乃感人。 仟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之句,每每读来都让人落泪啊

    “是啊,”元稹点点头,”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李杜虽交游尚短,但知交倾盖,梦李白二首,便是二人

    情谊的见证。诗中所书,确实只有子美,才懂得太白。

    开成年间。

    李商隐一边感动于李杜二人的感情一边寻思,是不是给杜牧也写封信他们明明与前代两位如此伟大的诗人同姓,却没有发展出如那两位诗人一样的友情,实在是太令人遗憾了

    北宋。

    苏轼道“唐人知交,有李杜、元白、刘柳,而李杜元白记梦之作,更见情谊深厚。”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元白记梦之作,或许有效法于杜诗也未可知。”苏辙回答道。

    苏轼一笑“诗可效法,情却不可效法。”元白的友谊,也是文坛的一段佳话。

    诗人总是天真的,理想主义的心灵让李白无暇顾及现实的规则,但我们仍然要感谢这样的“悖论”,因为前代可能容得下一个纵横家,但容不下一个天才的诗人,是大唐的繁盛,大唐的蓬勃,才孕育出那样一个李白,昂扬的时代需要歌手,李白就是那样一个歌手。

    水镜的画面突然一转,出现几个大字李白将进酒众人麻了,不是,他怎么还有代表作啊

    铿然的乐声传来,只见画面上出现一个房间,一个短发的中年男人坐在桌子上,怀抱一把未曾见过的乐器,信手弹拨着,在他的右侧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顺着乐声空掌打着节拍。

    这是后世人给李白的诗谱了曲子

    众人的胃口一下子被吊得老高,而内行如李龟年等人却是盯着画面里的乐器眼睛放光,这乐声活泼明快,和他们听过的殊为不同,曲子也丰满动听,听来竟是别有一番风味。

    一声弦转,男人仰首,引吭高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曹植猛然瞪大眼睛 这是劝酒诗

    谁家的劝酒诗从黄河开始写啊众人一片哗然,知道李白会写,不知道他这么会写啊梦游天姥吟留别不算,蜀道难不算,月下独酌也不算,他还有一首将进酒

    谢灵运实然开始自我怀疑,我配做李白的偶像吗我何德何能能被这样的诗仙写进诗里啊音乐继续,男子的声音高亢而嘶哑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曹操倒抽一口凉气,同样是写人生

    苦短,自己是譬如朝露,李白却是朝如青丝暮成雪,转换何其速也画面何其触目惊心也

    赢政呼吸微微急促,是的,就是这样,人生短促,早晨尚且是满头青丝,入夜却已然变成了白头翁,生命流逝如此之快,怎能不生出仓皇眷恋之意李白简直将时节如流的感觉写透了

    山阳竹林。

    刘伶提着酒壶醉醺醺地吟诵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再再来一杯”

    西晋,尚且年幼的左菜轻轻拉住拉上兄长的左思的手,仰头道 “阿兄,天生我材必有用,你一定会出人头地的

    左思摸了摸妹妹的脑袋,轻轻一笑,眼中却有着不易察觉的悲伤。东晋不是唐朝,他也不是李白,贵族塞路,寒士无门,又岂是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就能改变的

    但他心中终究是有所触动,若不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他用手中书笔,吐尽世间不平,是不是也可以名扬后世,也不枉来这世上走上一遭

    水镜里的吟唱慷慨激昂,水镜下的众人听得心潮澎湃,早已有文人书商将上面的诗都抄了下来,茶楼酒肆,乐师和歌女纷纷将曲调记下,里巷之间,竟已有孩童跟着唱一句“将进酒,杯莫停。”这首诗借着现代的曲调和豪迈的激情,力挫前面几首,一跃而成为李白最受欢迎的诗作。

    长安院落。

    贺知章情不自禁狠狠灌下一杯酒“李太白啊李太白,老夫今日算是服了,彻底服了”

    诗仙酒仙,舍他其谁

    齐地。

    杜甫一唱三叹,欣堂再三“太白兄真乃神人也,黄河之水滔滔而去,恰似光阴如逝水难追。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老去如此之速,人力无可挽回,时间如此短促,莫放过这大好年华,且来与我痛饮三百杯好啊只有李太白才能写出这样的诗”

    他激动得脸颊通红,恨不得立马飞到长安和李白一醉方休。岑夫子,丹丘生,赶在他们的前面,这一句应该能换成杜子美吧杜子美,将进酒,杯莫停

    李白似乎从来不会把悲伤失落写到诗中,所以我们眼中的他,始终是潇洒恣意的仙人,而他也始终代表着昂扬向上的盛唐气象,就像余光中写到的那样

    如果李白能知道,他也会很宽慰吧他普经在漫游江夏时说,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丘山。其实这句诗放在他的身上也很贴切,盛世大唐已经湮灭在历史风烟,可李白的诗还在。

    楚棠放出了一段视频,茫茫夜色下水月悠然,有童声清脆朗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接着是一段方音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后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长相思,在长安”,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吟诵的声音越来越急促,画面转换也越来越快,无数的男声女声汇聚在一起,和着宏阔的音乐,响在诸天万代人的心头。

    随后,吟诵的声音戛然而止,所有字句归于一处,泼墨淋漓的“李白”二字跃然浮现。

    众人被震撼了,长安院落,李白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痴痴地望着水镜中的画面,他仿佛看到了千年之后,无数后辈捧着自己的诗作吟诵的样子,他的志向或许于当代不展,他的诗文万世流传

    李白朗声大笑,语气里有无尽的恣意 “天生我材必有用,白懂了”他甩袖举酒,“敬诗文,敬知己

    中唐。

    白居易手指轻颤 “这些都是,李白的诗”政治上的李白是幼稚的,诗歌上的李白却永远都是高峰

    枯坐在床上的李贺眼中迸发出光彩,诗,也可立道,也能名世。

    韩愈挥毫泼墨, “文心”二字似有灼灼光彩。

    诸天万朝的文人沉浸在视频的炫目里,原来在后人看来,诗文也是重要的,千载文心,始终都被承认。他们忽然找到了人生的新路,若无法走上仕途,著书立说,为后世留一段文脉,是否也能证明自己曾经来过

    一时之间,各路文人创作热情高涨,这这也导致后世的典籍多了许多本,而学生必背篇目也是蹭蹭蹭往上涨。

    兴庆宫。

    李隆基靠在椅背上,表情隐隐有几分怔然,这就是李白的魅力吗这就是诗歌的魅力吗比他的开元盛世还要长久,比他的功业还要令人传颂他猛然站起身来

    “快,给李白传旨,让他入宫,尽快入宫”

    这样名望的诗人,若弃用他,天下人都不会答应可是,已然知晓一切的李白还会入宫

    吗李隆基的心里忽然有些不确定了。

    太极宫。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 “我本觉得绣口一吐,半个盛唐之语有所夸大,现在看来,没有李白的大唐,怕是要失色不少啊

    长孙皇后也是感慨“李太白锦心绣口,竟是将前代的诗人都比了下去,有这样一位天才诗人,也是大唐之幸。

    “是啊,”李世民颔首,如水镜所说,大唐成就了李白,李白亦为大唐增辉,后人若想起李唐盛世,半数的目光,都要落在他的身上吧

    “只是,”他眉心微蹙,“那安史之乱,楚棠语焉不详,朕的心中总是不免担忧。”

    “儿孙之事我们无法管,左不过现在是贞观年间,二哥你再受些累,把孩子们教导好些,总能补救一二。

    “只能如此了。”他揉揉眉心,看着跪在殿外的李治,心里还是觉得火气蹭蹭直冒。

    未央宫。

    刘彻拿眼睛去看堂下的司马相如,眼神颇有些耐人寻味。接收到目光的司马相如心头一跳,缓缓打出一个

    “长卿啊,”他笑容和善, “于诗赋上,卿还需多多用功才是。”陛下

    司马相如发现自己有些跟不上这位顶头上司的脑回路。对侧的卫青目露无奈,装作没看见地别开脸。

    陛下又开始犯红眼了。

    果然,刘彻慷慨解惑道 难道卿不想被后人称赞绣口一吐,就半个大汉吗

    司马相如

    陛下您是不是太看得起我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