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北口游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写在前面:

    回想这么多年来,倒也游历过不少地方。爬过一些山,看过一些河流,拜谒过一些庙宇,游逛过一些楼院,参观过一些古城。但是留在记忆中的一些印象总是很浮浅,除了照片上些许浅浅的痕迹,竟然忘却了许多。细细琢磨印象浅淡的原因,可能是不管在哪里游历,都似走马观花般的匆匆走过,一个急忙的过客,始终没能做到深入了解景点。学生年代时精力充沛,兴趣盎然,由于囊中羞涩,很多地方不能游历,如今,虽然经济条件允许了,却拖家带口,总是找寻不到忘我投入游逛的精力和潇洒了。

    去年夏日假期,带着女儿游览了八达岭长城,时间过于仓促,天气也太炎热,只是远远观望长城,触摸了一点长城的边缘,就离开了。不几日后,又在秦皇岛的老龙头入海口处再次与长城擦肩而过,心里竟生出与又一次与长城失之交臂的不甘,暗自打算一定要再游长城。

    今年去北京,从老公拿回的清华bbs的帖子上知道了古北口长城,决定去那里看看。临行前的晚上,和古北口一家姓崔的农家旅馆联系好。崔阿姨开的家庭旅馆因为很富人情味而在清华的bbs上蛮有名气,淳朴而纯粹的农家生活也很吸引我们这久居城市生活的一家人。

    出发

    第二天,赶在早晨7:30之前,我们到了清华园小火车站,买好了去往古北口的车票。“非典”还残留着一些影响,照例填好了“健康申报表”车站的工作人员还给我们测量了体温。一支酷似钢笔的测温计让女儿开了一些眼界,测温计的一端放在耳朵部位就可测出温度,只是测出的结果令人忍笑不禁,我们一家人的温度在34~35之间。

    火车启动了,由于不是周末,车厢里空荡荡的。打开车窗,夏季清晨微凉的风吹着脸颊,很是惬意。刚从睡梦中醒过来的喧嚣的城市正在慢慢后退,一个个村庄和大片的农田开始出现在视野里。偶尔可以看到几头牛或者成群的羊在悠闲地吃着青草;农房中很少见了的袅袅升起的炊烟;长势喜人的油绿的庄稼;还有几声吠叫的犬声更加衬托了田园生活的安静。幼稚地揣摩农村生活的美好,自己想起来都觉得可笑,似乎因为并不熟识才能成就了想象中的美好,这应该也算是是生活的真理吧?

    自从女儿出生后,每年都会找机会带着她出来外面的世界看看。小家伙倒也是见过一些世面,对车窗外的景物视而不见,专心地把太阳伞当作一个穿着婚纱的公主,沉浸在她自己想象中的游戏里。

    火车带着我们,离城市越来越远,村庄也越来越来越稀疏。连绵不断的山出现了,由于,正是盛夏,满山披着浓重的绿色植物和零星点缀的野花,更显出了山的柔软,这样的山更让人有了亲近的感觉,只是山的沟壑之间经常出现早已干涸了河道,铺满荒凉的河道上的鹅卵石,或多或少诉说着曾经山水奔流的热闹。忽然一片望不到头的水域出现在眼前,这在少水的北方是很少见的,火车呼啸而过,给我留下了一个关于那片水域的迷惑。

    到达:

    近四个小时的旅途竟然一闪而过,转眼来到了终点站古北口车站。这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站台了,只有几间简陋的平房。崔阿姨已经在站台上等候我们一家了。崔阿姨是一位体态偏胖,面容很和善的中年女人,有一个小不了我几岁的大女儿在北京承包了一家旅行社,还有一个小女儿在镇上的中学里读初一,我家妮妮叫那个小女儿姐姐,小女儿称我为阿姨,完全是辈份乱套,倒也不能深究了,称谓在这里其实是一种善意相处的表征而已。

    古北口车站,依山而建,位于卧虎山山腰之处,抬头可以看到卧虎山上野长城的楼台。向下俯瞰,可以看到崔阿姨家的小村庄,拾阶而下,经过300多阶台阶,穿过一片农田,就到了村庄。不长的路上,有很多山羊的粪便,想必这寂静的山路偶尔也会因为成群的羊儿显得格外得喧闹吧?

    到了崔阿姨家,崔阿姨忙着去做午饭了。妮妮在不大的小院中好奇地跑来跑去,前前后后全部检查了一边。天气尚好,只是颇热,压力井打上来的清澈的地下水,分外的凉爽。住这样农家旅馆的伙食标准是家常四菜一汤,崔阿姨的手艺不错,北方口味的饭菜还算可口。

    吃完午饭,东边天上乌云卷来,不一会儿,天边响起了雷声,早晨动身早,也很疲劳,索性不出门,先去休息一会儿。果然不久下起大雨,一觉醒来,听到屋外的雨声小了不少,打算出去走走。没想到,洗漱完毕,刚要出门,雨点又急了。于是坐在门廊,和崔阿姨攀谈起来。

    北古口是一个古镇,由于地势险要,对拱卫北京有着重要作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北古口是万里长城在密云境内的一个重要关口,我们来时看到的那片水域就是密云水库,北京市的饮水之源。古北口西面有潮河和卧虎山,东面是绵延的蟠龙山。蟠龙卧虎两山对峙,紧锁关门。据说:“北古口止通人马,不可行车。外有十八小路,尽兔径鸟道,止能通人,不可行马。”北古口长城包括四个城段,即刚下火车就印入眼帘的卧虎山城段,蟠龙山城段,金山岭城段和司马台城段。前两者处于半开发阶段,依然保留着野长城的风味,而后两者已经被开发出来,成为了著名的风景旅游区。金山岭城段在河北境内。听崔阿姨说金山岭长城也是风光迤逦,只是这次时间依然紧凑,没有时间游览了。

    游览蟠龙山野长城:

    屋外的大雨,突然小了许多,女儿已经按耐不住了,央求我们我们打伞出去走走。我心里正在为天气不好而感到懊恼,也就答应了女儿,随便在村庄里遛遛。沿着崔阿姨指给我们唯一一条通往古北口镇子的道路走着,没走多远,天忽然放晴了,于是决定去镇子,那里有着蟠龙山长城的入口。

    走过潮河大桥,便可来到了古北口镇。从潮河桥上,俯看潮河,河道很宽,只是潮河水很是绢细了,听说从前潮河两岸收过小麦后会种植水稻的,近几年土地干旱,水位严重下降,农民改种玉米了。

    过了潮河桥,古北口镇尽收眼底,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很普通的北方小镇,却因为傍依的青色的山上,连绵分布着古色古香的城楼而显得特别起来。我们这一路走来,大概走了四五公里,还没有摸到爬长城的道路,妮妮已经很明显得不耐烦了。进入一条小巷,遇到两个当地的男孩子,大概十二三岁,向他们打听登山的道路,他们却热情地主动提出要做我们的向导,好在这两个小男孩的及时出现,分散了抱怨连天的妮妮的注意力,兴奋地跟在男孩子们的后面,忘记喊累了。

    路过一个小超市,我进去给孩子们买了一点饮料,以表示对他们的感谢。两个小向导还是蛮称职,一路给我们介绍着景点和它们的一点来龙去脉。古北口还有一特色,就是满汉聚居。当地的满族人,大都是当年清兵及其家属的后裔吧。路过一所满汉民族小学,两个小男孩只给我我们看,说他们就在那里读书,假期过后该读六年级了。行走中还路过了古北口几个寺庙古迹,有关帝庙,杨令公庙,旧戏台等等,由于时间紧促,只是远远张望一下而已。

    穿过那条镇子上唯一的一条小巷,走过糟杂的居民区,来到了山脚下。两个小向导带领我们绕到山的背后,找到了一条登山小路。果然是兔径鸟道,蜿蜒的小路还湮没在长得很高的油油的绿草中。小路边的野草倒是很熟悉,多是小时候常见的,只是这么多年不知道忙碌些什么,眼里似乎也没有了这一道童年中很重要的风景——这些野花野草,曾经带给我们多少简单的快乐呢?

    古长城的楼台看着已经很近了,却好像总也走不到。两个男孩子不愧生长在山脚下,爬起山来,很是轻松,妮妮欢快地也走在前面,剩下我落在后面气喘吁吁。

    古北口附近,敌楼很多。方圆十几公理之内,几乎没有一个深沟峡谷和险要的山头没有敌楼的。敌楼设计精巧,造型丰富:有方形、扁形、圆形、有三眼、五眼、六眼、有平顶、船篷顶、四角钻天和八角钻天的穹隆顶,多彩多姿,令人眼花缭乱。蟠龙山的将军楼和24眼楼最为有名。据说将军楼地处蟠龙山的制高点,是设置指挥机关的地方,楼呈正方形,长10米,宽10米,南北各有四个箭窗;东西各有三个箭窗;有东西南北四个门。在著名的长城抗战中,敌我双方争夺最激烈的就是将军楼,国民党17军25师师长关麟征就是争夺将军楼时负伤的。

    但是一直让我们的两个小向导念念不忘的是24眼楼,24眼楼有24个瞭望孔,是长城建筑史上不多见的珍品。这次是无缘见到24眼楼了,只是在小向导的指点下模糊的遥望了几眼。我们的目标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个普通敌楼——南花楼,也叫大花楼,至于名字的来历我们就无从知晓了,只是楼台实在是普通,也许我们是外行,看不出一点所以然。

    在前方的墨绿的山脊上还有两座敌楼和一个叫做望崖龟的景点,那个岩石酷似乌龟,正在仰望山崖。前面的第二座敌楼改装成了手机的信号接受塔,隐约看到那座敌楼“生长”出来了钢铁支架,心里一种怪怪的感觉。时间不允许我们再向前行了,男孩子们带着我们从另一条小路下山。下山要轻松很多,有心思欣赏路边的野花野草了:野枣树结出花生大小的青枣;常有蚱蜢跳出来从面前不慌不忙的经过;一种很像桑葚的深红色的小果子闻起来像是很香甜的苹果。

    山脚下恰好是古北口战役烈士陵园。陵园面积很小,正中是一个圆形的花圃,种植满了郁郁葱葱的柏树,柏树根植的沃土埋葬着为国捐躯的无名烈士的英骨。柏树上还悬挂着一些曾来祭拜过烈士的人们带来的小白花,被不知多少次的雨水淋过之后显得格外的落寞。中午那场大雨的雨滴还挂在松柏的枝叶上,晶莹剔透,格外好看。陵园背靠着苍翠而无言的大山,前面是出京的喧闹的国道。沧桑剧变,沧海桑田,哪里还能想象得出这里曾经是枪炮声轰隆的战场。妮妮手里拿着一株狗尾巴草跑前跑后,追问我什么是烈士,男孩子们大笑起来。对于过去的事情真相,我们能了解多少,我们又能记住多少。这些饮食无忧的孩子们,包括我自己,还真能够体会到从前打下江山的艰难吗?要把这真正历史连带着沉痛苦难的感知毫无保留地传给我们的后代,已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不知道后人说起这些艰难的历史时,是不是像我们听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那样带有神话一般的色彩?若是真是那样,也是我们的悲哀了。

    蟠龙山一游结束了。为了给男孩子寄去照片,留下了他们的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