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感情,我是个完美主义者!
先说友谊:
给朋友说过:“自己眼中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自己喜欢(也可以说是欣赏的),另一种则是自己不喜欢的,对于前者,自己可以完全去信服,去交流,去切磋。对于后者,我不喜欢去鸟他们!
从小看的书总是高过自己周边的环境,于是自己总是去俯视周边的,和“朋友”走在一起的时候,一行人可以并列一排,自己却总是慢上半拍,于是,都是一块认识的一个圈子,最后和大家好像感情最淡的总是自己。从诸类的小事里边我高中初中的毕业录里别人给我的评价都是类似于孤高自赏,傲岸之类的贬义词,对此我很是委屈,对于朋友,我还算是两肋插刀类型的,不过,我对朋友的定义总是好像过于苛刻,里边揉不得任何一丝世俗的成分,因此,我的二十岁之前只有两个半朋友,一个虫子,一个刘昭还有半个名字给忘了!
一般来说:我是喜欢或者崇尚理性的,之所以崇尚,是因为本人未脱感性的行列,可以写出一大堆一大堆的很讽刺很犀利的东西去刺激别人,自己却经常跟个孩子似的,一点小事可以乐的屁颠屁颠的,前天看美丽人生的时候,演完拉开灯的那一瞬间,我擦干了自己脸上的汪汪泪痕,毕竟黑暗里可以随意的流泪,但当艳阳高照的时候,人还得伪装的真真切切,有时候连自己也能骗过的!可是,让我不解的是,电影里边我泪流满面的时候,别人却是哄堂大笑!直接就让我哭笑不得了!
这样一想:感性和理性也并不冲突,感性给友谊一个完美主义者的眼光,可惜现实社会这只是一种遐想,等自己发现了这是笑傲江湖那种友谊一种虚构的东西时,自己慢慢的就得调整对他的看法,调整来调整去,自己的起点还是过高,对于庸俗者,自己还是无法接受!
之所以用了庸俗而不是平庸,是因为现在的我可以接受平庸,因为随着年岁的增长,渐渐知道了平庸是生命的常态,但我还是杜绝庸俗!我们起初都是一个个各种形状的石头,随着岁月之河的刷洗,都千篇一律的成了鹅卵石,不同的是,我还是比别的鹅卵石尖那么好多!(当然,这是缺点,勿要效仿)。
亚里士多德说:“只有神仙才喜欢孤独”这其实也不尽然。中国古代就有这么一句词:“千秋百斗,瑶宫寒苦,不弱神仙眷侣,百年江湖”更还有七仙女下凡,沉香救母之类的更多的故事,可见,中国的神仙,也不是打耐得住寂寞的!我一平常人,自己的菱角也不是故意安生上去的,说句不切实的话:“下辈子,我宁愿少看些书,不让自己那样苛刻!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关于友谊,我们应该因时代而论,古人所谓"刎颈之交"在现代社会恐怕已经是寸步难行的了!只能当成远古洪荒时代的产物了!倘若降低对友谊的理解的话:这个世界还是有那么多的让我们感动的东西,网上认识了一位老师—莱温斯基,给我寄过来了一些很是受用的书,曾好一阵子让我对于网络,对于友谊的希望重新唤醒了,但是,这只占在我的世界里边占有很小的比例,时间的磨洗,只能拿那些感动来安慰自己了!
得到结论:年轻的朋友们啊,不要乱看书,不然,不如别看,对于友谊也别看的忒重,不然往往会失去友谊。
再说爱情:
其实,这篇日志的冲动就是爱情,可是这个年纪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