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center>——寄开明书店中学生杂志社编辑先生:</center>

    这一封信,不知道能否给附载在中学生2上?事情是这样的——

    中学生新年号内,郑振铎3先生的大作宋人话本中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4,有如下的一段话:“此话本的时代不可知,但王国维氏据书末:‘中瓦子张家印’数字,而断定其为宋椠,5语颇可信。故此话本,当然亦必为宋代的产物。但也有人加以怀疑的。不过我们如果一读元代吴昌龄的西游记杂剧6,便知这部原始的取经故事其产生必定是远在于吴氏西游记杂剧之前的。换一句话说,必定是在元代之前的宋代的。而‘中瓦子’的数字恰好证实其为南宋临安城中所出产的东西,而没有什么疑义。”

    我先前作中国小说史略时,曾疑此书为元椠,甚招收藏者德富苏峰先生的不满,著论辟谬,我也略加答辨,后来收在杂感集中。7所以郑振铎先生大作中之所谓“人”其实就是“鲁迅”于唾弃之中,仍寓代为遮羞的美意,这是我万分惭而且感的。但我以为考证固不可荒唐,而亦不宜墨守,世间许多事,只消常识,便得了然。藏书家欲其所藏版本之古,史家则不然。故于旧书,不以缺笔8定时代,如遗老现在还有将亻羲字缺末笔者,但现在确是中华民国;也不专以地名定时代,如我生于绍兴,然而并非南宋人,9因为许多地名,是不随朝代而改的;也不仅据文意的华朴巧拙定时代,因为作者是文人还是市人,于作品是大有分别的。

    所以倘无积极的确证,唐三藏取经诗话似乎还可怀疑为元椠。即如郑振铎先生所引据的同一位“王国维氏”他别有两浙古刊本考10两卷,民国十一年序,收在遗书第二集中。其卷上“杭州府刊版”的“辛,元杂本”项下,有这样的两种在内——

    京本通俗小说11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三卷是不但定取经诗话为元椠,且并以通俗小说为元本了。两浙古本考虽然并非僻书,但中学生诸君也并非专治文学史者,恐怕未必有暇涉猎。所以录寄贵刊,希为刊载,一以略助多闻,二以见单文孤证,是难以“必定”一种史实而常有“什么疑义”的。

    专此布达,并请

    撰安。

    鲁迅启上。一月十九日夜。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二月上海中学生杂志第十二号。原题为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

    2中学生以中学生为对象的综合性刊物。夏丐尊、叶圣陶等编辑,一九三年在上海创刊,开明书店出版。

    3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文学史家,文学研究会主要成员。曾主编小说月报,著有短篇小说集桂公塘、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

    4唐三藏取经诗话即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又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全书分三卷,共十七节。是关于唐僧取经的神魔故事的最早雏形。作者不详。

    5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学者。从事历史、考古和戏曲史等研究,著有宋元戏曲史、人间词话和观堂集林等。他在一九一五年为影印出版唐三藏取经诗话所写的序言中曾说:“宋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三卷,卷末有‘中瓦子张家印’款一行,中瓦子为宋临安府街名,倡优剧场之所在也。”

    6吴昌龄大同(今属山西)人,元代戏曲家。著有杂剧东坡梦、唐三藏西天取经(现仅存曲词二折)等。按西游记杂剧的作者是元末杨讷,过去多误作吴昌龄。

    7德富苏峰(1863~1957)日本著作家。他在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十四日东京国民新闻上发表鲁迅氏之中国小说史略一文,反对鲁迅关于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刊行年代的意见。鲁迅曾写关于三藏取经记等(收入华盖集续编)进行答辩。

    8缺笔从唐代开始的一种避讳方式,在书写和镌刻本朝皇帝或尊长的名字时省略最末一笔。

    9绍兴这里指旧时绍兴府。南宋绍兴元年(1131),升越州置府,以年号为名。

    10两浙古刊本考王国维辑录考订的宋、元两代浙江杭州府、嘉兴府刊刻的各种版本书目。

    11京本通俗小说宋人话本集。原书卷数不详,今残存第十至十六卷,共七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